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王昭君是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我们经常用来形容美女的词“沉鱼落雁、闭月羞花”的“落雁”,就是指王昭君。王昭君是中国古诗词中出现次数最多的美女之一,从晋代的石崇,到南北朝的瘐信,再到唐代的李白、杜甫、白居易,以及宋代的王安石、欧阳修、苏轼等等,历代诸多大诗人,都写过吟咏王昭君的诗篇。
据不完全统计,从古至今,有500多位诗人为王昭君写了700多首诗,在这些诗中,最为人推崇的是杜甫的《咏怀古迹(其三)》。
明人周珽[tǐng]评价杜甫的《咏怀古迹(其三)》时说:“写怨境愁思,灵通清回,古今咏昭君无出其右。”(《唐诗选脉会通评林》卷四十三)
清人沈德潜在其《唐诗别裁》中说:“咏昭君诗,此为绝唱,余皆平平。”
乾隆皇帝主编的《唐宋诗醇》中也评价道:“咏明妃者,此首第一,欧阳修、王安石诗犹落第二乘。”
那么杜甫的这首《咏怀古迹(其三)》,为何能被评为古今咏王昭君诗第一呢?
通释
咏怀古迹(其三)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夜月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咏怀古迹》组诗是杜甫在大历元年(766)寓居夔州时所写,这组诗共有五首,各自成篇,分咏庚信、宋玉、王昭君、刘备、诸葛亮。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明妃:即王昭君,晋人为避晋文帝司马昭讳,改昭君为明君,故称“明妃”。
尚有村:据《一统志》说:“昭君村,在荆州府归州东北四十里,”王昭君是湖北兴山人,唐此地属归州,尚有昭君故居遗址。
首联点昭君村所在的地方。起句气势雄伟,用一个“赴”字让千山万壑都有了动感,也将视境的焦点都聚集在了荆门,仿佛天地灵气都向此集中,从而孕育出了绝世美女王昭君。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去:离开。紫台:即紫宫,指汉皇宫。朔漠:北方沙漠。
青冢[zhǒng],王昭君的坟墓,在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南。仇兆鳌注:“《归州图经》:边地多白草,昭君冢独青。”
王昭君在汉元帝时选入皇宫,后朝廷为了和亲,将她嫁给匈奴呼韩邪单于,最终死在匈奴。这两句诗是说王昭君一个弱女子,一离开煌煌汉宫,便北嫁匈奴,从此再也没能回来,她在那环境艰苦文化落后的大漠中度过一生,死后,只留下青冢孤坟,矗立在黄昏的大漠中。
颔联仅用十四字,便写尽了王昭君的一生的悲剧,文字精炼,感慨却无穷。“一去”、“独留”,显得那么寂寞孤独;“连朔漠”、“向黄昏”,显得那么空寂凄清。寂寞孤独的个人与空寂凄清环境相对照,将王昭君生前死后的寂寞悲凉写得淋漓尽致。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夜月魂。
画图:据《西京杂记》记载,汉代宫妃入宫后要由画工画像供皇帝鉴定挑选,很多宫妃都贿赂画工,希望他将自己画美一点。王昭君貌美,不屑贿赂,于是画工毛延寿就故意把她画丑了,所以她一直没有得到元帝的召见。后匈奴单于呼韩邪入朝,向汉元帝求亲,最终选定王昭君。王昭君将去往匈奴时,汉元帝召见,才发现王昭君容貌为后宫第一,举止娴雅,还善应对,元帝大悔,但又不好悔婚,一怒之下,杀了毛延寿。
春风面:即美丽容颜。
省识:“省”字有两种解释:一是省[shěng]约之省,简省的意思,意即汉文帝只是通过画工画的像简略的看宫妃的容貌,自然不能看到王昭君真正的美貌;二是省[xǐng]察之省,省识即认识,这种解释下,全句是一个诘问句,意即通过画工画的像怎么能真正认识到王昭君的美貌呢?
