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
(作者:冯少华)
天人合一,出自现存最早的中医学奠基之作《黄帝内经》。指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相处。是道家庄子提出来的哲学思想,是中国古代处理自然界和精神界关系所持的基本态度。道家认为:天是自然,人是自然的一部分。由此,庄子说:有人,天也;有天,亦天也。其特征是:人服从自然规律,人性即天道;道德原则与自然规律一致,人生理想就是天人谐调。从古人的维度来看,自然过程、历史过程、人生过程、思维过程,在本质上是同一的。这贯穿了天人合一观念源起与演变的基本过程,贯穿于古代的哲学、科学和艺术之中。
天人合一,是强调个体身心、人与自然等和谐的和合文化之体现,是整体哲学精神的表现形式。道家认为:人与自然是一个和谐的整体,其最先表达这一思想。《道德经·二十五章》言: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认为宇宙间有四大,人居其一,人以地为法则,地以天为法则,天以道为法则,从一个侧面确立了人与天的相互关联。庄子提倡了与天为一的思想。《庄子·达生》云:弃事则形不劳,遗生则精不亏,夫形全精复,与天为一。抛弃世事,忘怀生命,形体健全,精神饱满,达到与天合为一体的自然无为境界。
天人合一,强调了天人共存的辩证立场,以宽容、博大的人道主义精神,张扬着丰富的天道与人间和谐融洽的观念。儒家提出了顺应自然的与天地合德的思想。《周易·文言》云: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时,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凶吉,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春秋繁露·阴阳义》言:天亦有喜怒之气,哀乐之心与人相副。以类合之,天人一也。在宋代理学中,天人合一的思想更趋成熟、精致、完善。张载直接提出天人合一的命题。《正蒙·诚明》云:儒者因明致诚,因诚致明,故天人合一,致学可以成圣。
天人合一,在中医经典著作《黄帝内经》里,亦提出天人相应的命题。其强调人与天地相应,与四时相副,与天地如一。天人同构,人体的小宇宙与天地的大宇宙相对应。其中:人天同构,是天人合一观的最粗浅的层次;人天同象与同类,则是中医取象比类思想的具体体现;人天同数,是人与天气运数理的相应。这是将生命过程及其运动方式,与自然规律进行类比,是以自然法则为基质,以人事法则为归宿的系统理论。《黄帝内经》明确天、地、人系统中,人与天相通的总原则是:同气相求,同类相应。顺则为利,逆则为害。
天人合一。《黄帝内经》所指的人天同构,是把人体形态结构与天地万物一一对应起来,认为人的身体结构体现了天地结构,强调了人的存在与自然存在的统一性。人天同类,天人与古今连在一起,是自然哲学与历史哲学的混合。人天同象,通过已知的自然现象,推知隐藏的内藏功能。借助对天动地静的认识,以象天动的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为腑,主泻而不藏;以象地静的心、肝、脾、肺、肾为藏,主藏而不泻。人天同数,生命运动与自然现象相同,从取象比类可知气运数理,是时间周期性和空间秩序性的有机结合。
天人合一,是道家修行的一种状态和方法,是描述事物矛盾变化,以及反应进程与指向的观察工具、思维模式。现代物理学已体会到其思维模式的可贵性。天人合一,体现了人与自然的辩证统一关系、人类与天共存的生生不息、中华民族的世界观价值观的全面性和自新性三个特征。《素问·气交变大论》曰:善言天者,必应于人。善言古者,必验于今。善言气者,必彰于物。善言应者,因天地之化。善言化言变者,通神明之理。天人合一的思想,深刻浸渍了中国古代审美境界论,使得古人特别强调人生境界与审美境界的合一。
天人本是合一的。但由于制定了各种典章制度、道德规范,使人丧失了原来的自然本性,变得与自然不协调。人类修行的目的,便是打碎这些加于人身的藩篱,将人性解放出来,重新复归于自然,达到一种万物与我为一的精神境界。天,无时无刻不在包围着人,但是由于自己没有打开,就感觉不到天与自己是合一的。只有当自己真正打开了,才能体会到与天合一。所以说要打开自己,与整体保持一致,与整体合一,就必须进行自我修行。人要进行自我修行,就要逐一经过修身养性、中庸之道、阴阳平衡、天人合一这四个步骤。
天人合一。只要是想提升自己的境界,就需要修身养性。当修身养性基础打牢了,就是行中庸之道;中庸之道就是圆融,当行到圆融时,就无碍了;无碍之后,才能阴阳平衡;阴阳平衡之后,自己的力量才形成了一个整体;自己的力量成为整体之后,就不再动了;不动之后,自己的念头就没有了。这个不动,不是绝对的静止,而是一种平衡的动态,即平衡地打开自己,与万物融为一体。最后,才是人天合一。虽然所用的语言文字不同,但真理实相是相同的,只有一个。不管有多少种法门,变化多少花样,都脱不了这四个层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