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药作为秘密战令人闻之色变的利器,其历史甚至可追溯到公元前4500年之前。原始部落时期毒药便被运用于狩猎之中,因为它的威力与神秘成为了早期“巫医”的特权。在西方,本都(位于安纳托利亚北部的希腊古国)国王米特里达梯六世(约公元前114~63年)因为对毒药的研究而被载入史册。他一生都生活在一种近乎病态的被人毒杀的畏惧中,于是便花费巨大精力研制解毒药。他长期坚持用死囚来试验各种毒药,并用这些不幸的牺牲品来验证相应的解药。他自己也偏执地每天进食一定剂量的不同毒药以使自己产生耐药性。经过多年不懈地钻研,最终他发现并命名了一种叫作“米特里达梯”的万能解毒药方,据说该药方包含了几十种草药秘制而成,并且是本都的最高机密。但他的王国后来被罗马将军格奈乌斯·庞培击败并覆灭,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走投无路的米特里达梯原想服毒自尽,却发现因为自己对毒药免疫而不能如愿,只好命令侍从用短剑将自己杀死。而凯旋的庞培将秘方作为重大战利品带回了罗马,因为罗马自公元前4世纪起,也开始盛行鸩杀的艺术。米特里达梯六世的解药处方和对各类毒药的记录都被带回罗马并译成了拉丁文,极大地丰富了罗马人对毒药的掌握。例如,罗马皇帝克劳狄乌斯就是一位用毒的高手,他偏爱有毒的药草来铲除政敌,但最终却也因为皇族内部的政治斗争死于毒杀——他的最后一任妻子阿格里皮娜为了让自己的儿子尼禄早日登上皇位,在一场家宴中投毒谋杀丈夫。可能是因为克劳狄乌斯对毒药的精通,第一次刺杀并未致命,皇后随即买通了医生,以帮助皇帝呕吐为名,用一个蘸毒的羽毛深入克劳狄乌斯的喉咙,终于彻底结束了他的性命。继位者尼禄作为罗马历史上著名的暴君,也常常用毒药对敌人痛下杀手,甚至毒害自己的亲属,他偏爱的毒药则是氰化物。慢慢地毒杀现象出现于罗马的各个社会阶层,贵族或平民都经常用毒药来对付政敌或生意上的对手。
进入欧洲中世纪,下毒杀人变得愈发流行。人们发现一些常见的毒药也可以用于治疗疾病,于是它们不再是违禁品,可以在药店随意出售。这便大大降低了一般人接触毒药的门槛。而大约同一时期,阿拉伯人成功研制了无嗅无味的终极毒物——砒霜,很快,这一恐怖的矿物便随着十字军东征传到了欧洲。
2011年,保加利亚考古学家在卡利亚克拉海角一处中世纪堡垒要塞中挖掘发现一枚中世纪青铜“毒戒指”,索非亚国家考古学会博物馆副馆长如此评价这一出乎意料的收获 :“这是一个独特的戒指,毫无疑问戒指上的小洞具有特殊用途,这枚戒指是佩戴在右手上,因为右手手指正好遮挡着小洞,便于投毒者在不经意之间将毒药投入饮用器皿中。很显然,这枚戒指并不是经常佩戴,在必要的时候才会使用。”该毒戒指的历史可追溯至14世纪,其挖掘地点与保加利亚北部海滨城市卡瓦尔纳相隔不远,可能是舶来品,制造于意大利或者西班牙。戒指暗藏中空环状暗盒,表面雕刻着颗粒结构,戒指中的暗盒中可以存放毒药,无疑不是普通的饰品,而是某位特工或刺客的神秘暗器。虽然毒戒指的实物是第一次发现,但人们早已在史书中久仰大名。15至16世纪在意大利显赫一时的波吉亚家族,便以善用毒物而声名远播。据传说,教皇亚历山大六世的私生女卢克雷齐亚·波吉亚就有一枚类似的中空戒指,可以方便她在食物和酒中下毒。她与兄长切萨雷·波吉亚和父亲亚历山大构成一个极致完美却又让人不寒而栗的三位一体,一度在意大利乃至全欧洲掀起了腥风血雨。数百年来波吉亚家族总是与间谍、投毒、刺杀和背叛联系在一起,甚至成为了毒杀者的代名词。
克雷齐亚·波吉亚
