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帝疑忌兄弟 (总第一百八十一)
《资治通鉴》里最具鉴戒意义的这些事儿
读史而知,汉明帝的兄弟广陵王刘荆、楚王刘英,以及淮阳王刘延,分别因逆谋反叛被治罪,他们或被诛杀,或被削爵。
三王确实有点儿狂悖。然而,我们观察一下《资治通鉴》所载的以下史实,不难看出,明帝对自家兄弟的疑忌过甚:北海王刘睦派遣郡国中大夫入朝觐见,中大夫表示他将向汉明帝称赞北海王的贤明,北海王刘睦于是叹气而说:“你这样做只会害死我,如果,中大夫你对皇上说我终日声色狗马,且只有这点爱好,那才叫爱护我!”此事足以证明,正是因为明帝的疑虑、嫉恨和残忍,才导致了诸王的反叛。
北海王刘睦
况且,因逆谋罪而遭至惩罚的三王,并没的象西汉时期的吴王刘濞、济北王刘兴居那样,曾狂妄地举兵反叛。仅仅只是不懂事偶有串联而已。
然而,明帝对待三王的所谓“狂悖”,不是用德威来安抚,也不以道义来教化,反而是逼迫,导致自家几位兄弟若不装出一副愚昧无知的样子,就难以保全自己,于是,奸佞小人就抓住了可以乘机攻讦他们的机会,如此,又怎么知道当时所取之供证,没有牵强附会和妄加之词呢?
或有人问,小人这样做有何裨益?投帝王所好,升官发财,这难道不是最大限度的利益?
楚王刘英案发,大臣虞延因“刘英是藩王中与皇上血缘关系最亲的人”而不信,没及时举报被牵连处死。象虞延这样的大臣,是明帝先父光武时期的老臣,对待明帝,可以用当年的舜对待象一样,情深意厚,即便如此,他也没能最终保住自己的性命。
对此,博士寒朗曾说:“公卿大臣虽然嘴上不说什么,回到家里都会仰头叹息”。
由此可知,明帝对这件事的处理,让很多臣民感到寒心。
楚王刘英作图谶,信奉佛教,难道不可以通过教育使其改正吗?为什么一定要采用削爵或是诛杀的办法来对付呢?
如此一来,诸王如卧针毡,如履薄冰,恰如刘睦所说:兄弟们此后是什么事都不敢做了,但与明帝兄弟之间的自然感情也近乎断绝了。
西汉的灭亡,并非刘姓宗室自己反叛把它灭亡的;东汉的复兴,却是刘氏宗室共同努力复兴而得的结果。为什么明帝对待自己的兄弟如此猜忌狠毒呢?
北海王刘睦说:中大夫你对皇上说我终日声色狗马,且只有这点爱好,那才叫爱护我!
听北海王刘睦“终日声色狗马”才能保住身家性命的这一席话,不觉让人心酸。汉明帝死后,宗室式微,外戚的势力再次膨胀,也是有其原因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