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地质学院(三个视角看成都理工大学的底蕴和实力)

从“天、地、人”视角看成都理工大学的底蕴和实力

“三才者,天地人”,出自《三字经》中的这六个字在我国可谓家喻户晓,在这套由天地人组成的“系统”中,蕴含着中国人古朴的世界观和求索精神。穿越时光的长河,我们能看到四川大地上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始终秉承着“不甘人后、敢为人先”的进取精神,不断发起对未知世界的探索,创下了一番番顶天立地的事业。今天,就让我们从古老的“天、地、人”视角出发,一起来“解构”成都理工大学的底蕴和实力。

走出4名院士,培养“大国工匠”!知乎、陌陌CEO的母校“火”了!

天——天府立基,应运而生

地处我国西南,有着“蓉城”“锦城”美称的成都市坐落于四川盆地之中,这里地势平坦、河网纵横、物产丰富、农业发达,自古就有被誉为“天府之国”。这里曾入选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亦曾连续12年荣膺“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冠军,而我们今天的故事也正于此开端。

走出4名院士,培养“大国工匠”!知乎、陌陌CEO的母校“火”了!

65年前的一个春天,一则来自首都北京的消息在成都引起了一阵轰动——经国务院批准,高等教育部和地质部联合发文,一所名为成都地质勘探学院的新兴学府即将扎根天府沃土,而它正是如今成都理工大学的前身。

走出4名院士,培养“大国工匠”!知乎、陌陌CEO的母校“火”了!

学校首届开学典礼

这所承载着使命和希望的高等学府,以重庆大学地质系、西北大学和南京大学地质系工科部分为基础,同时抽调北京地质学院、东北地质学院等30余所高校和机关单位的部分干部教师一同组建。1956年3月学校获批建立,当年六月开始建设工作,并于同年9月底、10月初先后交付使用。紧接着,学校在10月10日开学,10月15日正式上课,一所全新的高校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在四川盆地内崛起。

走出4名院士,培养“大国工匠”!知乎、陌陌CEO的母校“火”了!

师生共同建校

此后的60余载岁月中,成理前行的步伐不曾停止:1958年,学校更名为成都地质学院;1976年,学校全面恢复招生,成为国内优秀的地质院校之一;1993年,学校更名为成都理工学院,并在同年被确定为地质矿产部重点高等院校;2001年,经国家教育部批准,以成都理工学院为主体,成都理工学院与四川商业高等专科学校、成都有色地质职工大学合并组建成都理工大学;2010年,国土资源部与四川省人民政府签署共建成都理工大学协议;2017年,学校进入国家一流学科建设高校行列;2019年,学校成为教育部与四川省共建的“双一流”建设高校;2020年,成都理工大学宜宾校区开校开学……几经风雨,步履铿锵,成都理工大学在漫漫征途中相继凝聚出了“艰苦奋斗、奋发图强”的优良传统、“不甘人后、敢为人先”的进取精神以及“穷究于理、成就于工”的校训,在它们的指引下,一代代成理人不懈奋斗,取得了辉煌的建设成绩。

走出4名院士,培养“大国工匠”!知乎、陌陌CEO的母校“火”了!

成都理工学院更名庆祝大会

走出4名院士,培养“大国工匠”!知乎、陌陌CEO的母校“火”了!

成都理工大学组建成立大会

如今的成都理工大学,已经建设成为了一所以理工为主,以地质、能源、资源科学、核技术、环境科学为优势,以化工、材料、电子、机械、信息科学、管理科学等学科专业为特色的多科性大学。一个甲子的辛勤耕耘下,这株参天大树上结出了颗颗喜人的硕果——学校现有国家级一流专业15个,国家级特色专业8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项目4个;同时,学校是国内首个通过工程教育认证的高校,现有土木工程、地质工程、资源勘查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材料科学与工程、核工程与核技术、辐射防护与核安全、测绘工程8个专业通过了国家专业认证或评估

走出4名院士,培养“大国工匠”!知乎、陌陌CEO的母校“火”了!

学校西区航拍图

走出4名院士,培养“大国工匠”!知乎、陌陌CEO的母校“火”了!

学校东区航拍图

汇聚“天”时,扎根“天”府,成都理工大学始终将自身的前进方向与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紧密相连。未来,全体成理人将以更加开阔的视野,更加开放的姿态,凝心聚力、鼓足干劲,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脚踏实地投身学校改革发展各项事业,努力推动学校发展再上新台阶。

地——立地擎天,山川留名

占有地球近30%面积的陆地,是一座蕴藏着丰富资源的宝库,它以无私和广博,哺育了人类灿烂辉煌的文明。不论是农业时代的良田,还是工业时代的矿产,我们脚下这片广达960万平方千米的中华大地,为我们提供了赖以生存、发展的坚实根基。但这座宝库中的珍藏并非都直接现于世间,许多深埋地下的珍宝需要以智慧和汗水去开启。而在我国的“寻宝队”之中,从来都不曾缺少成理人上下求索的身影。

走出4名院士,培养“大国工匠”!知乎、陌陌CEO的母校“火”了!

