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传2500多年前,出生于古印度迦毗罗卫国(今天尼泊尔南部与印度北方邦交接的地区)的净饭王太子乔答摩.悉达多有感于人世间的生、老、病、死的种种苦恼,舍弃太子的生活,出家修道。在35岁时,乔答摩.悉达多在伽耶(菩提伽耶)的两棵菩提树下领悟了人生的真谛,创立了佛教。人们尊称他为“释迦牟尼佛”或者“佛祖”、“佛陀”。
释迦牟尼佛雕像
公元前486年,80岁的释迦牟尼于拘尸那迦城(今印度联合邦的迦夏城郊)涅槃。佛祖去世后,弟子们火化了他的肉身,相传佛祖火化后留下了未烧尽的一块头顶骨、两块指骨、四颗牙齿、一节中指指骨、两块肩胛骨和八万四千颗五光十色珠状的结晶体真身舍利子。佛祖的这些遗留物被信众们视为圣物,争相供奉,于是佛教舍利崇拜开始兴起。当时古印度信奉佛教的拘尸那城、摩羯陀国、毗舍离国、迦毗罗卫国、遮罗颇国、罗摩伽国、毗留提国、婆罗国等8个国家平分了佛祖的这些真身舍利,供奉在各自国家的佛塔中。关于舍利子很早就有记载,佛经上说,舍利是一名僧人透过戒、定、慧的修持、加上自己的大愿力所得来的,只有得道的高僧圆寂火化后才能出现。
新加坡睿吉祥活佛珍藏的部分舍利子
舍利可分为三类:
一类就是数量最多的类似水晶体的珠状物,被称为舍利子。舍利子大小不一,色泽各异,小的只有米粒大小,大的犹如鸡卵。1989年9月,广西桂平西洗石庵住持、93岁高龄的宽能法师圆寂火化后,得到了3颗晶莹透明的碧绿色舍利子,每颗直径有3-4厘米大小,像绿宝石一般。
还有一类肉身舍利,高僧在圆寂后,其尸身在自然状态下能够保持常年不腐,这被称为“全身舍利”。我国最著名的肉身舍利,就是安徽九华山的金地藏(地藏王菩萨)金乔觉大师的肉身舍利。这位高僧在唐朝794年圆寂,直到1200多年后,其肉身仍然完好地供奉在九华山的地藏塔中。
六祖惠能法师肉身坐像
第三类就是最珍贵的真身舍利了,佛祖或者高僧火化后,无论如何焚烧都会有一些骨骼、牙齿、头发、心脏等久烧不坏。其中最著名的就是释迦牟尼佛遗留的佛牙、佛指、佛顶骨等真身舍利了。像著名的玄奘法师也有顶骨舍利留存于世。1994年,93岁的圆照法师在陕西观音山法华寺圆寂火化后,除了遗留有百多颗舍利子和舍利花外,他的心脏久烧不坏,形成坚硬的黑褐色的巨大舍利子。
在所有的舍利中,以释迦牟尼佛的佛顶骨,佛指、佛牙、佛螺髻发舍利最为珍贵,佛祖真身舍利跟一般死人的骨头是完全不同的,它的形状千变万化,有圆形、椭圆形、莲花形或者呈佛、菩萨形状,颜色有白、黑、黄、红等。释迦牟尼圆寂一百多年后,孔雀王朝的第三代国王阿育王统一了古印度北部。他将所有佛祖舍利全部收集起来,重新分为8万4千份,派出大量佛教高僧分别携带部分佛祖舍利到四周各国传法。从此,佛舍利崇拜突破南亚的范围,在整个世界的佛教界逐渐流传开来。
法门寺地宫出土的释迦牟尼真身指骨舍利
