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人日记》里的一句话引人深思:“从来如此,便是对的吗?”有多少人,活在自以为是之中,活在习惯之中,却不曾认真思考,这是否正确呢?
“他们也有给知县打枷过的,也有给绅士掌过嘴的,也有给衙役占了他妻子的,也有老子、娘被债主逼死的”,然而,他们不但没有起来反抗吃人的人,反倒也要吃人。”在那个社会,少有清醒的人,人人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却没有意识去努力跳出这个环境,反而逆来顺受,让这黑暗无限延长。
(此处已添加书籍卡片,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
孔乙己好吃懒做,靠偷东西得过且过被人说道他不以为意;对人们说他读书没捞到半个秀才却视为奇耻大辱,他宁可穿着破烂的长衫站着喝酒,也不肯与短衫者为伍,自视甚高,迂腐至极。
闰土在小学课本里读过,一直有一个印象。少年闰土和中年闰土,判若两人,让人惋惜。可是那个大环境下;多子、饥荒、苛税、兵、匪、官,绅…让这些底层的老百姓,怎么能够不麻木呢?
读鲁迅的文字,不加以思考,读不出其所含有的意义。
这些话看似简单,却反映了那个时代那个背景下人们所在的一种状态。
书中的场景,对屋子的描写,对景色的描写,总让人不由自主地回想起小时候,或者是那个年代的样子,读起来总是有一种熟悉感,那种熟悉,真实可感,又莫可名状。
鲁迅对人的细节描写,很到位,就仿佛书中的人,是活活地站立在自己的面前。
那个时代的人太苦了,尤其是贫苦的底层人民,他们总是食不果腹,所以总是面黄肌瘦。书里难得看到有一位皮肤白皙面色红润的人。这些人被封建思想束缚着,即使有觉醒者,却觉醒在表面,觉醒不彻底,终究这些寥寥数人,难以抵抗无知大众,悲剧才会一幕接着一幕。
现在一提起中国,浮现在我脑海里的就是团结,人情味。中国子民在中国领导干部的带领下,不断发展,不断进步,生活条件也不断变好。
和那个时代比起来,现代人无疑是幸福的。没有战乱之苦,没有上头无穷无尽的压榨,不用担心无端的灾祸降临,不用一直颠沛流离,衣不蔽体。安分守己,勤勉努力,总能有宁静又美好的生活。
那是前人一步一个脚印,给我们走出来的康庄大道。身为后辈者,当自强,自立,切不可把路越走越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