自建校之日起,成都理工大学就和脚下这片广袤的大地结下了不解的缘分,这座由全国30余个高校、机关单位的地质领域人才建立起来的高校以“地”为始,因“地”而兴,曾先后由地质部、地质矿产部、国土资源部直属,在我国地质领域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

走出4名院士,培养“大国工匠”!知乎、陌陌CEO的母校“火”了!

学校师生在可可托海矿区合影留念

1960年,学校开始招收研究生,并举办地质类函授教育;1974年,学校为支持我国在可可托海矿区建立大型稀有金属勘探、采矿、选矿生产基地,开门办学提供人才支撑;1988年,学校“煤田、油气地质与勘探”和“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两个学科获批成为首批国家重点学科;2005年,学校独立完成的“中国西南高边坡稳定性评价及灾害防治”项目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这是学校建校50年的历史上首次获此殊荣;2008年,“5.12”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学校积极参与科技减灾,护航灾后重建工作,打赢了“青川狮子梁保卫战”“北川唐家山堰塞湖”等重大科技战役;2015年,学校独立完成的研究成果《汶川地震地质灾害评价与防治》再度助力学校揽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

走出4名院士,培养“大国工匠”!知乎、陌陌CEO的母校“火”了!

学校多位专家赴汶川地震实地考察

65年间,一代代成理人的足迹踏遍了四川盆地,踏遍了祖国大西南,也踏上了全国以及世界范围的舞台,不论是汶川、芦山、鲁甸、九寨沟、玉树等地震救援一线,还是西电东送、西气东输、南水北调、川藏铁路、白鹤滩水电站等工程建设现场,“成理力量”和“成理智慧”都在闪闪发光。

走出4名院士,培养“大国工匠”!知乎、陌陌CEO的母校“火”了!

三代理工人共同托举红灿灿的集体成果

成都理工大学始终以服务国家、行业、地方发展建设为己任,建校迄今,学校先后承担了国家重大研发计划、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863”计划、国家“973”计划、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地调计划等一大批重要项目。截至2020年,学校累计获得国家和省部级科技奖等各项奖励954项(次),其中包括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4项、中国国际科技合作奖1项、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9项、中国专利奖金奖1项、国家技术发明、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9项;省级政府奖和社会力量奖近926项(次);获得授权专利1920余项。在这份优异的成绩单背后,是成都理工大学如大地般坚实的学科基础。

走出4名院士,培养“大国工匠”!知乎、陌陌CEO的母校“火”了!

经过65年的不断建设,成都理工大学已经建成了涵盖理、工、文、管、经、法、哲、农、教、艺等10大学科门类的学科体系,学校现拥有1个一级国家重点学科、3个二级国家重点学科、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4个省级重点学科、1个省级重点(培育)学科;“地质学”进入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行列,“地球科学”和“环境科学与生态学”进入四川省“一流学科”建设行列。此外,在今年5月发布的“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名”中,学校“矿业工程”“地球科学”两个学科上榜,其中“矿业工程”学科位列全球第42位;在今年7月发布的最新ESI全球大学排行榜中,学校“地球科学”“工程科学”两个学科进入全球前1%

走出4名院士,培养“大国工匠”!知乎、陌陌CEO的母校“火”了!

最新(2021年7月)ESI排名

“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在如地幔般深厚的学科底蕴支持下,在如地核般赤诚的报国之心推动下,无数成理人前赴后继,在祖国广袤的国土上写下了一段又一段壮丽的“大地诗章”。在未来,它的篇幅还将继续延展。

人——人才辈出,鸾翔凤集

孟子云:“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人才对于高校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无论是在学校发展过程中扮演着“压舱石”角色的名家大师,还是在全国各行各业发光发热的校友,都是一所高校实力的直接体现。而在“人”这一方面,成都理工大学也有着由内而外的充足底气。

走出4名院士,培养“大国工匠”!知乎、陌陌CEO的母校“火”了!

从1956年建校至今,成都理工大学已经为我国培养了近21万名优秀人才,在这支庞大的队伍中涌现出了一批国内外知名的专家和学者,其中就包括刘宝珺院士、多吉院士、王成善院士、崔鹏院士等四位两院院士

走出4名院士,培养“大国工匠”!知乎、陌陌CEO的母校“火”了!

