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北京民间表演艺术,自然想到老北京的“天桥八怪”。“天桥八怪”指的是从清末至民国,活跃在老北京天桥地区进行民间艺术表演的八位著名民间艺人。自清初迁汉令之后,天桥地区逐渐形成了民间娱乐表演中心,这里活跃着各种行当的民间艺人,其中不乏拥有独门绝活者,被称为“天桥八怪”。据说,从清末到民国末期,一共出现过三代“天桥八怪”。
第一代“天桥八怪”有:
“穷不怕—朱绍文,相传是相声的鼻祖;
醋溺膏—相声演员,长于口技;
韩麻子—单口相声艺人;
盆秃子—秃头艺人,用筷子敲瓦盆伴奏;
田瘸子—练武至残者,表演杠上二指禅;
丑孙子—相声艺人扮怪样;
鼻嗡子—小曲艺人,鼻子吹竹管、腰间挂铁壶敲节奏;
常傻子—表演掌劈鹅卵石。”
第一代天桥八怪产生于清末,民国初年渐从视野消失,昙花一现。
第二代“天桥八怪”有:
“训练蛤蟆教书老头:其训练的蛤蟆和蚂蚁模仿课堂教学和军队操练;
老云里飞—表演滑稽戏;
花狗熊—与妻子表演民间小戏,因扮相似狗熊得名;
耍金钟者—绘制些比例失调画,透过金钟反射能看到正常图像;
傻王—表演碎石背磨盘等硬功,面相憨厚得名;
赵瘸子—早年习武残疾,表演杠子;
志真和尚—僧侣装扮表演硬气功;
程傻子—表演训狗熊和顶碗等杂技。”
第二代“天桥八怪”大概出现在辛亥革命后的北洋政府时期。
第三代“天桥八怪”大概出现上世纪三十年代至四十年代,包括:
“云里飞—属老云里飞长子,承父业表演滑稽戏;
大金牙—拉洋片艺人;
焦德海—相声艺人;
大兵黄—曾是张勋的兵,以骂街形式招揽生意;
沈三—摔跤艺人,全运会摔跤冠军,也曾斗败过俄罗斯大力士名震京城;
蹭油者—贩卖肥皂商贩,看到路人衣服上有油渍就主动上前用肥皂给人家洗净,推销肥皂;
拐子顶砖—残疾乞丐,行乞时头顶两米多高的一箩方砖跪在地上;
赛活驴—装扮毛驴的民间艺人,其表演神似活驴而出名。”
说完“天桥八怪”,我们再看看失传的老北京“子弟书”艺术。“子弟书”又名清音子弟书、子弟段儿、弦子书,是一种流传于京津和东北地区满族人口中的曲艺形式。多由一人表演用三弦伴奏,只唱不说,音调和缓、低沉、肃穆。
“子弟书”产生于清乾隆年间,清光绪年间逐渐衰落,在民国年间唱腔失传,至今仅仅有五百余篇唱本存世,中国北方曲艺“单弦、京韵大鼓、东北二人转”等民间表演曲种都深受“子弟书”的影响,这些曲种的一些经典唱段甚至是直接移植自“子弟书”唱本。
嘉庆末年,“子弟书”开始向普通百姓扩散,成为广受老北京百姓欢迎的一种曲艺形式,从最初满汉合壁转变为用汉语演唱,伴奏乐器也从八角鼓变为三弦,涌现出许多著名的“子弟书”民间艺人。譬如,石玉昆、缪东麟、爱新觉罗·奕赓、郭栋儿、安静亭等,成为老北京最为流行的曲艺形式之一。
同治年间,“子弟书”艺术发展达到了顶峰,著名艺人郭栋儿开创了曲风明快,唱词通俗的南城调,更进一步扩大了受众范围,此后许多盲人也因为演唱“子弟书”出色而名闻于市。
光绪年间,随着鼓书、单弦、快书等曲艺形式的兴旺,“子弟书”开始衰落,许多曲目逐渐失传,东西两调几乎绝响,南城调的许多曲目唱腔被单弦吸收;流传于东北的“子弟书”则融入二人转;而天津的“卫子弟”直到文革彻底失传。
老北京民间表演艺术丰富多样,种类众多,譬如,“中幡,拉洋片,皮影戏,木偶戏,京西太平鼓,京韵大鼓、舞狮舞龙、举刀拉弓、崩铁链、抖空竹、高跷秧歌”等民间特色表演艺术。在北京庙会上,还能领略到北京民间艺人的精彩表演。
总而言之,以北京民间工艺和民间表演艺术组成的北京民间艺术,是传统北京文化娱乐底蕴在社会文化中的集中体现,其系统反应了北京这座千年古都的文化多样性和艺术史脉略,体现出北京传统文化的包容性和浓郁民族地方特色。今天,进一步挖掘传承和保护北京民间艺术,是时代和历史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