这些佛教圣物大约在东汉——唐代时期,随着佛教在古印度的衰落流传入我国,相传有19份佛舍利,包括最珍贵的佛顶骨,佛指、佛牙、佛螺髻发等真身舍利前后进入我国。佛指真身舍利在1987年5月12日,于陕西扶风法门寺地宫中被发现;佛牙舍利于1994年3月15日,在山东汶上县宝相寺太子灵踪塔地宫中现世;佛螺髻发舍利于2001年3月18日在浙江杭州雷峰塔遗址的地宫中被发现。当年法门寺地宫中出土佛指真身舍利引起了全世界的轰动,直到现在提起佛祖舍利,人们想到的一定是法门寺。关于佛指真身舍利和佛螺髻发舍利,以前我写了《释迦牟尼唯一现存的真身指骨舍利及其背后的故事》和《西子湖畔的雷峰塔下也有一个佛祖舍利》两篇文章中有详细介绍,有兴趣的读者可以关注我阅读。
今天主要介绍释迦牟尼佛顶骨真身舍利。关于佛顶真骨舍利形状描述的文献比较多,比如南朝梁代天竺僧人真谛翻译的《无上依经》中记载:“顶骨涌起自然成髻是也”。唐玄奘法师所著的《大唐西域记》中描述佛顶骨:“骨周一尺二寸,发孔分明,其色黄白”。综合各种文献分析,佛顶真骨舍利大约周长一尺二寸(36厘米,唐制1寸约3厘米),直径约四寸(12厘米),高五寸(15厘米),是一块较完整的骨骼,形如蜂窠,颜色黄白,有清晰的发孔。
迦牟尼佛顶骨真身舍利
作为佛祖真身舍利的最重要组成部分,佛顶舍利首先在南亚地区被供奉,并被视为圣物。公元399年,我国著名的高僧法显从长安出发,经西域至天竺寻求佛教戒律,曾经花9年时光游历了古印度30余国,将所见所闻记录在《法显传》中。法显大师在古印度西北部的那竭国的酰罗城(阿富汗贾拉拉巴德市)中有幸见到了佛顶真骨舍利。佛顶骨被保存在一个叫解脱塔的佛塔里面,每天会被请出来放在寺院门前的一个装饰得非常漂亮的高台上供大家瞻礼供养。法显本人亲自瞻礼了这个佛顶舍利,据他记载,这个顶骨舍利“黄白色,方圆四寸,其上隆起”。当时那竭国上至国王、下至普通百姓,每天第一件事就是供奉佛顶骨舍利。周围国家的国王也会定期派遣使者供养佛顶舍利。
公元518年,又有北魏高僧惠生去天竺求取佛经时,在那迦逻国(和那竭国是同一个国家)也见到了这个顶骨舍利,他在《北魏僧惠生使西域记》中记载:“渡一大水,至那迦逻国,有佛顶骨及佛手书梵字石塔铭。”东魏杨炫之的佛教史籍《洛阳伽蓝记》在记述惠生出使天竺的事迹时,对佛顶骨的形态和颜色也做了说明:“方圆四寸,黄白色。下有孔,受人手指。闪然似仰蜂窠。”
释迦牟尼佛顶骨真身舍利
公元629年,玄奘从长安出发,经西域到达中印度摩揭陀国王舍城(印度比哈尔邦南部),进入当时印度佛教中心那烂陀寺学习佛教典籍。玄奘在古印度一呆就是十几年。他将自己的经历全部记载在《大唐西域记》中。玄奘在古印度不仅瞻礼了这个佛顶舍利,而且记载有一大一小两块佛顶舍利。那竭国那块佛顶舍利,不知何时又分出一部分供奉在了迦毕试国(今阿富汗西部喀布尔河流域)。玄奘在《大唐西域记》中记载道:“王城西北大河南岸旧王伽蓝……其伽蓝东南有一伽蓝,亦名旧王,有如来顶骨一片,面广寸余,其色黄白,发孔分明……每至六斋,王及大臣散花供养。”,“面广寸余”,可见迦毕试国的佛顶舍利明显比邻国那竭国的佛顶舍利小,可能就是那竭国佛顶舍利分割出来的。
南京大报恩寺琉璃宝塔夜景
