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救李郎离家园,谁料皇榜中状元,中状元着红袍,帽插宫花好新鲜。我也曾赴过琼林宴,我也曾打马御街前,人人夸我潘安貌,谁知纱帽罩婵娟。
这段唱词,不熟悉古典戏曲的人,大都知道所唱的是黄梅戏经典剧目《女驸马》,民间有口皆碑的“女状元”。
▲严凤英主演黄梅戏《女驸马》剧照《女驸马》的故事情节很简洁:
冯素贞为了救未婚夫李兆廷,男装出逃,冒名未婚夫考了个状元。皇上一看这“小伙子”才貌俱佳,冯姑娘就这么成了“女驸马”。
历史上,冯姑娘真有可能女扮男装考上状元吗?
第一关:科考“搜身制”
科举制度的发明,打破了阶层固化的桎梏,这种新的选官制度,自隋而起,为中国历代沿袭,甚至被当作西方文官制度的源头。
唐代的科举,基本上是沿袭隋朝的,但有很多改进。
唐朝科举制度创新,最突出的是武则天。
武则天对科举制度有什么贡献呢?至少有这样几个方面:
一是首创科举考试的“殿试”制度,即复试。
二是提高进士科的地位,进士科考的主要是文才,擅长死记硬背的“书呆子”很难被选为人才。
三是开创“南选”,对边远的五岭及贵州一带,在人才选拔上给予照顾。
四是开创武举。
▲宋人殿试图
除了制度层面的设计,武则天对科举细节上的考虑也挺周到。
科考技术层面上的一项措施,就是实行“糊名法”。
试卷遮掩考生姓名后再批改,阅卷官徇私舞弊的可能性直线下降。
这一措施,一直沿用到现在的“高考”“公招”等各种考试。
▲中国现存明代唯一状元卷
此外,还有“搜身制”。
科考的利益太大,考生胆子相应就大,不敢扛一麻袋资料,夹带一两张或一两卷资料的人还是有的。
武则天规定,考生进考场前,由兵勇搜身,从头搜到脚。
再后来,改成考场边设个“更衣室”,考生要把衣服全脱光。
▲手稿论语小抄
《女驸马》中的冯姑娘,就算此前遇到了一群严重渎职的糊涂官,此时举着“准考证”排队进考场,头上的发辫都要被解开盘查。
负责搜身的是士卒,“粗人”做事一般都不会文明。况且,冯姑娘还是发育良好的“美女”。
这一搜,性别问题怎么办?
第二关:会试“准考证”作为中国政治文明的结晶,科举在明初建立起了完备的科举制度。
明朝的科举考试,三年举行一次,分为三级:乡试,会试,殿试。乡试,是科举考试的真正起点。
▲官制科举图,日本早稻田大学图书馆藏
乡试的地点,在各省城及京师(明初为南京)。
考试分三场:初场,试五经义二道及四书义一道;第二场,试“论”一道;第三场,试“策”一道。中试后十日,举行复试,科目是骑、射、书、算、律五科。通过了,即是“举人”,举人中的第一名即为“解元”。
考个秀才都不容易,何况举人,更别提解元了。
《儒林外史》中,范进中举后乐疯了,不能怪他,就是因为太难了,没有老岳父的一巴掌,真的一时回不到人间。▲《考终命》,选自点石斋画报·大可堂版第二册。描述的是80岁岁老翁上榜,喜极而死的画面
有了举人的资格,即可进京城参加会试,会试由礼部举行。当然,具有“同等学历”的国子监监生,也可以参加会试。
像《女驸马》中的,反而拿不到会试的“准考证”。原因很简单:
冯姑娘冒充的李公子,本来具有报考资格,但已经被诬为“盗”。“盗”,是《大明律》开列的严重刑事犯罪。“罪犯”收监前,一律革除功名。冯姑娘冒充未婚夫报名,即便相貌差不多,可人家一查名册,李兆廷的报考资格已经“注销”,轰出去算是客气了。
▲清光绪江南省乡试汪铨准考证如果此时官方出现各种失误,冯姑娘意外获得了“准考证”,还是出不了县城。举子赴京参加会试,是地方的一大盛事,地方主官必亲自设宴饯行,发放盘缠,是为常例。举人在地方非常稀少,作为地方缙绅阶层的李兆廷,无论家境如何困难,都会是地方官的座上宾,不会无人认识。冯姑娘再乔装打扮,当地官员也会当场识破。最轻的结局,是将冯姑娘送还给她爹,说这姑娘也太调皮了。
第三关:一个人的考场
现代高考,常有特殊考生,出于人性化的考虑,有时会设立“一个人的考场”,所以是“新闻”。
但是,古代的科举考试,考场都只有一个人。▲江南贡院·明远楼,始建于明嘉靖时期,贡院是古代科举制考试的场所
贡院内是一排一排的号舍,考生就在这里答题,并且在这里睡觉过夜。
