撂馍馍是什么风俗(过年揍馍风俗)

□ 魏 新

老家管做馍叫“揍馍”,馍就是馒头,若听到有人说“揍馍”,不是要打架,更不是问打谁,大可放心。真要打架,不说揍,说“裂”,要有人大喝一声:“裂你个熊孩子!”就要拔腿跑了。

在老家,过年是从“揍馍”开始的。

一般来说,“揍馍”从腊月下旬开始。该“揍馍”了,就该过年了。家家支起地锅,下面烧柴,上面放锅,盛半锅凉水,再架上竹编的蒸笼,铺上笼布,就等着往里放馍了。

撂馍馍是什么风俗(过年揍馍风俗)

过年的馍要做好多种:白面馒头叫“蒸馍”;带馅的大包子叫“菜馍”。“菜馍”的馅儿里通常包括虾皮、鸡蛋、粉条和切成丁的炸豆腐,除此之外,还要有菜:有时是韭菜,有时是萝卜,有时候还可以放春天晒干的槐花,或是腊菜。当然,“菜馍”也有肉馅儿,牛肉大葱,或者羊肉胡萝卜,我小时候,最爱吃猪肉粉条馅儿的,五花肉切成丁,放五香粉,和剁碎的粉条一起,咬一口满嘴油,过年的味道在嘴里就爆发了。

除了“蒸馍”和“菜馍”,还要做“小馍”。“小馍”又叫“提饼子”,分咸甜两种,甜的用芝麻和红糖做馅,咸的馅比较特别:葱姜在油里炝锅,放入面粉炒软。油最好是猪油,馅儿才更香。做“小馍”最关键的一道工序是定型,把包成一团的“小馍”放到模子里,每个模子有四个凹进去的口,每个口里刻着一种花纹,春夏秋冬或梅兰竹菊,“小馍”根据不同的馅放到不同的口里,拍出来,就是一件件精美的面塑。

撂馍馍是什么风俗(过年揍馍风俗)

“小馍”里一般没有豆沙馅儿,因为还要专门做一种“豆馅子馍”,要用红豆、红枣、红薯剁碎,搅匀做馅,又大又圆,又称“团子”,有团圆的寓意。过年,不光要吃味道,还要吃个吉祥。

那时候,谁家的生活水平如何,一个“豆馅子馍”就能吃出来。家境好的,馅儿里的红豆和红枣很多;家境差些的,馅儿里大部分都是红薯,而且是白瓤的“干面”红薯。贫富差距本来也不大,不过是家家的豆馅儿不同而已。

最考验“揍馍”技巧的,要数“花馍”了,也叫“花糕”,与其说是馍,更像是用面和红枣做出来的雕塑。大的要有一个面拍子那么大,像一朵朵盛开的牡丹花。每家根据情况,以及最后剩余的面的多少,还会做一些形状特别的,比如蛇,比如桃等等。

“花馍”的产生和祭祀有关。家家过年祭祖时,会摆上“花馍”,再加饺子和几个蒸碗。老家有个桃源乡(现已并入庄寨镇),每年正月初七要举办“花供”,家家把自己做的花馍拿出来,拿到外面扎好的彩棚里,给火神爷庆生。

撂馍馍是什么风俗(过年揍馍风俗)

各种“花馍”琳琅满目,七里八乡的人都会过来观赏。前些年,有一次我专门过去,约好同去的朋友虽然也在现场,但根本见不着,人山人海,路边的车停了一两公里。

桃源乡的“花供”早就列入了省非遗,不知道现在是否已经属于国家级非遗了。其实,是不是非遗倒没有那么重要,只要一直能够这样下去,一年又一年,花谢了又开,花供散了又摆,永存的是信仰,不败的是热爱。

过年做那么多种馍,确实要费不少工夫。家家都会把“揍馍”当成过年的第一件大事来办,要一家人齐上阵,和面的和面,烧水的烧水,还要有总指挥,掌控馍的总数以及馅儿的甜咸,嫁出去的女儿也会回娘家帮忙,娘家的馍做好了,再做婆家的。

刚出蒸笼的馍最好吃,就是什么馅儿也没有的大白“蒸馍”,也能嚼出股甜味儿,要是再就着根剥好的葱,一气儿就能吃两三个。曾有朋友给我留言,说三十年前,他上初中,住校,有一年放寒假回家,家里刚做好了过年的馍,他一口气吃了六个“蒸馍”,吃得爷爷在一旁掉泪:“这孩子在学校咋饿成这样啊!”

撂馍馍是什么风俗(过年揍馍风俗)

那时春节期间,所有商店都会关门,所以,要用这些馍去保证一家人过年的口粮。家里人多,老人、孩子,还有来串门的亲戚,年前做好的馍,至少要吃到正月十五,甚至二月二。没有冰箱的年代,要把做好的馍放在缸里、菜橱里。这个年若天气冷,馍便不会变质;若天气热,过了年,馍就开始生出霉点。人们把斑斑点点的皮剥去,馍依然可以吃,没有人会把馍扔掉。霉点产生的早晚对应着春节的冷暖。但不管怎样,正月初十之后,馍就要剥皮了,有时剥了皮,依然有一种微微的酸味,那也是过年独特的味道。

后来,再快到过年时,给家里打电话,都会嘱咐母亲少做些馍,现在春节到处都有新鲜的蔬菜和肉蛋,馍更好买了。但母亲总还会少做上几种,仿佛不做馍,就不像过年,只要过年,就必须做馍。

用普通的面粉和食材,把馍做出那么多的花样,也是祖祖辈辈积累的智慧。在那些漫长的冬天里,他们没听说过什么“匠心”和“初心”,也不知道如何去表达,把枯燥的生活打造出乐趣,他们一直认为理所当然。

看到一个十年前的过年视频,在姥娘家走亲戚,表弟负责扣蒸碗。姥娘家那个小院一晃也拆了好几年了,扣蒸碗的表弟自称从谢霆锋长成了谢贤,年依然会过,却没人会像当初那样“揍馍”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