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锭观山(北京的古桥 | 银锭桥:银锭观山水倒流)

北京的古桥历史上北京的桥梁不仅数量众多,而且形式多样,别具风采。可以说,北京的古桥是人类建筑和艺术宝库中的重要宝藏之一。“北京的古桥”栏目将展现北京古桥的历史与文化,并向公众介绍北京古桥保护的工作进展与成果,从而唤起更多人对北京古桥文化的热爱与传承。

坐落于什刹海之上,见证过千帆过尽的繁华历史。身为前海与后海的分界线,无数游人至今仍来往我身旁。也许熙攘是我这一生的主旋律,但我亦承载着深厚的历史。

我是银锭桥,我想跟你讲讲我的故事。

银锭观山(北京的古桥 | 银锭桥:银锭观山水倒流)

“银锭桥”。听到我的名字你一定不会迟疑。我虽形制简单,却名声在外,风景、人气堪称北京城中第一等。

1“京城一景亦堪骄”

我所处的什刹海风景秀丽,被誉为“北方的水乡”。

“ 西湖春,秦淮夏,洞庭秋。”

《帝都景物略》中这样赞美什刹海的神韵。

银锭观山(北京的古桥 | 银锭桥:银锭观山水倒流)

什刹海被誉为“北方的水乡”(图片来源:图虫创意网)

湖面碧波荡漾,岸边垂柳毵毵,远山秀色如黛,风光绮丽的什刹海,令人心驰神往。而俯瞰什刹海便可看出,前海与后海之间有一处细脖处,我便坐落于其上。

银锭观山(北京的古桥 | 银锭桥:银锭观山水倒流)

底图来源:《台声》杂志文章《银锭桥和烟袋斜街的温柔》

横跨“细脖处”,仅有10米长、6米宽的我是一座单孔石拱桥,跟卢沟桥等气势宏伟的多孔石拱桥相比,我稍显气势不足,但小巧玲珑的我有着精致的优势:作为一座汉白玉石桥,我身上两侧各有5块汉白玉材质镂空云花栏板及6根翠瓶卷花望柱,彰显着皇家园林的独特与秀丽。

银锭观山(北京的古桥 | 银锭桥:银锭观山水倒流)

图片来源:互动百科

身处这样一番如诗如画的景致中,我当然不是“徒有其表”。横跨在什刹海前海和后海的交汇处,我是连通南北两岸的重要桥梁。市民日夜往来生活劳作;游人休闲往来访古赏景。

我初建于明正统年间,到现在已经500多岁了。但其实早在很久之前,我已经有雏形了。

辽、金时期,我所处的位置水域大,驳船可到达积水潭,木便桥横亘于之上。元代营造北京大都城时,这里已有千帆万船往来,两岸商事繁华。明代初年,木桥的形状为椭船形,像一个倒扣着的银元宝,因此得名“银锭桥”。明正统年间,将木桥改建为一座单孔石拱桥,这便是我的诞生,“银锭桥”这个名字也一直沿用至今。

至今已经500多岁,可以说我是北京“出风头”的古桥之一。历经多年的风风雨雨,我已十分破败。1984年,对我进行了大规模的整修(新做拱券、铺桥面、将旧栏杆改建成节间式护栏)之后,我的样貌焕然一新,原本已至暮年的我恢复了少年的精神。

原故宫博物院副院长单士元老先生题写“银锭桥”三个楷体大字,并镌刻在桥栏板上。自此,所有经过这里的人见桥便知我的大名“银锭桥”。

银锭观山(北京的古桥 | 银锭桥:银锭观山水倒流)

图片来源:网络

如今,什刹海地区是名声在外的游览胜地,我也因地处显赫位置,身边总是游人如织。

2“银锭观山水倒流”

“银锭观山水倒流”是老北京熟知的一句歇后语,寓意“事情的发展不按一般规律出现。”也是立于我之上可看到的景色。

银锭观山(北京的古桥 | 银锭桥:银锭观山水倒流)

夕阳西下时分,从银锭桥向西眺望(图片来源:北京旅游网)

“银锭观山水倒流”可以拆分为“银锭观山”和“水倒流”两种景观。银锭桥地处两海交接处,视野开阔。每当红日衔山、晚霞洗彩时分,站在桥上向西远眺,水面愈发宽阔,尽头烟云浩渺。

