椭圆离心率秒杀公式

圆锥曲线当然可以单独命题,也可以内部混合命题,诸如圆与椭圆、椭圆与双曲线、椭圆与抛物线、双曲线与抛物线等等。圆锥曲线间的关系要比直线与圆锥曲线的关系复杂得多,命题者深谙其道。所以这样的试题更有含金量,也更能打动人心。

2022届南开中学高三上第五次月考的第8题就是这样:椭圆中混入抛物线,二者水乳交融、如胶似漆。这样的试题不难,但却很唬人。毕竟单一的一种曲线都能令人望而却步,何况二者的结合呢。

本题没得分未必是题目的问题,也许心理问题的成分更大。

关于心理因素,我没有更好的答案。我在面对陌生时也会紧张,也会露怯,但在熟悉的地方就能肆无忌惮。不是每个人都有处变不惊、见怪不怪的定力。我唯一能做的就是,遇上时尽量保持优雅的姿势——放弃。但你不是我,我也不是你。

fdf8afd2f9f946b19917666e6e286212
28befb48c2044355858e5675d86396b3

涉及到线段长度的问题,弦长公式怎么能错过。法1,反设直线,联立抛物线得到韦达定理;然后代入弦长公式,得到基本量之间的关系即可求得离心率。整个操作过程一气呵成,如行云流水般自然。

这里反设直线没能讨着便宜,看似联立方程简单了,但弦长公式却复杂了。好在我没有投机取巧的念头,只不过是养成了习惯。你看,我也一样会“思维定势”,没什么了不起。

总的来说,本题相当不错:结构严谨,难度适中,考点突出,前呼后应。命题者是花了心思的,不像那些简单拼凑的试题,还没打酱油就开始领盒饭。

36b8701282fd4092bf8d393963f04adc

遇到长度问题,直线的参数方程怎可视而不见。还是那句话,参数方程已经不再是高中考试的内容,请慎重。

直线的参数方程中参数的几何意义是有向线段的数量,其绝对值就是线段的长度,这便是法2的理论依据。

法1与法2,一个是直线普通方程的应用,一个是直线参数方程的应用。从形式上看,二者没有多大差别。这并非是方程本身的问题,而是题目的问题,千万不要误会。直线的参数方程是解析几何发展的巅峰,在解决许多难题都有辉煌的表现。我曾经介绍过,未来也不会回避。

846a5632da534c03a901737b026178d1

构造中点弦,利用几何关系是法3的思路。我知道,解析几何也是几何,所以几何法顺理成章。遗憾的是,几何法的局限性相当大——有些题的辅助线多得眼花缭乱,有些题甚至根本不可行。不过本题还好,三下五除二就拿下。

首先是点差法得到直线的斜率与中点坐标的关系,然后是相似三角形表示出中点坐标,最后二者相等建立基本量间的关系求得离心率。

另外,本题还可以采用设点法:利用抛物线的参数方程设出P、Q两点的坐标,借助三点共线求得相应的关系。感兴趣的可自行尝试,不做赘述。

8592cd38144b43919a00c17747a01080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