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艺术夜校秋季班8月30日起总校开学,今年新增了一门“沪语体验课”。授课教师“全程上海话”教学营造语言环境的同时,也会照顾零基础的同学。他们为何来学说上海话?上课效果如何?记者8月31日走进市民艺术夜校沪语班一探究竟。
学上海话就像学英语,一定要不断开口
全程上海话,会不会听不懂?正担心,沪语体验班的主讲教师、上海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张红玉有说有笑地走来,普通话发音标准,像是电视台的播音员,一身墨绿色带黑色斑点的长裙优雅飘逸,用她当天教的上海话来说,“格件连衫裙老赞呃”。
“我在教学过程中会说普通话,在教上海话时才说方言,班上会有零基础的同学,一点点来,循序渐进。”一上来,张红玉让全班同学挨个做自我介绍,便于互相认识,也了解他们的沪语掌握能力。没想到,全班25个人里,只有2个人是完全零基础。
他们为何要来市民艺术夜校学上海话?有人从小学开始就随父母到上海生活,如今已经大学毕业,上海话听得懂,但家里人不讲,没有开口的机会。有人在企事业单位工作,常常接待一些说着地道沪语的老人,“他们说快了我听不懂,同事又不能停下来给我翻译,每到这个时候总是很着急。”有人同学、同事都是上海人,常常为聊天时别人特地为自己切换成“普通话频道”感到不自在。“听上海话我都是连猜带蒙的,有时以为听懂了,但自信地接完话后,人家朝我这边瞪一下,我才发现,好像还是没听懂。”
每个人学沪语背后的故事,让教室里的同学会心一笑,背后是生活在这座城市的人们,想要真正融入其中的朴素愿望。很多年轻人曾向本地朋友求教,但对方却不敢教,“他们觉得自己也说得不好,怕误人子弟”。
“我有个建议,以后进入这个教室,大家相互打招呼、交流,尽量用上海话。音不准没关系,我来纠正。我们这个教室里,谁也不怕笑话谁。”张红玉觉得,学上海话就像学英语一样,一定要不断开口、锻炼,哪怕起初说不标准。她先从数字教起,从“2”在上海话的不同发音,引出关于吃、穿、住、行的生活单词和一些简单的寒暄语句。不少人带了笔记本来上课,认真记下发音和语调。老师时常在鼓励,“老准的,比有些上海人还准”;有些地方也会很严格,比如讲到“半夜三更”,“半夜”两个字不好读,张红玉仔细听着台下的发音,带领学员反复练习,缺一点味道也不行。
教会了一些基本单词和句子,课堂里很快引入实用型的情景对话,有小学英语课堂那味儿了。“如果看到别人眼睛有点肿,好像脸色不好,你可以说,‘侬昨日夜里厢没困好,是勿啊?’这么说,他就会觉得很暖心。”海派文化的风情,也体现在吴侬软语的语态、语调里,讲到打招呼的用语“侬好呀”,她强调要拖长尾音,“呀”字轻轻摇曳出来,好像旗袍穿进了语调里。这些“交流秘笈”是一般课上难以学到的,也让学语言变得轻松有趣。
上海民间文艺家协会理事陈传奇坐在教室后面,把课堂上教的句子发到班级群里,默默当起了助教。“没讲过课,也来听听张老师是怎么上课的。”陈传奇也是上海民间文艺家协会故事专委会主任,擅长说长篇评话,他打算等学员基础打扎实了,用一两节课的时间来讲上海的传说故事和民俗,让大家熟悉上海的风土人情。
张红玉原本准备了提纲,但最后发现,整堂课的内容几乎都调整了。“我今天教的有点即兴,同学的基础远比我想象中好,所以把后面的不少内容提前了。”下堂课开始,她打算针对班级情况增加句子的学习,当然,也会照顾两位零基础同学的感受。“汇报演出时,我们打算分三个组进行情景对话。比如小姐妹聚会、超市购物、同事过生日等,让大家全部用上海话来说。”
学会方言,可以更好融入这个城市
保护和传承沪语,也是上海民间文艺家协会工作重点。张红玉认为,像市民夜校这样的培训课最好是开给新上海人学,而土生土长的沪上青少年,“长辈在家用上海话和他们交流,形成语言环境,方言才能自然地一代代传承。”
“跟其他的方言像四川话、广东话、东北话比起来,上海话在舞台上好像还有点不够自信。”复旦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对外汉语教师盛青开设上海话选修课多年,前几天,她在朋友圈里看到一条消息,某位上海滑稽演员在表演的时候,台下竟然有观众提意见,“能否用普通话来演?”她认为,目前上海方言的传播现状还不够理想,电视、电台中不妨多播一些沪语节目,还可以举办外地人说上海话的比赛等,多创造一些让大家说上海话的机会。
“现在各地都存在方言保护的问题,上海人对上海话要有自信,不能以为方言土就不说,否则,方言慢慢就消失了。”张红玉有时去郊区讲课,碰到当地居民,她会建议,“让孩子们多讲讲方言,不要觉得土”,一方土地的人,要留存一个地方的乡音。
传承方言还有民俗保护的意义,陈传奇发现,近年来对上海方言的保护比以往更为重视。“每个地方流传的习俗、艺术都和语言紧密结合。你会发现一个人在讲上海话时,会比讲普通话时有更多的小手势。这些手势有辅助表达的作用,吴语方言在形体表达上比北方方言更丰富。”
“无论我们到哪个城市,都要学点这个城市的语言,会拉近人们之间的距离,让人觉得亲切。我身边有很多新上海人朋友,如果他们对我说一句上海话,我会觉得,‘哇,好赞哦’。”张红玉说。
40多岁的张先生在机关单位工作,第一次参加市民艺术夜校,他对沪语学习充满兴趣,“和学生时代感受不同,这里的课很有趣”。他给自己定的学习目标很简单,能开口,可以简单开展对话就可以了。“我住在浦东,周围新上海人比较多,大家都讲普通话。但我觉得语言是一个城市的基因。我想更好地融入这个城市的文化。”
栏目主编:施晨露 文字编辑:张熠 图片编辑:徐佳敏
图片来源:钟菡 摄
来源:作者:钟菡 皮光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