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劳工部在本月10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5月份美国居民的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同比增长5%,创下最近数十年来的新高。对这个消息,网友们评价不一。有的网友认为,美联储大幅超发美元带来的后果逐步显现,美元购买力正在下滑。
这种观点的典型代表就是近期Wolf Street财经网站撰文分析的那样:Wolf Street认为美联储允许通胀在一段时间内超调,美元购买力的下降幅度创下了自1982年以来最快跌速,可能是永久性的,会持续下去。
还有一部分网友认为,虽然美国的CPI出现了较大程度的提升,但很多商品的价格依然比我国更低。部分网友甚至指出,我国市场上的汽油零售价格高于美国,美国境内销售的奔驰、奥迪、宝马等汽车价格也具有优势。
还有一些网友对比中美两国超市中的部分商品,指出:牛肉、猪肉、婴儿奶粉、化妆品、各大品牌包包等也是美国境内的售价更低。要知道,美国居民家庭的2019年平均收入接近7.15万美元。
2020年的数据虽然仍未正式公布,但美国劳工部对此宣称“由于各项补贴,美国居民收入在2020年反而创下新高”,即应该超过了7.15万美元,按人民币计算已经超过了45万元,领先优势较大。
这似乎告诉我们:美国居民的收入有优势,物价也比我国更低。这真的符合现实情况吗?南生认为,这当然不是完全正确的。因为,这些网友仅仅是挑选了符合“自己观点的部分商品”,忽视了美国的国情。
对比中美物价,应该选择“一篮子商品”
以汽油价格为例。中美两国的汽油消费量相差不大,但我国人口却是美国的4.2倍,即美国居民人均可消费的汽油数量是我国人均的4.2倍。对方拥有的人均资源,远比我国更丰富,那自然价格就更低了。
有很多网友调侃,沙特的汽油价格不比矿泉水高多少,也远远低于美国。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不就是沙特是产油大国,其人均拥有的汽油数量庞大吗?还有房价,中美两国国土面积相当,而人口差距较大。
美国居民人均拥有的土地远非我国可比,这种充足的土地供应,带来的自然是住房价格拥有优势。不再一一举例,总之我们承认:美国市场中,有很多商品的价格低于我国。但是,从宏观角度来看,并非如此。
要知道,美国国民经济结构中,服务业占据了81%左右的份额。美国居民消费支出中,用于服务领域的超过70%;美国CPI构成中,服务相关的商品占到了三分之二——美国的国情是以服务业为主。
既然美国经济主要依赖服务业,而这些网友却选择非服务类商品来对比中美两国物价,这自然不符合事实了。我们需要把目光重点放在教育、医疗、金融、法律、餐饮、酒店、娱乐以及公共服务……
换言之,由于人口差距的原因,美国在实物领域的商品中往往具有价格优势,而在涉及到人力资源的服务领域,通常是我国具有优势。那如果将实物商品、服务类商品都汇总在一起,谁更具有价格优势呢?
这就是世行、IMF等机构采用“一篮子商品”推算各国购买力平价GDP的初衷之一。由于这个“篮子”中服务类商品占据较大比例,使得我国的商品价格在整体上略有优势,更低一些。
虽然从绝对价格角度来看,我国更具优势。但美国毕竟是发达国家,而我国依然只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美国居民人均收入要比我国居民高很多。从“收入、消费比”角度来看,美国居民又有优势。对此,网友们如何看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