刘宝珺,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著名沉积地质学家,1958年至1982年在成都理工大学(原成都地质学院)任教,现任成都理工大学名誉校长。1986年被国家科委授予“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1989年荣获中国地质学界的最高荣誉奖“李四光地质科学奖”;1996年在第三十届国际地质大会上荣获“斯潘迪亚罗夫”奖,是100年来世界上获此殊荣的第二十位地质学家,是我国地质学家此奖的首获者。1997年由中国科协评为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

走出4名院士,培养“大国工匠”!知乎、陌陌CEO的母校“火”了!

多吉,2001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是中国工程院第一位藏族院士。任十七届中央候补委员、西藏自治区第九届、第十届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现受聘任成都理工大学地热研究中心名誉主任兼首席科学家、特聘教授。1978年毕业于成都地质学院(现成都理工大学)区域地质调查及矿产普查专业。曾获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劳动模范等称号。

走出4名院士,培养“大国工匠”!知乎、陌陌CEO的母校“火”了!

王成善,201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1974-1977年在成都地质学院找矿系学习,获学士学位。1977-1978年在西藏昌都工业局任地质组技术员。1978至1981年在成都地质学院地质系学习,师从著名沉积学家刘宝珺院士,并获地质学硕士学位。1981年起在成都地质学院找矿系任教,曾先后任成都理工大学沉积地质研究所所长、副校长、校长。多年来在青藏高原隆升与演化机制、高原油气资源研究方面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具有独到的见解和成果。

走出4名院士,培养“大国工匠”!知乎、陌陌CEO的母校“火”了!

崔鹏,201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硕士阶段曾在成都理工大学学习。自然地理学与水土保持学家,长期从事泥石流等山地灾害研究,被誉为我国第一位“泥石流院士”。在汶川特大地震、芦山地震和舟曲特大泥石流救灾中参与了大量次生山地灾害科技攻关,被四川省人民政府授予“抗震救灾模范”称号,被中科院和中国科协分别授予“抗震救灾先进个人”称号。

天河漫漫,星辉熠熠,成都理工大学对我国地质及相关领域的人才贡献远不止如此,还有更多的成理人从学校的黉门之内走出,组成了我国地质领域的“铁军尖兵”。进入2021年以来,这支队伍更是喜报频传。学校金景福教授荣登“中国铀业功勋榜”;刘宝珺院士、何信禄教授、常隆庆教授入选“四川百年百杰科学家”;谢文卫、王君玉、赵松江三位校友获全国能源化学地质系统“大国工匠”称号;唐菊兴、吴怡两位校友获“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称号;学校裴向军教授入选俄罗斯自然科学院院士……

走出4名院士,培养“大国工匠”!知乎、陌陌CEO的母校“火”了!

从左至右,从上到下依次为金景福、刘宝珺、何信禄、常隆庆、谢文卫、王君玉、赵松江、唐菊兴、吴怡、裴向军

除了扎根大地之外,成理人的身影也出现在滚滚奔腾的时代浪潮之中,以知乎创始人周源陌陌创始人唐岩为代表的理工学子,在浩浩荡荡的互联网大潮中同样能够乘风破浪,一往无前。

走出4名院士,培养“大国工匠”!知乎、陌陌CEO的母校“火”了!

周源,成都理工大学计算机系校友,知乎创始人兼CEO

走出4名院士,培养“大国工匠”!知乎、陌陌CEO的母校“火”了!

唐岩,成都理工大学建筑系校友,陌陌科技的联合创始人、CEO、董事长

“穷究于理,成就于工”,成理人永远走在探索未知的道路上,他们以自己的汗水和热血,不断为国家、行业、地方、经济发展注入着强劲的“成理动力”。未来,新一代成理人将以他们为榜样,接续奋斗,砥砺奋进,为国家发展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再立新功。

走出4名院士,培养“大国工匠”!知乎、陌陌CEO的母校“火”了!

根植“天”府、深究“地”质、作育“人”材。65载风雨砥砺,成都理工大学走出了一条扎实、宽阔、辉煌的发展之路。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站在“十四五”开局的新起点上,全体成理人仍将不舍昼夜、一往无前,为全面建设优势特色更加显著的高水平大学而努力奋斗!

欢迎关注”成都理工大学本科招生”头条号,第一时间获取关于成理的最新资讯!

素材来源:成都理工大学官网/官微、成都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成都理工大学宜宾校区、成都理工大学校友总会、成都理工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中心、成都市人民政府、中国科学院、潇湘晨报、软科、最佳大学、科技名家风采录微平台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