号舍有三面墙,后墙高8尺,前檐高6尺,宽3尺,深4尺,面积约为1.16平方米。南面无门,便于检查监督。
号舍虽小,设计精巧,有“上下砖托”,上砖托离地一尺五,下砖托离地二尺五,各放一块号板,就成了“桌椅”。
晚上两块号板合一起,这就变成“床”。
每排号舍五六十间至百余间不等,取《千字文》中的一字,如“天”“人”为字号,考生进入贡院时领取一张“座号便览”,很容易找到自己的“考场”。
▲江南贡院正门牌坊
明清时的乡试与会试都要考三场,考生需在号舍待三天两夜。
内急怎么办?每排号舍末端有一个粪坑,三天下来,分配在粪坑旁的考生算是倒了八辈子霉了。
考生上厕所,得有士卒看护,冯姑娘女扮男装,三天不上一次厕所不太可能,这一上厕所势必立马露出原形。
上厕所还算不上最大的问题。
贡院三年才用一次,平时往往是蛇鼠的天下,考生睡到半夜,说不准怀里还会钻进一条蛇。▲江南贡院号舍内景
受点惊吓还不是最可怕的。贡院内的考生,食物是自带的,无法保鲜;饮用水是贡院提供的,谈不上卫生。考生生病,概率很大。
贡院尽管有医生,但医药水平皆低,考生有病,又不能影响考试,大多靠忍。
无法忍受时,往往死路一条。在杭州贡院的记录中,最多一天死过4名考生。“通计三场,不下十人名登鬼录。”
第四关:金榜题名
“金榜题名”中的金榜,俗称“皇榜”,为发布殿试名次的皇帝诏令。
唐代皇帝诏书“用白纸多为虫蛀”, 后来改用黄麻纸书写。黄色即金色,故称“金榜”。
殿试揭晓的“金榜”,有大小两种。大金榜用来张挂,小金榜用来宣读与存档,分别由中书四人写。
金榜填就的次日,皇帝于宫殿接见新科进士,宣布殿试登第名次,是谓“传胪”。
▲《传胪盛典》,选自点石斋画报·大可堂版第七册。插图描绘的是恩科新贡士四月十一日在保和殿殿试,二十五日举行金殿传胪的场面
殿试揭榜之翌日,朝廷举行盛大的“恩荣宴”,新科进士、读卷大臣以及受卷、弥封、收掌、监试、印卷、供给等,皆参加宴会。
恩荣宴乐用棫朴诗五章,皇帝亲赐衣物并旗匾银两。恩荣宴,亦即戏剧《女驸马》中的“琼林宴”。
“久旱逢甘霖,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此为传统文化中的“四喜”。
对奋斗于科场的读书人来说,人生最大的喜事莫过于“金榜题名”。
“金榜题名”,不仅是高中者个人的荣耀,也是家庭的荣耀,家族的荣耀,甚至是地方的荣耀。
朝廷会以《进士登科录》、邸报等多种形式,传播四方。对考生家庭,官方会及时送给“捷报”。
▲《吕蒙正接彩球》,天津杨柳青。吕蒙正,宋太宗太平兴国二年(977),丁丑科状元(宋朝殿试前三名都称状元)。太宗为其写诗、赐宴。自此,皇帝为新科状元写诗、赐宴成为定例
明代的“捷报”,是雕版印刷的,填好被录取学子姓名、名次等,加盖官府印章,谓之“过朱”,类如现在的高校录取通知书,但送达仪式尤为隆重。
各地官府会安排专人,将“捷报”直接送达学子家中。
报喜人骑上高头大马,高举旌旗,带上唢呐班子,一路上鸣炮奏乐,吹吹打打,热闹非凡。
收到“捷报”,家人会将其张贴于厅堂里最醒目的位置,对驰报官差赠予“喜钱”。
金榜题名,光宗耀祖,家人将极隆重地进祠堂祭拜祖先,再大宴宾客。
▲《鼎甲游街》,选自点石斋画报· 大可堂版第三册。插图描绘的是殿试三甲(合称鼎甲)状元、榜眼、探花从皇宫出来后骑马游街的场面
试想,《女驸马》中的冯姑娘,“金榜题名”后,她的“录取通知书”是不是等于“拘捕证”?
冯姑娘冒充的是李公子,“喜报(捷报)”自然是送给李公子的家属。
李公子正坐牢呢,怎么会有“喜报”?前一个案子还没终结,这新的案子又出来了。
这位状元,不仅娶不到皇帝的闺女,还要同李公子成“狱友”。
从真实历史的科考来看,冯姑娘拿不到“准考证”,买不到“车票”,进不了“考场”,更不敢领“录取通知书”,每一个环节,都是死结。
但《女驸马》毕竟是戏剧,没有必要太过较真。
它之所以经久不衰,或许是在老百姓对状元文化的崇尚,以及极富传奇色彩的剧情中,成功塑造了一个勇敢、聪慧、忠贞的女性形象。
本文内容摘选自《文状元:一个从学子到宰相的人生奋斗历程》,有部分删改
《文状元》《武状元》
章宪法 张全海 著
中国画报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