内向的女孩子适合做什么工作 适合内向者的4种工作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实用的心理学

在人们的社交活动中,有的人表现得比较外向,喜欢主动与人交流,待人比较热情。厚的人比较内向,不善交际,在与他人交流时内心会感到莫名的紧张。

这两种性格也反映了两类人群的性格特点,那么如何区分内向与外向呢?我们从心理学角度了解一下。

在心理学的领域中,对于人们的性格是否内向,都会被认为是人类个体气质的导向。

f452ad247e1346f197751b71791092ce

如果一个人语言和动作、想法非常内敛,那么他就属于内向的性格,相反的情况就属于外向的性格。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艾森克研究指出,人类的性格内向会让人更加在意自己的想法,不喜欢群体生活,自己独处会让自己感到平静。

他们不愿意处于嘈杂、复杂的环境之中,更愿意安静地生活。他们在社会中存在感比较低,社交活动很少,即使在社交互动中也会与他人保持一定的距离。

如果因为这些内向人群的性格特点就断定他们不适合进行社会活动,也不会适应社会的发展,只因为他们在社交互动中不够主动。

5a0bc4ea14aa491f824fb721ca6fae52

那么可以肯定地说,这样的想法是大错特错了。内向的人会有自己的生活和交流的方式,他们也在努力用自己的方式解决问题。

不愿意参加社交群体活动只是因为内心并不想这么做,但是不想做并不能代表他们不能做。而且性格内向或者外向不能评断一个人的好坏,这两种性格也是人类性格辩证的存在。

为什么这些人喜欢独处,是因为他们希望自己独立地完成一些事情,只是解决问题的方式不同而已。

有的人习惯于团体配合解决问题,内向的人加入到其中可能不能发挥自己最大的能力。

7204994386a643f086f29e19257fd005

在做事的时候能够保持住自己做人的底线,不会轻易地因为一些诱惑而轻易动摇自己的内心。

因为他们的精力和时间更倾向于追逐自己的事业和对人生的思考之中,他们希望能够提升自己的人生。

在衡量这个人是否适合做一项工作的时候,往往凭借自己的个人经验来判断是否适合这份工作。

如果这个人有这一份工作,并且能够做到得心应手,那么他工作的结果也会得到更好的反馈。有这4种工作,最适合内向者,不适合外向者。

4dd885dbb9bb4b89a2f816baf747049d

第一种工作就是财务的工作

因为性格比较内向的人,往往现实比较细腻,做事非常专注,细心不容易出错。特别是对于这个问题需要静下心来非常耐心地解决问题,在自己的领域喜欢追求完美。

所以内向性格的人比较适合做财务相关的工作,接触的人不多,不用过多的浪费精力去社交,只需要做好财务工作就可以。

第二种工作是科研类的相关工作

性格内向的人能够静心思考和研究问题,也能够耐得住寂寞。所以这样的性格非常适合进行科学研究,可以平下心将全部精力投入到科研工作中。

eee4560d538c49b498185654bf3995d7

在这些领域中性格内向也成为一种优势,极有可能在某一科学领域研究出科研成果,取得一定的成绩。

第三种工作就是创意类工作

一些艺术类和创意类的相关行业中,人们发现一些大神级别的人都是比较孤独的人,他们喜欢自己独处思考和创作。

所以内向的人非常适合这类专业的工作,可以在安静独处的环境里集中精力进行创作,产生一些奇妙的构思,有可能因此在行业中取得一定的成绩。

6788ebac256f41ac8bb28a7e6398c6f4

第四种就是从事技术类的工作

从心理学角度来看,性格内向的人更容易集中精力,做事也更加专注。这样的性格在一些技术行业中非常难得,因为在分析和解决问题时,需要人们能够精力高度集中,大脑迅速运转思考攻克技术难关。

特别是一些精细技术、程序开发等许多专业技术性强的工作都是适合内向性格的人从事的。

如果你清楚自己是一个性格内向的人,可以通过了解自身的一些特点后再选择适合自己的工作。

一些工作不会有频繁高强度的社交,相反需要安静的环境自己独立思考完成工作。

38109a38331d4c51b8ff6f7f98c3a0ba

这样的工作同样也更倾向于内向的人来完成,而且内向的人做这些工作往往能够达到更好的结果。

所以外向和内向也只是人们性格的不同体现形式,并不能因为这些原因受到歧视和不公平对待。

内向的人也可以在社会中找到最合适的工作,在安静的环境下享受自己的工作和生活状态。

给自己的人生制定适合自己的计划,让自己的潜能不断激发出来,展现出自己的优势。

– The End –

作者 | 汤米

第一心理主笔团 | 一群喜欢仰望星空的年轻人

参考资料:Vogel, D. L., & Wester, S. R. (2003). To seek help or not to seek help: The risks of self-disclosure. Journal of Counseling Psychology, 50(3), 351.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