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常说一个人“很有气质”,气质究竟是什么呢? 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听到有人说:你看她好有气质!这个她可能是我们的朋友,也可能只是路人… 走在大街上,或是在逛商城时,你的眼睛就会注意一些比较有魅力的人,而第一眼被吸引的时候,我们心里会觉得对方很有气质!
说我们被气质吸引,不如说被对方的魅力所吸引,当你身边走过一个女生,她满脸上都是微笑,衣服搭配的也很好不单调,虽然穿的简单但很时尚也很干净整洁,走路时也不弯腰驼背,一直目视前方,非常自信,给人非常舒服的感觉,看着这样的女生你会不会被吸引呢,我觉得这个是外在可以一眼观察出来的气质。
生活中,我们身边也有气质很好的人,比如你看他的言谈举止,说话的时候会经过大脑认真考虑,坐有坐相,站有站相,有礼貌也有自信,不管干什么不会冒冒失失,有胆识有见识,也有一定的知识底蕴,做事情也比较认真,不会拖拖拉拉等等… 气质很多时候都是后天培养形成的,是由内到外自然散发出来的,给人非常舒服的感觉,想更亲近一点,也容易吸引他人的目光。
气质可以从多方面提高,比如多看些优质的文学类书,提高自己的文学修养,走路就抬头挺胸,不要弯腰驼背,也不要一边走一边低头玩手机,多微笑,给自己定一些目标,按时完成,培养自己的自信等等… 当我见到有气质的人,我总会多看两眼,欣赏下别人的魅力,看看自己差在哪了,看着有气质的人,你会觉得看到了一道美景,真令人赏心悦目啊!
气质是什么,摸不见看不着,但却可以让你在人群中第一眼被注视。气质是腹有诗书气自华,气质是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的敬慕感,气质是不浮不躁的温和,提高气质,不外乎两种办法,一种是多点阅历,看书,旅行,年纪的增长,这是一个需要长期坚持的事。一种是从外在上提升气质,言谈仪表,走卧坐行皆在其中。
气质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微妙感觉,很难形容。以前,我也和大多数一样,认为气质是读读书,走走路,提高一下艺术品位,这就是气质。后来见得人多了,发现,有的人真的是未必读了几本书,连红楼梦都没有读过,气质居然也不错,而有一种女人,确实是读过许多的书,但是毫无气质可言,土气,朴素,不善修饰,谈吐也看不出来优雅,当然也不会粗俗,读过的书到哪里去了?气质这个东西,后来我发现,真的是有一部分是天生带来的,就像是血液里曾有过的印记,可能是血统,也可能是遗传,甚至可能是前生不可破解的密码。一开始我是不认可这个说法的,在幼童时期,你就会发现,有的孩子自带气场,完全区别于其它的孩子,那么,这个孩子读了多少书?走了多少路?这可不是有钱就可以办到的事情。
大学生应该都差不多的教育程度吧?那么,气质都有吗?学富五车的人,很多都是普普通通,那些光彩照人的明星们,有几个能静下心来好好读书的啊?气质差了吗?当然有人会说,明星们的阅历多,见识广,接触的层次高,所以气质自然不一样,有道理。
我在十七八岁的时候,见到读书多的女孩子,没有几个比得上舞蹈学院里的女孩好看,我说的好看,不是容貌,是气质。
总而言之,我认为,气质,一半来自天生,一半来自后天都培养,这个培养,和读书多少关系并没有那么大,是多方面的综合体现,整天埋头在书本里的女子们,有的确实气质不凡,也有的,平平淡淡,索然寡味。
人,除了“人”这个个体是天生的以外,他(她)的谈吐,性格,品行以及气质无不受到后天因素的巨大影响。
气质是一个人言行,举动的具体化。给他人一种很舒服却又“不可亵玩”的感觉,就像深圳卫视一档综艺节目里霍启刚 他的举止无疑是一种“清流”(这里没有说别人不好的意思)。
首先,霍的气质,无疑是自小源于家庭的教育,注重他的言行,注重审美教育等等。家庭对于一个孩子性格的形成发挥的影响力是不可估量的,所以我们也会看到贵族家庭一贯的延续性。
其次关于气质,央视主持人董卿似乎自身也是一个很好的诠释。从《诗词大会》到《朗读者》我们会欣赏董的才华以及谈吐之间的感觉。 这可以理解为“知识的力量”。一个人走过的路,读过的书,这些经历,都会成为这个人气质上的某种体现。知识渊博也是其一。(个人感觉丰富的知识和经历会改变一个人的品行,诸如谦虚,勇敢等等)
最后,主观能动性。出身贵族家庭的自然寥寥无几,没有先天的优势。不过,即便是屌丝也有机会气质非凡,主动学习,多多行走,节制自己。。。同样可以有自己的气质所在。
气质是一种特有的,不可以学做,不可以模仿的内在的由精神到举止的修养。气质有些是天生的,但后天培养很重要。高雅的气质令人赏心悦目。怎样培养一个人的气质呢?首先,要有一定的知识底蕴。要注重自己的品行修养。其次是要注重个人的养成教育。形成良好的言行举止习惯。要注重自己的品德修养。学会处理各种问题,历练自己的人格魅力。要经得起风风雨雨的考验,遇事不急不躁,稳中求胜,妥善处理问题,游刃有余。总之,气质是一问学问,值得每一个人去研究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