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经济发达,文化繁荣,然而诸侯、城邦林立,因此具有滋生间谍活动廷阴谋的肥沃土壤,波吉亚家族便在这样的环境下破土而出。该家族发迹于西班牙的巴伦西亚,姓氏源于他们在阿拉贡王国的封地,通过不断的联姻与政治联盟,15至16世纪间他们的势力达到了顶峰,先后有两位成员登上教皇宝座,分别是加里斯都三世(任期1455年-1458年)与亚历山大六世(任期1492年-1503年)。与同时代奥尔西尼家族、科隆纳家族这样的名门相比,波吉亚家族被财富、阴谋、乱伦的阴影所笼罩,“波吉亚的毒药”更是在意大利家喻户晓。由于家族成员行事心狠手辣,为达目的不择手段,因此树敌颇多,恶名昭彰,他们的故事经数百年的流传,越发增加了神秘和传奇的色彩,甚至被称作黑手党家族。
家族的第一位名人加里斯都三世原名阿方索·德·波吉亚,也是史上第一位西班牙裔教皇,登基时已77岁高龄,掌管教皇国仅有三载。1453年,拜占庭首都君士坦丁堡被土耳其苏丹穆罕穆德二世攻陷,他立志发起新的一轮十字军讨伐奥斯曼帝国,夺回东罗马帝国的首都,甚至为此停止了梵蒂冈的建筑美化工程,将经费用于打造教皇舰队。但因时间仓促、其他盟国阳奉阴违等原因,十字军计划最终半路夭折。不过虽然在短暂的统治生涯中未能建立赫赫战功,但加里斯都三世却为自己家族日后的繁盛打下了基础,他独具慧眼地提拨自己的外甥罗德里戈·波吉亚进入教廷,将这位20出头的年轻人领向了天主教的中心。后者便是未来的教皇亚历山大六世。
亚历山大六世常常被后世当做文艺复兴时期教廷腐败堕落的象征,因为他行为放荡、不择手段,在政治上充满野心,不过也许他算不上教皇楷模,但却是那个年代最优秀的政治家和外交家之一。他也是第一位公开承认自己与情人有子嗣的教宗。
亚历山大六世
亚历山大六世(罗德里戈·波吉亚),于1431年1月1日生于阿拉贡王国(现位于西班牙)瓦伦西亚附近的小镇克萨蒂瓦。他在舅父阿方索·德·波吉亚选举成为教宗加里斯都三世后,改用了波吉亚作为自己的姓。罗德里戈·波吉亚虽然身材魁梧,但其貌不扬,浓黑的眉毛、鼓鼓的眼睛、肥厚的嘴唇、微微隆起的长鼻子,以及仿佛用刀切削过短下巴,使他从侧面来看,活像一头公绵羊。但他从小就显露出阴谋家和掠夺者的杰出才能,青年时代他在博洛尼亚大学获得了教会法学博士学位,从1455年舅父由红衣主教当选教皇之日起,罗德里戈·波吉亚便进入教廷,开始了教会生涯。25岁的他领受圣职成为教堂的执事,一年后,被任命为教廷的副大法官,1468年,领受铎品成为神父,然后在1471年荣升为主教。
大画家提香笔下的亚历山大六世,图右
由于家境殷实,加之舅父贵为教皇,罗德里戈·波吉亚生活相当奢靡,当时有人描述道:“他非常富有,而且他对各国国王和君主都具有很大的影响力。他已经在圣安杰洛桥和菲奥里中心广场之间的地段盖起了一座美丽舒适的宫殿。他的巨额收入来自教廷的职位、他在意大利和西班牙拥有的修道院,以及他的三个教区瓦伦西亚、波图斯和卡塔赫纳……他的碗碟镶着金饰,他的衣物都由绣花丝绸做成,他的藏书特别符合帝王或教皇的身份。我就不再赘述他那些豪华的床饰、马具和其他的金银珠宝、绫罗绸缎了,更不必说他拥有的大量金币了。”罗德里戈·波吉亚城府极深,富有商业头脑,通过各种手段积聚了巨额财富。他敛财的特殊方式之一便是收受罪人的钱财,而后利用教会特权,免去这些人的罪责。他曾经在收受贿赂后特赦了一个杀死了自己女儿的父亲。当别人对此提出异议时,他反驳道:“上帝的旨意并不是让罪人去死,而是让他们活着并为自己的罪孽付出代价!”这一切虽有寡廉鲜耻的嫌疑,却为他日后的飞黄腾达积累了雄厚资本。
波吉亚家族的族徽
在1484年西克斯特四世去世以后举行的教皇选举会议上,罗德里戈·波吉亚败给了著名的“巫师猎手”英诺森八世。1492年英诺森八世去世后,身为红衣主教的罗德里戈·波吉亚再也不愿和教皇之位擦肩而过。他洞悉局势,玩弄权术,大肆贿买、利诱各位红衣主教。竞争本十分激烈,因为红衣主教阿斯卡利奥·斯福尔扎也是热门人选,并同样家财万贯。但斯福尔扎缺乏波吉亚一掷千金的勇气,对主教心理的拿捏也欠缺火候,最终罗德里戈·波吉亚在教皇选举中力压阿斯卡利奥·斯福尔扎,终于登上了权力的顶峰。
