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国防报-军事特刊 作者:李旻、刘小辉
——继续发挥敌后渗透和情报支援等作用,成为俄掌控新一轮叙反恐形势的关键力量
自3月15日回撤在叙主要军事力量以来,俄方在叙利亚驻留部队的实力规模和行动样式就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3月17日,俄总统普京宣布,俄军特种部队、无人机部队和炮兵仍在叙利亚执行作战任务,首次官方明确了俄在叙兵力以特战人员为主的事实。自介入叙利亚危机以来,俄特种部队曾在海港防护、定点清除、敌后渗透和情报支援等方面发挥过积极作用。在主要兵力撤出后,其仍在中东地区执行培训、情报和直接作战等任务,并成为俄掌控新一轮叙利亚反恐形势的关键力量。
多支精锐深藏中东
俄国防部3月底透露,目前在叙特种部队主要包括两部分,即对外情报总局所属的“掩护队”特战分队和总参情报部所属特战司令部成员。
“掩护队”1998年3月因应国内复杂的维稳形势成立,为“情报+作战”复合式武装力量,类似于美军联合特种作战司令部,其任务是在极其危险地区加强重要目标保卫工作和实施武力渗透。成员装备精良,按专业分方向编组,在叙行动期间多采取分队模式,编制5~20人,下辖指挥、情报、行动和联络小组。
在整个叙行动期间,“掩护队”多从事战场后方工作,包括搜集战况信息、比对各方战场态势情报,服务对外情报总局的战略预测和决策,保护俄驻叙要员、机要交通员及谍报工作安全等。因“掩护队”力量精干、机动性强,可根据政治形势和战场态势随时转换驻地。据战地记者透露,从叙政府所在地大马士革到“伊斯兰国”大本营拉卡省都活跃有该分队成员。
特战司令部成立于2012年,作为“新面貌”改革后组建的新型作战力量的指挥机构,该机构纳编了俄现役15支特战旅,具有装备信息化水平高、结构合成化程度深的优势。主要担负大规模战争和武装冲突中的特战行动,以及在反恐作战中单独或协同其他机构完成任务。俄防长绍伊古曾称,特战司令部可将所属兵力迅速投送到地球上触及俄重要利益的任何一角。
此次深入叙作战的第22近卫特战旅即为该机构内唯一一支享有“近卫”称号的部队。该旅编制1569人,下辖7支任务部队,包括4支特战分队、1支心理战分队、1支特战教导分队和1个物资技术保障连。主战装备包括BTP-80装甲输送车、BMP-2步兵战车、D-30全地形履带运输车和“冰雹”火箭炮等。因为配属较强装甲越野和山地打击火力,快速机动、山地剿匪和封闭区域独立作战是这支部队的传统优势和特点。
此外,近期外媒还披露多支俄准军事力量介入中东反恐行动,即以俄退伍军人、民间“志愿者”以及“私人军事承包商”为掩护身份的俄方人员。尽管俄方始终没有公开该类人员信息,但分析其人员组成、武装程度和资金链条等方面信息,不难看出官方支撑的背景。
如,“瓦格纳”私人军事公司,目前有近百名人员在叙利亚参与对“伊斯兰国”的作战行动,装备有先进步兵武器和装甲车,甚至配备直升机和战术无人机。该公司于2013年在叙利亚“斯拉夫军团”基础上成立,预备役中校乌特金任指挥官。值得一提的是,该公司2014年曾在克里米亚和卢甘斯克参加过“独立解放”战斗。
可以看出,在空天军等主力兵团回撤后,俄在该地区仍保留一支规模可观的特战力量。在叙政府军逐渐掌握战场主动权的背景下,俄选择特种作战力量介入,实现了战场效果、战争耗资和战力投向的最佳平衡。正因为多支特战精锐深藏该地区,普京才自信放言,俄随时可对叙利亚危机做出迅速军事回应。
战场效用不容小觑
当前,俄特战力量在叙仍承担多样化军事任务,包括政府军武装人员培训、渗透敌后实施情报搜集和空中打击引导、实地反恐作战等。
可以说,俄特种部队的幕后支持是叙军稳定和扩大战局优势的保障。俄在叙军事行动发言人科纳申科夫就表示,考虑到叙政府军成分以年轻士兵为主,俄罗斯已安排特战成员对叙行动人员进行培训。
俄罗斯还于4月1日向叙派遣第2批工兵部队,执行巴尔米拉地区的扫雷清障任务。部队配备“天王星”-6新型排雷工具和特种装甲车。
而在正面战场,特种部队的作用更是不容小觑。如“掩护队”分队成员频繁渗入战场纵深引导俄空天军打击地面目标,并在叙政府军现场行动中担任军事顾问,必要时直接参加行动,提供战术作战支援。
在近期收复重镇巴尔米拉战役中,“掩护队”成员与亲叙政府军和伊朗近卫军混合编组、联合作战,重点实施了情报分析、无线电通信截取、电子干扰和目标狙杀等行动。
第22特战旅则利用成员多为中亚人血统的优势,深入敌后执行渗透、策反和伏击行动。近期,“伊斯兰国”向外界发布一组5名俄特战队员遭伏击阵亡的图片,从武器装备和军服标志看,为俄第22特战旅人员。据称,其在执行敌后情报工作时遭围攻遇难。
而在整个叙利亚战场上,俄特种兵也有不小的损失。除上述5人外,还有6名特战队员在叙阵亡:1名为非战斗死亡,2名在土机突袭事件中牺牲,3人在进行地面空情引导期间阵亡,其中就包括在巴尔米拉战役中指引本方火力向自己射击的普罗霍连科。
可以看出,尽管保持较小的战场存在规模,且已付出了一定的战争代价,但俄特战队员成为了俄及其盟友掌控战局优势的重要砝码。俄作战管理总局局长鲁茨科伊称赞其“充当了政府军与俄空天军之间的桥梁,帮助叙政府极大扭转了战争态势”。
俄再祭反恐新策略
经过俄方持续5个多月的空袭,“伊斯兰国”基本转入地下运作,因其组织力量分散,游击性强,空袭和大规模地面力量的正面出击效果未必太好。
俄选择特战力量,意图以小规模兵力投入,通过实施空袭引导、目标斩首和侦察伏击等战术活动,配合空中打击力量和叙政府军的行动。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特战部队整个行动中分别建立专线通往莫斯科、南部军区和驻罗斯托夫指挥部,单线联系、扁平指挥体系更利于反恐行动的策划组织。
而俄将特战人员编入地区反恐力量,有利于整合反恐联盟力量优势,并确保俄方在主导反恐话语权的同时,不致陷入中东反恐乱局。
此外,俄还对特战人员在中东地区的反恐行动进行积极宣传,发挥信息优势,抢夺舆论主动权。在“伊斯兰国”通过社交网络“宣扬”杀害的5名俄军特种兵照片后不久,俄主流媒体便报道了“5名英雄士兵血战到最后一滴血的事迹”。
俄国内各大媒体还纷纷引述普罗霍连科的事迹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称他是“军人家族的骄傲,民族的骄傲”;普京还拟近日为其追授俄最高荣誉的“俄罗斯英雄”勋章。
总的来看,俄调整此前体系化反恐思路,侧重依托特种部队行动来牵引战场态势发展,在追求获得高调空袭极端组织核心机构的反响效应后,转而注重争取地面优势的实际效益。同时,俄借宣扬特战人员事迹,再次拉高国内民族主义情绪,为灵活采取中东政策寻求民意支持。可以预期,特战人员行动将成为俄继续撬动中东反恐战局走向的杠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