自从玄奘大师归来后,古印度的佛教迅速衰败下去,除了斯里兰卡、阿富汗等边缘地区还在信仰佛教外,其他地区逐渐被再度兴起的婆罗门教代替,加上古印度地区经常被外族征服,所以这些佛教圣物被东来传教的僧人带进中国。根据唐代佛教百科全书《法苑珠林》记载,唐高宗龙朔元年(公元661年),外交家王玄策调停古印度诸国的矛盾后,将供奉在迦毕试国的佛顶舍利迎接入大唐,供养在皇宫中。而在此之前的唐高宗显庆五年(公元660年),“西域献佛束顶骨至京师。人或见者,高五寸,阔四寸许,黄紫色。又追京师僧七人往东都入内行道,敕以舍利及顶骨出示行僧道曰:此佛真身,僧等可顶戴供养。经一宿还收入内。皇后舍所寝衣帐,准价千匹绢。”皇后武则天用千匹绢赏赐了进献佛顶骨舍利的西域僧人。该书还记载,这个顶骨舍利为螺髻束发的小顶骨,并非大顶骨。
如此看来,佛顶舍利在唐代至少有两次从古印度传到中国,一个两寸,一个四寸。至于显庆五年这个比较大的舍利到底来自哪里,则不得而知了。自从唐代后期,关于佛顶真骨舍利的记载在史书文献中不再见到,如此重要的佛教圣物似乎就这样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
阿富汗 哈达佛寺遗址
2007年,南京市博物馆组织考古队,对秦淮区明代的大报恩寺的香水河桥、中轴线主干道、天王殿等历史遗迹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系统的考古发掘,这次发掘的重点是想找到大报恩寺的地宫。2008年8月7日,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传来,大报恩寺遗址发现了北宋的长干寺地宫。地宫中出土的一只石函套铁函中,有一座高120厘米的银鎏金阿育王塔。
2009年5月,阿育王塔被开启,塔内分上下双层,安放有两组金棺银椁,其内供奉有佛顶真骨舍利和十颗“感应舍利”等稀世佛教圣物。这个佛顶真骨舍利和《大唐西域记》等文献记载的形状基本一致,只是尺寸稍微小些,可能就是被分割了一次的缘故。佛顶真骨舍利周长35厘米、直径10厘米、颜色黄白、有清晰的发孔。这就是古印度那竭国供奉了200多年的释迦牟尼佛顶骨真身舍利!这是继法门寺地宫佛指骨真身舍利和雷峰塔佛螺髻发舍利发现以来的,佛教界和考古界的又一重大盛事!
位于南京市秦淮区大报恩寺遗址早在东汉末年就是江南的佛教中心。汉献帝兴平年间(194─195年)这里就有一座阿育王塔。东吴赤乌十年(247年)孙权为康居国僧人会在长干里修了建初寺及阿育王塔,从此有了“江南第一寺”之称。晋太康年间(280─289年)重建寺庙,改名为长干寺。梁武帝萧衍在早期信佛时,在重修长干寺阿育王塔时,曾经发现了佛爪发舍利。577年,天竺僧人闻来陈朝时,在长江遇风浪获救,陈宣帝陈顼重修长干寺,并改名报恩寺。北宋又改名长干寺。
南京大报恩寺遗址出土的北宋.七宝阿育王塔