环佩:是女子所佩的玉饰,女子配其用来压裙脚,多配于膝部以下。《礼记·经解》:“行步则有环佩之声,升车则有鸾和之音。” 杜甫特意点出环佩声这个细节,是逗引读者想象王昭君的身姿,激发内心的怜意。
空归,魂归而身不得归,故云“空归”。这一句是说:王昭君死在大漠,只有魂魄带着环佩的响声,在月夜里重回故国。
颔联写王昭君的身世家国之情。“画图”句承前“一去”句,;“环佩”句承“独留”句。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作胡语:琵琶是西域胡人乐器,所奏皆为胡音。
曲中论[lún]:在乐曲中诉说怨恨。相传王昭君远嫁匈奴,心中不悦,作《怨旷思惟歌》,后人名为《昭君怨》,这种说话并不可信,但流传甚广。
这两句是说,千年流传的琵琶曲《昭君怨》,虽是胡人风格的音乐,但在曲中依然能清楚分明地听出王昭君心中的怨恨。
结尾点明全诗写昭君“怨恨”的主题。琵琶本是胡人的乐器,经常弹奏的也是具有胡人风格的塞外之曲,但后来许多人同情王昭君,写了《昭君怨》、《王昭君》等琵琶乐曲,于是琵琶与王昭君,便有了一种潜在的联系,当人们听到琵琶乐曲时,就会联想到王昭君的人生命运,仿佛能从乐曲中听出王昭君的怨恨之情。
赏析——《咏怀古迹(其三)》为何能成为古今咏昭君诗第一
1)全诗起句气势非凡
杜甫的这首咏昭君诗,起句就有非凡的气势。我们先一看一组别的诗人写王照君诗的起句:
庾信《昭君辞应诏》:敛眉光禄塞,还望夫人城。
骆宾王《王昭君》:昭君拂玉鞍,上马蹄红颜。
李白《相和歌辞·王昭君二首(其一)》:汉家秦地月,流影照明妃。
白居易《昭君词》:汉使却回凭寄语,黄金何日赎蛾眉。
王安石《明妃曲》:明妃初出汉宫时,泪湿春风鬓角垂。
王夫之《明妃曲》:金殿葳蕤锁汉宫,单于谈笑借东风。
然后再看杜甫《咏怀古迹(其三)》的起句:“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对比之下,你能感觉到,杜甫的起句非常有气势,简直就是神来之笔,完全秒杀上面诸诗。
这起句的气势,来源于杜甫精准的练字。我们稍微改一下,变成“千山万水过荆门”,便发现完全失去了原来的气势。原句中,“群”字有群聚的潜在含义,比“千”字更有力量感,“壑”字的读音也比“沟”或者“水”更有气势,“赴”字也是出人意表,化静为动,写得万山朝宗一般。整句读下来,动势极强,颇有种神界大战的气魄。
清人吴瞻泰说:“发端突兀,是七律中第一等起句,谓山水逶迤,钟灵毓秀,始产一明妃。说得窈窕红颜,惊天动地。”(《杜诗提要》)
2)诗中营造了充满艺术美感的情境
诗歌为传达某种艺术感受,往往需要营造情境。所谓情境就是象的连续体,就是很多象的叠加,形成一种场,形成一种氛围,形成一种透明的空间,人置身其中感受到的是共鸣共振之后的那种情绪。要想深切体会诗歌的美,就要细细品味诗歌中的情境。
且看“独留青冢向黄昏”一句,“青冢”跟“黄昏”形成了句内对仗,鲜明的颜色对比自然形成一种对抗的张力,而这两个词都是现成的词语,尤其显示出杜甫大巧若拙的艺术匠心。
在日常用语中,“黄昏”本是一个表示时间的词,但在这一句诗里,它跟上句中的”朔漠”连在一起,具有了空间的属性。大漠无边无际,黄昏笼罩四野,大漠是吞噬生机的,黄昏是吞噬时间的,这个广大无情的天地,它吞食一切,消化一切,但是,有一座青冢,它吞食不了,消化不了。这座青冢在这黄昏的大漠中,独自对抗天地,大漠吞噬生机,而青冢墓草长青,黄昏吞噬时间,但青冢矗立不倒。
“独留青冢向黄昏”,这句诗所营造出来的情境,给人一种天地无情、青冢有恨的无比广大而沉重的艺术感受。
“环佩空归夜月魂”也是造境之句,夜月魂归,有林黛玉“冷月葬花魂”那样的凄迷冷清之感,环佩声响,逗引读者想象王昭君楚楚可怜的身姿,引发读者的同情。在这句诗营造的凄美的情境中,我们能感受到王昭君对故国的拳拳之心,能看到她楚可怜的身影,从而对她的命运抱以深切的同情。
上述两句诗,都是通过营造充满艺术美感的情境,来传达丰富的意蕴和复杂的感受,这样的诗句读起来特别容易感染人,让人沉醉其中,这是他人昭君诗难以企及的地方。
3)塑造出了最具有悲剧色彩的王昭君形象
王昭君的人生,是具有悲剧色彩的,但是,他人昭君诗,或恨毛延寿,或怨汉元帝,往往只关注一点,未能将王昭君的悲剧命运彻底传达出来。
杜甫的《咏怀古迹(其三)》,起句就用高山大川的雄伟气象来烘托她,显示出她天生不凡。她容貌绝伦,同时品性高洁,所以不肯贿赂画工毛延寿,而昏庸的汉元帝,竟然只凭画工画的画像来判断美丑,造成了王昭君远嫁匈奴的命运,最后死于蛮荒大漠,死后墓草长青,精魂不灭。
王昭君的人生命运,与一切怀才不遇之士有相通的地方,所以杜甫写王昭君的怨恨,实际是发自己的牢骚。
明人王嗣奭就说:“因昭君树而悲其人。昭有国色,而入宫见妒;公亦国士,而入朝见疾,正相似也,悲昭以自悲也。”(《杜臆》卷八)
但是,诗中王昭君的“怨恨”,不仅仅是对自己不得元帝宠幸的怨恨,还包含了一个远嫁异域的女子永远怀念故国乡土的怨恨忧思。那大漠黄昏中的青冢,那夜月归来的精魂,无不昭示着王昭君对故国乡土永不磨灭的思念,这是千百年来世代积累起来的对自己乡土和祖国的最深厚的共同的感情。正因如此,王昭君人生命运的悲剧色彩才更加深重。
综上所述,杜甫的《咏怀古迹(其三)》,开篇第一句,便以非凡的气势秒杀其它昭君诗,诗中营造出来了充满艺术美感的情境,使得这诗带来的美学享受远非别的昭君诗能比,而此诗中王昭君那“独留青冢向黄昏”、“环佩空归夜月魂”的悲剧形象,已经在读者心中留下了难以磨灭的深刻印象。
所以,杜甫的这首《咏怀古迹(其三)》,能成为古今咏昭君诗第一。
文 | 谢小楼
精读《唐诗三百首》094:杜甫《咏怀古迹(其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