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王母国(《山海经》西王母国在今云南嵩明)

第一个说“《山海经》西王母国在今云南嵩明”的人不是我,早在1700年前,晋代就有学者提出来了:

《山海经校注》有郭璞(276年-324年)云:“吕氏春秋曰:『南服寿麻,北怀阘耳。』”郝懿行云:“郭引吕氏春秋任数篇文也,南当为西,字之讹。寿麻,彼作寿靡。高诱注云:『西极之国,靡亦作麻。』今案麻、靡古字通。(汉书)地理志云:『益州郡收靡。』李奇云:『靡音麻,即升麻也。』”珂案:藏经本郭注南服寿麻南正作西。

西王母国(《山海经》西王母国在今云南嵩明)

汉代益州收靡县

1)寿麻

《山海经·大荒西经》记载:“有寿麻之国。南岳娶州山女,名曰女虔。女虔生季格,季格生寿麻。寿麻正立无景,疾呼无向。爰有大暑,不可以往。”

《山海经》里,寿麻是昆仑山范围里的一个方国。寿麻国的特征:正立无景,疾呼无向(正立无影、疾呼无声)。“正立无影”说明西王母国靠近北回归线,在中国西部的南方。

在《吕氏春秋》中有记载:“南服寿麻,北怀阘耳”,证明寿麻国应该是在南方的。所以,昆仑丘不在西北,而在西南。汉武帝让张骞到西北去找,方向错误。难怪汉武帝一辈子都找不到西王母国与昆仑丘。

2)升麻

云南嵩明与寻甸在古代是同一个县,汉属牧靡县,唐为升麻川,唐武德元年(618)置,属南宁州(曲靖)。汉代牧靡县治所在今云南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境。汉代嵩明与寻甸被称为牧靡,是因为此地为西南夷慕靡王朝的核心区;唐代嵩明与寻甸被称为升麻则因为嵩明药灵山的升麻名闻天下,为当时升麻中的极品。

升麻是一味中草药,其功效“发表透疹,清热解毒,升阳举陷。”《神农本草经》记载:升麻“主解百毒,辟温疾、障邪。”

西王母国(《山海经》西王母国在今云南嵩明)

中草药升麻

古代学者还把升麻理解为牧靡。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若水》:“﹝涂水﹞出建宁郡之牧靡南山。县、山并即草以立名。山在县东北乌句山南五百里。山生牧靡,可以解毒,百卉方盛,鸟多误食,乌喙口中毒,必急飞往牧靡山,啄牧靡以解毒也。”

西王母国(《山海经》西王母国在今云南嵩明)

解释一下:牧靡县治所设在寻甸,寻甸在嵩明北部,药灵山在嵩明及寻甸交界处。所以被称为“牧靡南山”。但又说“山在县东北”,让读者摸不着头脑。其实,药灵山在嵩明坝子东北。也说明,牧靡县治所在寻甸,但县的主体还是嵩明。

宋李石《续博物志》卷四:“牧靡县因草得名,生牧靡,可以解毒。”东汉置,治今云南省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北境。属益州郡。三国蜀汉作牧麻县。

曲靖(建宁)与晋宁(益州)都曾经是云南首府,嵩明就在曲靖与晋宁中间。晋宁作首府时,嵩明属于益州郡;曲靖作首府时,嵩明属于建宁郡。

东晋常璩《华阳国志·南中志》:“山出好升麻。”明李时珍《本草纲目》卷13:“其叶似麻,其性上升,故名。”该书并引陶弘景曰:“旧出宁州者第一。”魏晋南北朝时嵩明属于曲靖辖区,曲靖古称建宁,宁州即曲靖。嵩明,贞观八年(634)属郎州,开元五年(717)复属南宁州(今曲靖)。天宝后废。升麻产自嵩明药灵山。

西王母国(《山海经》西王母国在今云南嵩明)