宋太宗端拱元年(988年),僧人可政得到唐三藏玄奘大师的顶骨舍利,动员佛教信徒在长干寺建佛塔瘗藏了玄奘大师的顶骨舍利。宋真宗大中祥符四年(1011年),在华传教多年的北印度乌填曩(nǎng)国高僧施护,将珍藏的佛顶骨真身舍利奉献给金陵的长干寺,僧人可政又动员信徒修建了长干寺的地宫,将佛顶骨舍利供奉在里面。为了更好地供养佛顶骨真身舍利,可政大师专门制作了豪华的“七宝阿育王塔”以及金棺银椁,金棺内放着佛顶真骨舍利和原来就有的十颗“感应舍利”。宋真宗天禧元年(1017年),赵恒重修了长干寺,并改寺名为“天禧寺”,表达对供奉佛顶真骨舍利的欢喜心情。
元朝至元二十五年(1288年),忽必烈改天禧寺为“元兴慈恩旌忠教寺”,简称慈恩寺,改塔名为“慈恩塔”。明朝永乐六年(1408年)慈恩寺毁于大火,1412年明成祖朱棣以纪念明太祖和马皇后为名,命工部重建寺庙和佛塔,并且赐名“大报恩寺”和“九层琉璃宝塔”。新修的大报恩寺是南京最繁华的地方,外国使节来朝觐,必去大报恩寺。以后大报恩寺又经历多次重修。清朝咸丰四年(1854年),大报恩寺毁于太平天国与清廷的战争中,从此再也没有重修过。
南京大报恩寺遗址出土的北宋.七宝阿育王塔
2009年5月,阿育王塔开启塔身。北宋时期的长干寺地宫以及里面的七宝阿育王塔、金棺银椁和佛教圣物佛顶真骨舍利、唐三藏玄奘大师的顶骨舍利等一批国宝再现人世。
阿育王塔身为檀香木胎,外包银皮,表面鎏金。通体镶嵌水晶、玛瑙、玻璃和青金石等多色宝珠数百颗。塔为单层方形塔,由塔盖、塔身和塔座组成。塔盖方形,塔刹立于塔盖中心,刹顶为火焰形宝珠,刹上有五重相轮,并有两只鎏金银环,塔盖四角各立山花蕉叶。塔身方形,中空,与塔座连为一体。通体雕饰佛本生与佛传故事,间有佛像、金翅鸟、莲花纹、忍冬纹等精美纹饰。塔身上下錾刻有铭文二十条,为我们了解长干寺建寺、建塔的过程提供了关键史料。
南京大报恩寺遗址出土的北宋•长干寺银椁、金棺
七宝阿育王塔内有两组金棺银椁,金棺套于银椁内。椁为银质,局部鎏金。上部为棺形,一端略高。盖分五个折面,分别錾刻莲花、凤凰、迦陵频伽鸟等纹饰,两端錾刻门楼造型。椁体直壁,饰重檐、斗拱、门扇,门上有天王像,两侧为伎乐神。底座为束腰须弥式,上下为仰、覆莲瓣,并饰莲花纹。银椁底部刻有铭文,记载了佛顶真骨的瘗藏情况,具有重要的宗教、历史、文化价值;棺为金质,出土时盛放于银椁内。棺直壁,平底。盖饰凤鸟、莲花、卷草纹,棺两面刻有伎乐神,浅刻门楼,门扇上刻天王像。出土时金棺内瘗藏有佛顶真骨舍利,棺外以金丝缠绕。
释迦牟尼佛顶骨真身舍利最后的供养地,南京牛首山佛顶宫
2010年6月12日,南京古栖霞寺举行了大报恩寺佛顶骨舍利盛世重光法会,密藏约1400年的“佛顶骨”和“感应舍利”等一系列佛教圣物重现人间。这是世界现存唯一的一枚佛祖真身顶骨舍利!在朝天宫大成殿的密室内,当众多的观众隔着一层玻璃看到盛放着佛顶骨真身舍利的金棺银椁上美丽的莲花、凤鸟纹饰以及棺体两端装饰的持剑护法神时,不由自主的感叹佛都金陵的昔日盛况,为中华民族灿烂的文明不由自主会生出自豪之心!
2015年,10月27日,释迦牟尼佛顶骨舍利被永久供奉在南京牛首山佛顶宫中,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去参观瞻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