远处西山群峰层峦叠嶂,历历在目。近观“后海”两岸蜿蜒曲折的河溪,浓荫匝地的垂柳,以及水面上的荷花、碧苇、绿蒲与观者极为和谐地融会在一张风景画中。

有诗赞曰:“不尽泡波连太液,依然晴翠送遥山”。清朝诗人宋荦亦有“银锭桥横夕照间”之咏,此景就是“银锭观山”。

《宸垣识略》中记载:

“ 银锭桥在地安门海子三座桥之北,城中水际看山,第一绝胜处。

可见我在清朝人心中的地位之高。

什刹海有“西涯之海”的称呼,“西涯八景”便是旧时什刹海周边地区极具代表性的自然美景。“银锭观山”当仁不让地成为了其中最具代表性的美景之一,更是经百姓“票选”而出的“燕京小八景”之一。

现如今,晴空之下站在我的石拱之上,视野依旧开阔。凭栏远眺,西山群峰虽被高楼所掩,但轮廓依稀可见,仍不失“都下第一胜区”风景最佳处。

银锭观山(北京的古桥 | 银锭桥:银锭观山水倒流)

如今立于银锭桥向西远眺,只隐约可见西山,远不及当年胜景(图片来源:图虫创意网)

北京民间对此景“银锭观山水倒流”之说,更勾勒出了大自然湖水倒流的奇观。

“水倒流”的现象,是因为北京城的地形是西北高、东南低,所以湖水正常年景自西北流向东南,银锭桥下的水流是由后海流向前海。

明清时,某些年份月降水偏大,加上河湖清淤不到位,造成前海水位高于后海水位,形成前海之水倒流入后海,银锭桥上看到水从东向西流的奇特景观,这样的情况一般维系时间不长。

银锭观山(北京的古桥 | 银锭桥:银锭观山水倒流)

银锭桥东侧的前海水域开阔(图片来源:网络)

现在的城市水系经过多次科学的改造,已经变成了“顺流而下”,“水倒流”的景观也就消失了,只剩这句歇后语还能唤起人们的一点怀旧的记忆。

3“沐雨经风银锭桥”

对于我身边美景的喜爱,其实可以追溯到明代,文人墨客常常汇聚此地,远观山、近亲水,吟诗作对,绘景抒情,留下了诸多对我的赞美之词。

银锭观山(北京的古桥 | 银锭桥:银锭观山水倒流)

银锭桥速写(图片来源:《北京文摘》 徐瀛/绘)

明代内阁大学士、文学家李东阳在一次游慈恩寺后登上银锭桥,望西山思往事,吟成一首《慈恩寺偶成》。

城中第一佳山水,世上几多闲岁华。何日梦魂忘此地,旧时风景属谁家。林亭路僻多生草,浦树秋深尚带花。犹有可人招不得,诗成须更向渠夸。”

清朝才子纳兰性德也为这里留下了许多优美的诗词。每值荷花盛开之际,他总喜欢与友人漫步堤岸。著名的“藕风轻,莲露冷,断虹收。正红窗,初上帘钩。田田翠盖,趁斜阳,鱼浪香浮”正是在河畔写成。

清朝人吴荦曾作《过银锭桥旧居》。

“ 鼓楼西接后湖湾,银锭桥横夕照间。不尽沧波连太液,依然晴翠送遥山。旧时院落松槐在,似境笙簧岁月间。白首炼师茶话久,春风料峭暮鸦还。”

至近代,老舍先生更是对此地情有独钟。老舍在不远处长大,自小在这里玩耍,后来也将其作为他许多小说的故事发生地。

银锭观山(北京的古桥 | 银锭桥:银锭观山水倒流)

如今静静矗立的银锭桥(图片来源:新浪博客-海上明月wu)

沧海桑田,随着时间更替,上至王公贵族、下至黎民百姓,不同阶层的文化在这里沉淀发酵,酝酿出一种独特的文化韵味。

参考资料[1] 梁欣立. 北京古桥[M]. 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7.[2] 黄哲.杨多杰. 北京秘境[M].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3] 北京古桥——银锭桥[OL]. 北京水文化遗产,2018-07-23.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