云南嵩明小街镇药灵山

很多没有到过云南的内地人认为云南是暑热之地。北回归线横穿云南,云南是低纬度地区,夏天中午影子很短。但云南是高原,夏天比中原地区凉快。嵩明纬度25.3度,北回归线是太阳光线能够直射在地球上最北的界线,大约在北纬23°26′(一般称为23.5°)的地方。北回归线是一条重要纬线,其自西向东穿过我国云南、广西、广东、福建(海域)、台湾。嵩明也靠近北回归线,夏天中午太阳接近直射。说“爰有大暑,不可以往”的人肯定是没有到过嵩明的,嵩明在昆明郊区,四季如春,太阳虽然很辣,但与内地的夏天相比却并不太热。

寿麻“疾呼无声”,可能因为嵩明坝子比较开阔,风比较大,不像周边山区,呼叫后会有回声。药灵山一峰独高,在药灵山上向四方呼叫也是没有回声的。

云南昭通的六祖广场展览厅里有一副《彝族六祖分封迁徙示意图》,其中黄颜色区域是公认的六祖分支核心区。昆明东北部的嵩明、寻甸一带为六祖分支核心区的南区,古称寿靡(收靡),又称州靡、余靡。

西王母国(《山海经》西王母国在今云南嵩明)

云南昭通六祖文化广场的六祖分支图局部

我查了一下网络:寿靡,读音shòu mí,汉语词语,意思是极远的西方古国。古族名。又作州靡、余靡、寿麻。《吕氏春秋通诠·审分览·任数》:“西服寿靡”。高诱注:“寿靡,西极之国,靡亦作麻。”《山海经·大荒西经》有“寿麻之国”。战国时期,寿靡约在今云南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一带。(嵩明与寻甸古代是同一个县,寻甸在北,嵩明在南,坝区主要在嵩明)

《汉书·地理志》“收靡”下注:“靡音麻,即升麻,杀毒药所出也。”东汉至唐初,“收靡”县名先后改称“牧靡”、“牧麻”、“升麻”。

《晋书·地理志》“牧麻”案:“牧麻与牧靡、收靡,皆以形近而讹。”其中,收靡即寿靡、寿麻。迄今为止,古代文献中唯一能够对应《山海经》寿麻国的地方就是嵩明、小哨及寻甸一带。此地为汉代收靡县。

 

在一些彝文典籍中,升麻也按彝音记为“叟麻”。彝族在古代也有被汉人称为“叟”的记录,升麻也可以被看为叟地出产的麻。叟麻地名传到中原,被中原人记为“寿麻”、“收麻”。寿麻地名来源于云南嵩明县小街镇的药灵山,传说中的西王母也是管药的神仙

嵩明寻甸古代曾用名

牧靡

收靡

寿靡

州靡

余靡

叟麻举垓

牧麻

收麻

寿麻

周麻

 

升麻举垓

 

寿麻已经确定在嵩明及寻甸一带,那么,古代这里有什么国家可以对应西王母国?

3)靡莫之属

根据司马迁的《史记·西南夷列传》记载:

西南夷君长以什数,夜郎最大;其西靡莫之属以什数,滇最大;自滇以北君长以什数,邛都最大:此皆魋结,耕田,有邑聚。

上使王然于以越破及诛南夷兵威风喻滇王入朝。滇王者,其众数万人,其旁东北有劳洸、靡莫,皆同姓相扶,未肯听。劳洸、靡莫数侵犯使者吏卒。元封二年,天子发巴蜀兵击灭劳洸、靡莫,以兵临滇。滇王始首善,以故弗诛。滇王离难西南夷,举国降,请置吏入朝。於是以为益州郡,赐滇王王印,复长其民。

司马迁笔下,滇国虽是大国,却为小国“靡莫之属”,滇国的统治者来自于靡莫。靡莫乃是滇国的源头。靡莫(地母)的形象在古滇国文物上大量存在

西王母国(《山海经》西王母国在今云南嵩明)

古滇国青铜器上大量的女王形象

滇国存在的年代为战国、秦朝、汉朝,与《山海经》成书时间一致。

只可惜,考古学家都一致以为“西王母是西北地区的事物”,看到古滇国青铜器上大量的女王却不敢往西王母处想。所以,文史也是考古的指路灯。文史弄错了,考古的结论也会错误。

