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熬夜做PPT,随手找了包薯片充饥。因为又双叒叕在新一轮减肥中,所以习惯性先看了袋子背面的热量表
1大卡(千卡)=4.185千焦(kJ),所以这包薯片的热量是174.4大卡(“卡路里(Calorie)”简称“卡cal”,指的是1个标准大气压下将1克水提升1摄氏度所需要的热量,1卡的热量并不算高,我们平常说的“卡”大多是指“大卡”,也就是“千卡kcal”,所以实际上一听可乐的热量是142000卡(142大卡),需要慢跑半小时才能消耗掉)
等我很happy地干掉整包薯片,突然看到袋子正面
净含量90g!!!但是这背面的热量表上标的是“每份”,也就是每30g的热量
所以这包薯片实际的热量应该是:174.4*(90/30)=523.2大卡呃……一个成年人全天的热量需求——包括三餐、水果、饮料等所有入口的东西——是1500~2000大卡,所以这一包90g薯片的热量相当于一顿正餐更重要的是,我吃完这一整包薯片完全没有饱的感觉,所以又吃了枣糕和鸭脖
跑步一小时(9km/h)大概可以消耗600~700大卡热量跳绳一小时可以消耗400~500大卡游泳一小时可以消耗500~600大卡一次完美的啪啪啪,大概可以消耗120大卡(我为什么要说这个?)
这就是个典型的消费陷阱——你这薯片做成了90克的大包,为什么只标30克每份的热量?早知道热量这么高,我可能就不吃了(你确定?)这一顿不到10分钟的半夜加餐,至少抵消了我两天的运动量(按照WHO的建议,成年人每周最低运动量是每周150分钟中等强度以上运动,这个咱们改天细聊)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年版)》
简单总结的话,就是建议每天吃三两米饭,二两粗粮,一斤蔬菜水果,三两肉。所以对于杨医生来说,这些薯片、枣糕、鸭脖就是妥妥的垃圾食品(Junk Food)——焦糊、高油、高盐、高糖,蛋白质、活性维生素、微量元素、纤维素含量极低。
当然了,对于某些赤贫饥荒的人来说,这些是妥妥的救命粮食,不过相信有心情看杨医生碎碎念的诸位,应该不至于有这样的烦恼。所以“垃圾食品”实际上只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根本的罪过在于提供了远超食用者需要的热量那么我们为什么会这么喜欢这些垃圾食品呢?这事儿要从100万年前说起。
实际上,对于绝大部分物种来说,生存威胁和食物匮乏是永恒的问题。人类也不例外。为了保证物种延续,我们的老祖宗早早就把“饿了必须吃东西”、“喜欢吃高热量食品”、“高效储存多余热量(生成脂肪)”刻入了我们的基因。
其实进化本身并没有方向,在漫长的演变过程中,一定有古猿和智人曾经进化出了“饿了也不想吃东西”或者“只喜欢吃青草树叶等低热量食品”,或者“怎么吃都不胖”的能力,那为什么我们生活中很少见到这样的人呢?你猜?自然选择会狠狠教你做人
因为脂肪(能量储备)对我们的生存实在是太太太重要了如果没有脂肪,只要饥饿状态超过24小时,或者持续3~4个小时的中度以上运动,就可以耗尽人体所有的糖分储备(血糖、肌糖原、肝糖原),人体会出现明显的低血糖症状这也是马拉松比赛中,大部分体力不支情况都出现在比赛开始后3个小时的原因
所以也别相信什么“跑步/游泳/健身必须超过30分钟/45分钟,否则不能消耗脂肪”之类的鬼话,只要开始运动,脂肪就会供能,区别只是不同运动阶段脂肪和糖供能比例不同罢了为了保证种族延续,我们的大脑进化出了对热量近乎偏执的追求,具体表现在对饥饿的极度厌恶与对高热量的极度喜爱。当我们的饥饿(血糖降低)的时候,我们会情绪低落、思维迟钝、焦虑、烦躁,甚至具有攻击性;相反,当我们吃到高热量的食物,比如薯片、可乐、奶油蛋糕、美酒、巧克力,大脑会痛快地分泌内啡肽,让我们有愉悦的感觉。这就是大脑的奖励机制。顺便说一句,当我们啪啪啪的时候大脑也是这么奖励我们的(为什么我又要说这个?)
如今国内新冠肺炎病毒的战役取得了阶段性胜利,相信大家跟杨医生一样,在宅家躺赢病毒的过程中长胖了许多积累了大量的热量储备。也相信正在阅读本文的你并不需要那么多的脂肪热量储备,过多的脂肪热量储备会对身体造成负担,会导致心脑血管疾病、关节炎甚至癌症的发生率大大提高。现在各地的健身场地大都已经开始陆续开始营业,不知道小伙伴们都开始运动了没?跟脂肪君的斗争,其过程本身就是一种快乐,虽然屡战屡败,依然屡败屡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