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基于本人经历。
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作为外企从业20年的人,我来分享我在外企工作的心得和体会,希望对于外企围城外的人有启发,对于外企围城里的人有共鸣。
我分别在日企、德企、美企工作过,来自亚、欧、美三个大洲,三种不同文化,从基层做起,直至中国区一把手。
虽然我还没退休,还没有干一辈子外企,但我可以猜想假如我在外企从一而终到退休会是什么感觉。那就是一种“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船行一路,风景无限,船即将安全抵达目的地。但是一回想,似乎又感觉这一路错失了欣赏沿岸两侧内陆的风景。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第一个来我国的外企是泰国的正大集团。年纪稍大的读者应该都知道央视曾经的一档王牌综艺节目《正大综艺》,1990年首播,它就是由正大集团和央视联合推出。在那个资讯不发达、中国人少有机会和足够资金走出国门的年代。正大综艺让我们感受到了“世界真奇妙”,唤醒了我们对于未知世界探索的欲望。
正大集团来华投资批文
正大综艺录制现场
可以看出,外企进入中国是随着国家的改革开放的启动而进行的。对于全球很多国家来说,中国市场具有极大的吸引力。人口众多,全国各地都在招商引资,各行各业都急切引进先进技术,我国拥有全球最大的消费市场的同时,也拥有全球最多的优质劳动力(千万别说印度劳动力更多,人多不等于效率更高。有空详细说说印度)。中国成了不少外企全球战略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我国发展的过程中,他们看中了我国的发展前景,不远万里来华投资。
市场是吸引外资的重中之重
外企刚进入国内的时候,国内产业链尚不完善、科技水平还不发达,外企的品牌优势、产品优势、技术优势十分明显,是绝对的领先者,一骑绝尘,加之过去国家为了招商引资所赋予外企的超国民待遇(已终结)或地方优惠政策,外企往往意味着优秀和成功,而对于外企工作的人来说,这种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十个方面:
一、薪酬待遇:
过去我国劳动力成本低,外企即便开出了高于国内人才市场的薪酬,相较于其在母国的薪酬仍然十分低廉,因此完全有能力通过提供有吸引力的薪酬福利吸引优质人才。时至今日。虽然我们的劳动力成本越来越高,外企的薪酬待遇整体上仍然有一定优势。当然新兴的民企尤其是互联网企业的薪酬已经超越外企。
二、背景光环:
被外企录用过,在外企工作过,往往已经是一种能力上的肯定,也是职业背景的光环,尤其是在财富500强的工作经历。但是外企从业者得小心,光环本身不一定是真实的能力,不要把平台当成了能力。但这个光环确实存在过,不得不说,这些年随着一批优秀内资企业的崛起,这个光环开始弱化。
三、管理制度
外企之所以来华投资,往往是他们已经经历了现代化管理的变革和洗礼,开始了国际化之路,并且计划来华分享经济成长的红利,他们的管理制度已经趋于完善,并且来到一个陌生的国度投资,遵纪守法往往是优先选项(虽然也不乏外企违法的案例,但整体上外企管理更加规范是事实)。一些跨国公司对于EHS(环境、健康、安全)以及环保的重视和实践已有很多年,相对而言,外企员工的职业素养受到了良好训练。
四、工作方法
绝大多数外企追求效率和结果,要实现更高的工作效率,会制定严格的绩效考核体系,日常工作也需要先进的方法论和流程来保障,这是多数外企人都经历过的。但是,恰恰因为这些看上去严谨的工作方法和流程,有时候也使得外企陷入了流程正确的怪圈,只要流程正确,不犯错误,结果就管不着了或躺平,这削弱了外企的某些方面的竞争力。
五、培训机会
成熟的外企往往都有更成体系的培训制度,包括新入职员工的ORIENTATION(入职培训)到日常技能培训、专项培训、内部培训、公司赞助培训等,的确对于人才的成长和发展带来极大利益。优秀的外企本身很可能就是一个好的商学院。
六、表达能力
绝大多数外企尤其是欧美企业鼓励员工积极表达,也会创造很多机会让员工演讲。日韩企业相对而言更有等级观念,而在欧美国家企业,你往往感受不到森严的等级制度,大老板和普通员工之间有机会见面和交谈,也让员工有表达的勇气。
七、工作强度
外企作为外国投资企业,一般情况下是不敢违反劳动法的规定的,除了特殊岗位,正常工作时间方面基本是一周五天,朝九晚五或类似的一天8小时。工作强度因人而异,但可以肯定的是,外企来中国就是为了赚钱,偏务实,不愿意养闲人。
八、出国机会
由于外企作为跨国公司,对于一些重要岗位和人员往往安排海外培训,需要组织一些全球性或区域性的会议,那么相关职位的外企人势必需要出国旅行,这是很好的开拓眼界的机会。在过去中国人出国旅游还不太普遍的时期,我总能在国际航班上遇到许许多多的外企人,机场的免税店总有他们的身影,基本都在为了完成亲友们的购物嘱托疯狂扫货。但近几年,即便不考虑疫情的影响,外企员工海外培训的时长和频次还是整体减少了,不是地主家也没有余粮了,而是地主家也更加务实了。
九、语言锻炼
除了本土化已经相当成熟的外企或者中外合资企业,否则绝大多数欧美外企采用英文作为工作语言,日韩企业也会用英语,但也更喜欢招聘懂日语或韩语的员工。至少在与海外总部及兄弟公司的沟通中,外语是必要的。因此,在外企你有更多的外语实践机会。
十、国际视野
在国际化的公司,经常世界各地旅行,经常与全世界的人交流,得到全世界的资讯,那么渐渐地,员工的国际化视野就能被培养,看问题的角度会相对更全面。但是,拥有更多国际视野的同时,会不会失去一些重要的本土视野呢?我认为会。因此外企人一定要把国际化和本土化结合起来才不至于曲高和寡或者妄自尊大。
我想提醒一下各位读者,外企的上述优势正在逐渐减弱,原因不是外企不行了,而是中企变强了。星星还是那个星星,但月亮已不是那个月亮。这些优势正在逐点被赶超,但尚未被全面超越,百年老店的历史沉淀也不是那么轻而易举被超越。
所以,在外企工作久了,我会有一种“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的感觉,一路顺流而下,风光美好,轻舟快行,是因为赶上了国家经济发展、招商引资、国泰民安的大好时机,通过自身的努力、学习、拼搏,抓住了发展的机会,为创造价值的同时,也给自己的职业生涯创造了发展。但同时,也失去了停下轻舟,登上河流两岸,进一步零距离探究内陆山峦风景的机会,终究是个两岸的过客。
随着我国内资企业的发展壮大,外企的竞争优势在不断减弱,无论在管理水平、人力资源、产品技术等各方面都有缩小差距的趋势,一些外企还得了大企业病。倘若外企不能够与时俱进,适时变革,那么顺流而下可能变成逆流而上,轻舟远行可能变成船大难掉头。作为外企人,要及时、敏锐地发现你的工作环境的变化,以及企业竞争力和个人竞争力的此消彼长,切勿以为自己的成功完全是因为自己的能力,也有很大可能是因为平台赋予了优质的资源和机会。要基于这些分析和判断,适时做出职业生涯的再规划,让自己行船至大海,感受新的海阔天空。
感谢阅读,请关注以获取更多有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