4)靡莫

在西南夷历史上,曾经存在一个慕靡王朝,时间约公元前1200年至公元前450年,跨度约750年,31代人。到笃慕时于滇东北进行六祖分支后结束。

慕靡在彝语里是“天地”的意思,因为这一时期为天君地王时代。嵩明及寻甸一带汉代就叫牧靡,是慕靡核心区。彝族六祖分支的记载里,布默二幼子,留在“实液”中心,布祖家前10代都在治理升麻举垓,管理嵩明及寻甸一带。布家继承举偶,居君位,说明六祖分支时,君王住在嵩明、寻甸一带。

夷人哲学里:父为天,母为地;天为白,地为黑。天君为男性,地王为女性。男女共同掌权,代表爷爷家及外公家双方一起享受王权。

彝族的乾父与坤母就是太极图中的黑白二半,中原的太极图来自于西南夷地区。

 

西王母国(《山海经》西王母国在今云南嵩明)

天父地母为太极

靡莫是彝语,意思就是地母、坤母、王母、女王、地王。彝文典籍里一般译为地王,地王为女性,今天的黑彝就是地王的后裔。

西王母国(《山海经》西王母国在今云南嵩明)

西南夷的天君与地王

彝语“靡”就是“地”的意思,“莫(嫫)”就是“母亲、妈妈”的意思。至今,云南人叫妈妈还是发音为“嫫”。中原记载里,黄帝有一妃叫“嫫母”,传说为鬼方人。鬼方的位置,有的说在西北,也有研究者说在贵州。以前听一位浙江诸暨(西施故里)的同事说,他们乡下叫妈妈也是发音为“嫫”。嫫这个发音在古代可能在中国南方广泛存在。

西王母国(《山海经》西王母国在今云南嵩明)

彝语靡莫就是地王

(上表摘自《洛尼白昆仑丘》)

彝族记载的靡莫就是地母、女王,嵩明为汉代靡莫故地,也就是女王管理的地方。秦国从四川宜宾修五尺道达到云南曲靖,经过嵩明来到滇池流域,就是《吕氏春秋》里记载的“南服寿麻”。

西王母国(《山海经》西王母国在今云南嵩明)

秦修五尺道南服寿麻

5)嵩明与30多条关于西王母的地理历史特征相符

根据《洛尼白昆仑丘》及其它文献的记载,与西王母、昆仑丘相关的地理历史特征约为以下34条:

v 西海之南

v 流沙之滨

v 赤水之后

v 黑水之前

v 山形圆浑,山色黑

v 河之源

v 有神人面虎身,有文有尾,皆白处之

v 其下有弱水之渊环之

v 其外有炎火之山,投物辄然

v 有人戴胜,虎齿,(有豹尾,)穴处

v (有人戴胜,虎齿,)有豹尾,(穴处)

v 寿麻

v 昆仑与可乐(廓落)

v 北有雪山

v 壑山

v 海山

v 沃(民)之国

v 凤鸟之卵是食

v 有三泽水,名曰三淖(nào),昆吾之所食也

v 有人衣青,以袂蔽面,名曰女丑之尸

v (穷山)不寿者乃八百岁

v 有女子之国

v 山川多为南北走向

v 流沙出钟山,西行又南行昆仑之虚

v 昆仑南渊深三百仞

v 后羿大战凿齿

v 白民之国

v 开明兽身大类虎

v 昆仑之丘

v 罗罗

v 帝之下都其神状虎身

v 西王母身后有龙有虎

v 西王母与药有关

v 滇国青铜器王母像与《山海经》同为周秦汉时代

v 西王母山也是一座蜀山(独山)

以上34条均可以在嵩明及其周边找到,这还不算西王母国吗?

中国其它地方可以满足西王母及昆仑丘条件的都在10条以内,不能与嵩明、寻甸一带相比。

后期我会撰文将这34条进行介绍。

(欢迎转载,请注明出处)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