新当选教皇的亚历山大六世无法抑制内心的喜悦,他在法衣加身时居然有些失态,激动地喊道:“我是教皇啦!我是教皇啦!” 乔瓦尼·迪·美第奇(后来的教皇利奥十世)对于罗德里戈·波吉亚成为新任教皇做出了此番评价:“我们被世界上最野蛮的恶狼抓住了,我们或者逃跑,或者被他生吞活剥。”十五世纪后期意大利宗教改革家吉洛拉谟·萨佛纳罗拉(1452-1498年)抨击教皇和教会的腐败,反对富人骄奢淫逸,主张重整社会道德,提倡虔诚修行生活。他尤其痛恨亚历山大教皇,谴责他是“撒旦的代表”,是后者执政前期的劲敌。1494年他利用法兰西入侵的机会,建立了佛罗伦萨宗教共和国,并自任最高领导人。1497年,他和一群跟随者们在佛罗伦斯市政厅广场点起一堆大火,即著名的“虚荣之火”。他派遣儿童逐家逐户搜集“世俗享乐物品”,包括:镜子、化妆品、画像、异教书籍、非天主教主题雕塑、赌博游戏器具、象棋,各种乐器、各种锦衣华服,以及所有古典诗作,然后统统付之一炬。很多文艺复兴时期伟大的艺术品就此灰飞烟灭。同时萨佛纳罗拉也反对商业,认为它令人腐化。他的所作所为严重触犯了当时意大利两大望族——波吉亚家族与美第奇家族的利益,并激起了民怨。亚历山大六世审时度势,先是于1497年公开革除萨佛纳罗拉教籍,釜底抽薪,第二年更公然煽动佛罗伦萨人处死萨佛纳罗拉。经过一场血腥内斗,暴民们俘虏了这位改革家,并把他与追随者送上了火刑柱。亚历山大六世再次大获全胜。
波吉亚的牺牲品之一吉洛拉谟·萨佛纳罗拉
洛拉谟·萨佛纳罗拉被暴民送上火刑柱
依照天主教教义,所有神职人员都应该保持贞洁,红衣主教都不能结婚生子,更遑论堂堂教皇了。但亚历山大六世可不信奉什么画一之法。他天生风流成性,沉迷女色,甚至有人戏言其情妇数量比土耳其苏丹的后宫还庞大。在任职红衣主教期间,教皇庇护二世曾经因他的淫乱行为特意写信给罗德里戈·波吉亚,信中写道:孩子,我们闻悉四天以前有几个锡耶纳的女人聚集在乔万尼·迪·比齐斯的花园里。她们简直是人间放荡的极品,而你则忘了自己的身份与地位,和她们从下午一直厮混到晚上。像你这般年岁的神职人员应该时刻把自己的尊严和职责铭记在心。我还听说那天艳舞不断,浪语声声,而你对这一切则相当驾轻就熟。提到这些事情都让我觉得羞耻,不但因为这种行为本身性质恶劣,而且它和你的地位极为不相称。你为了满足自己的色欲,把那些女子的丈夫、父亲、兄弟和其他亲戚拦在了门外……
如果说红衣主教时期罗德里戈因为对教皇的忌惮还略有收敛的话,当他成为了至尊的教皇后,便开始毫无顾忌了。罗马女人瓦诺莎·德·卡塔内是他众多情妇中最受宠幸的一个,也是情人关系维持时间最久的一个。她为波吉亚生了4个孩子:乔凡尼·波吉亚、切萨雷·波吉亚、卢克雷齐亚·波吉亚和乔佛里·波吉亚。
亚历山大六世最宠爱的情妇瓦诺莎·德·卡塔内
卡塔内年老色衰之后,年轻的朱莉娅·法尔内塞(Giulia Farnese)成为了他的新宠。拥有“古铜的肤色、黑眼睛、圆圆的面孔和特别的热情”的朱莉娅·法尔内塞被人们称为“教宗的婊子”或者讽刺地说她为“基督的新妇”,她因蒙受教皇恩宠而成功地让哥哥亚历山德罗擢升为枢机主教,这大大提升了法尔内塞家族的势力,为亚历山德罗日后成为教宗铺平了道路。
法尔内塞与独角兽
虽然对情妇常常喜新厌旧,但亚历山大六世对其私生子的爱却发自肺腑,并着力培养,以便让波吉亚的姓氏能够流芳百世。他计划把自己的儿子分别培养成军事统帅和宗教领袖,使本家在政教两方面都成为意大利乃至全欧洲的主宰。首先,亚历山大六世用子女做筹码,与当时欧洲最强大的家族联姻——让小儿子乔佛里·波吉亚迎娶那不勒斯国王阿方索二世的女儿珊莎公主,更令自己的女儿卢克雷齐亚·波吉亚先后三次出嫁。新郎分别是佩萨罗君主乔凡尼·斯福尔扎、比谢列公爵阿拉贡的阿方索王子以及费拉拉公爵阿方索一世。
美剧《波吉亚家族》海报
《波吉亚家族》中的亚历山大六世
虎父无犬子。亚历山大教皇的子女们皆非泛泛之辈,甚至在狠毒狡诈方面有青出于蓝之势……波吉亚家族很快便在意大利甚至全欧洲,掀起了一阵阵腥风血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