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报记者 刘军报道】杭盖,一支神奇的乐队。他们用蒙古语演唱,却跨越国界和语言,屡次在国外音乐节上“炸场”;他们把摇滚元素融入蒙古音乐,古老的马头琴、陶布秀尔,独特的呼麦唱法,在架子鼓、电吉他的“加持”下,让无数年轻人为之疯狂。如果把杭盖成立18年来所走过的路,视为一场中国传统民族音乐的当代性实验,那么这场实验无疑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近日,《中国新闻》报记者走进杭盖乐队创始人、队长伊立奇家中,听他讲述一路走来的心路历程。
伊立奇在演奏班卓琴。(受访者供图/《中国新闻》报 发)
蒙古族民歌如何走出草原?
伊立奇出生于内蒙锡林郭勒正蓝旗,那里是元上都遗址,在13世纪意大利著名旅行家马可波罗笔下是当时世界的中心,雄伟辉煌,璀璨夺目。如今,在正蓝旗,汉式宫殿与蒙古大帐和谐共存,见证着蒙汉文化交融的历史。
12岁时,伊立奇跟随父母来到北京。少年的心迅速被欧美流行音乐和摇滚乐俘获,度过了一段为迈克尔·杰克逊、涅槃乐队“疯魔”的时光。2004年,他组建乐队,正式“入圈”。
在中国摇滚乐高峰期,各种乐队多如过江之鲫。杭盖的特色是什么?这问题曾经困扰伊立奇许久。在一次次返回故乡的旅途中,他血液里流淌的草原民族的基因被唤醒。一个念头越来越强烈:为何不在摇滚中融入蒙古族元素?
当时,市面上蒙古族风格的音乐不少,但有些只能算“草原风光片”,把马头琴和陶布秀尔当作流行音乐的点缀和噱头,把呼麦当作炫技,用生硬的嫁接手法,满足人们的异域猎奇心理。
对故乡的深厚感情,推着伊立奇走上寻根之路。他整理了几十首蒙古族代表性民歌,它们都是被时光冲刷后留下的金子。“民歌有几百年甚至上千年的传承。不管时代如何发展,一些歌曲就是有这种魅力,可以不断传唱。”伊立奇思考着,《花》《酒歌》《希格希日》这些被蒙古人世代传唱的民歌,如何走出草原,进入更广阔的世界?歌声中的山川、大漠、骏马如何能感染年轻的歌迷,让他们共情?
一开始,改编是小心翼翼的,伊立奇采用的旋律和乐器都是蒙古族的;逐渐的,吉他、贝斯、打击乐加入其中,摇滚味变浓。经历过东西方乐器之间的貌合神离,也熬过了乐队成员之间的艰难磨合,杭盖乐队初具雏形。
与很多乐队不同,杭盖乐队的一大特点是成员皆为“多面手”,能胜任主唱的有好几位,可以呼麦的也不止一人。加上种类繁多的器乐,杭盖乐队像万花筒一样变化万千,时常给人惊喜。
“乐手自己的特色是形成杭盖风格的很重要的方面。大家的创作有很多的随机性,精彩的或者有意思的东西,就在于每个人思想的爆发。”伊立奇说。
从成立到现在,杭盖乐队一直是即兴创作,排练时没有谱子。灵感所至,歌声流淌,靠耳朵,靠脑子,把它们记下来,然后到舞台上去演唱。
杭盖乐队在WOMAD世界音乐节上表演。(受访者供图/《中国新闻》报 发)
“让他们知道蒙古族不是只有成吉思汗”
外界用“墙内开花墙外香”来评价杭盖乐队。2008年,杭盖在英国发行第一张专辑《杭盖》。2009年,荷兰的一家经纪公司Earth Beat与杭盖合作,负责在中国以外的地区的演出事宜。接下来的几年中,杭盖乐队的足迹遍及60余个国家,演出超500场,在美国林肯中心、肯尼迪中心和英国皇家大剧院的舞台都留下了身影,也受邀参加了许多极具影响力的国际音乐节。
回顾那段岁月,伊立奇认为最大的收获在于见识了各种不同的民族音乐、不同的文化,“更能明白你的音乐与众不同之处在哪儿”。而在国外收获大批“粉丝”的意义,在于“让他们知道蒙古族不是只有成吉思汗”。
民族的就是世界的,想让民族音乐被世界所接纳,其实要下很大的功夫。杭盖乐队为什么能够走向世界舞台?伊立奇认为,“主要原因是我们赋予了民歌当代性,或者说我们用当代的音乐语言、创新的方式重新演绎的时候,赋予了民歌一种当代的气质,在传承的过程中有所创新”。
2015年,杭盖乐队红回了国内。他们参加央视《中国好歌曲》第二季,一举问鼎。夺冠之夜,他们在24小时内创作出的新曲《轮回》震撼全场。在如此短的时间内拿出如此硬气的作品,伊立奇说这并非突然的闪光,而是演出数百场、制作数张专辑的经验厚积薄发的结果。
近几年,杭盖乐队的发展重心转移到国内,他们与知名音乐家谭盾合作的“交响摇滚”,打破古典与流行、传统与现代之间的界限,大受好评。
谈及这次跨界合作的成功,伊立奇认为,乐队要对自己的文化,自己的音乐有非常深入的了解,才能把骨子里的那种味道诠释出来。然后再去考虑结合不同的音乐表现形式,慢慢碰撞、打磨出一些好的作品。
杭盖乐队使用民族乐器和西洋乐器。(受访者供图/《中国新闻》报发)
“故乡给我精神力量”
杭盖乐队成立至今18年,虽然已经走得很远,但他们的根始终在内蒙,在故乡。用伊立奇的话说,“故乡给我精神力量,我们目前最有价值的东西都是从故乡文化、故乡生活当中来的”。
乐队成员经常回内蒙,他们把创作和排练都放在了正蓝旗草原蒙古包里。“在草原上,大家更能沉浸在音乐里,效率更高。不像在城市,乐队成员都从四面八方奔向排练的地方,匆匆忙忙的两三个小时就结束了。”
在央视5月刚播出的纪录片《千里江山万里歌》中,杭盖乐队与蒙古族宫廷音乐阿斯尔传承人艾日布一起奏响“大帐交响乐”。这种古老的音乐目前正濒临失传。虽然同为蒙古族音乐,但阿斯尔和杭盖的结合却并非易事。“通过这个纪录片,可能会有很多的人去关注阿斯尔这种音乐形式,然后能有更多的人去学习、传承。这是最重要的。”伊立奇说。
尽管已经在海内外乐坛闯出了知名度,但伊立奇谈起杭盖乐队的现状及未来仍十分谦虚,“乐队的成员有蒙古族也有汉族,需要很多的磨合。乐手也需要很长时间去深入了解音乐背后的文化。杭盖直到现在也不能说做得很好”。
伊立奇说:“我觉得这个时代是需要一个精神寄托或者是一种信仰的,远远超越了物质生活的概念。找到这种信仰,能让你更好的去面对这个世界。”幸运的是,在辽阔的草原音乐中,在故乡温暖的怀抱里,他找到了。
(完)
来源: 《中国新闻》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