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本禹(戚本禹往事:4000字浓缩他的人生,从笔杆子到阶下囚的历程)

引言

戚本禹,上世纪六十年代显赫一时的人物,他身上有着很多标签:《红旗》杂志社历史组组长、《红旗》杂志社副总编辑、秘书局副局长、办公厅代主任。

以上是他人生高光时刻的标签,而他,还有着另外一个标签:编号“6822”。

“6822”代表着,他是1968年第22个进到秦城监狱的人。

戚本禹(戚本禹往事:4000字浓缩他的人生,从笔杆子到阶下囚的历程)

平凡

1931年,戚本禹出生于上海,他的祖籍是山东威海。

戚本禹的小学和高中都是在上海度过,早年间就读于上海的南洋模范中学。

1949年的时候,他被选派去到北京的劳动大学进修。

1950年毕业,戚本禹进入秘书室,开启了自己见习秘书的工作。这一年,他19岁。

这个由田家英牵头负责的秘书室,和办公厅一样,是一个重要的机构。

但是,秘书室和办公厅的具体职能又不同,两个单位是平行的机构,所负责的具体职责也不尽相同。

简单的说来,办公厅所负责的主要是来自整理、归纳各级机关呈送上来的文件;而秘书室的工作,主要是负责整理归纳来自民间的一些信息。

这收集、整理、归纳民间的信息,当然并不是到处去收集小道消息,而是主要从各地的新闻报刊上做摘要。

在秘书室工作期间,戚本禹的文笔和才华被田家英看中,就把他调到了自己身边工作,一开始是负责帮田家英处理一些日常的文件和信函。

戚本禹(戚本禹往事:4000字浓缩他的人生,从笔杆子到阶下囚的历程)

从1951年开始,田家英让戚本禹协助自己,做一些编辑伟人著作的工作。

六十年代初的时候,已经在秘书室待了十个年头的戚本禹,被提拔为一科的科长。

1962年,戚本禹离开秘书室,被调到《群众反映》担任主编,这一年,他31岁。

也正是在《群众反映》担任主编的时候,戚本禹写下了两篇文章,这个笔杆子,终于完成了“以文章显达天下”的夙愿。

成名

1963年,是戚本禹成名的一年,这一年,他32岁。

这一年,他执笔写下了一篇文章,名为《评李秀成自述——并同罗尔纲、梁岵庐、吕集义等先生商榷》。

文章发表之前,戚本禹就去到偏僻的乡村调研去了,身在信息不通畅的乡野,他并不知晓自己这篇文章,所激荡出了一层层涟漪。

罗尔纲、梁岵庐、吕集义三人都是当时出名的文人学者,在学术界颇有名望,而当时的戚本禹还只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

在戚本禹的这篇文章发布之前,罗尔纲等史学家对于李秀成的评价都是比较正面的,针对他所写下的那篇万字“投降书”,普遍认为是一篇“伪降”。其目的有二,一是委曲求全,保存实力;二是希望劝动曾国藩。

但是,戚本禹于文章中直接提出相反的论调,他认为李秀成就是背叛了他的事业。

这是一篇学术文章,但是不同于其他人,戚本禹的学术文章里面,会引用一些诗词来强化感染力和表达力。这些诗词加进去后,并不显得突兀,反倒是恰到好处的彰显了一种无形的张力,使人读起来不仅有感染力,还有着一份魄力暗含在里面。

当然,“文笔上好”和“观点新颖”这两点只是能一炮而红的因素,戚本禹想要的不仅仅只是出名,他其实想要的还是职位上的升迁。

戚本禹(戚本禹往事:4000字浓缩他的人生,从笔杆子到阶下囚的历程)

阎长贵,是关锋的关门弟子,和戚本禹来往也颇深,他曾说戚本禹这个人的官瘾很大。这个评价在我看来,倒是比较客观和准确的,正因为官瘾很大,戚本禹才不满足于秘书室的一个小科长、一个内部刊物的主编。

戚本禹的文章有着一个很明显的特征,就是“以古喻今”,他写李秀成并不只是简单的阐述“变节行为”,而是“借古喻今”。

他这个“喻今”,指的就是当年中苏交恶,提笔棒打的就是赫鲁晓夫那群人。

1950年,中苏之间处于蜜月期,而到了1958年底,随着赫鲁晓夫一系列的霸道行为,中苏之间的关系降到了冰点。

戚本禹的那篇成名之作里,有这么一句话:

“你们倾伏尔加河之水,也难以洗刷背叛之耻辱”。

他这所说的“背叛”,指的是赫鲁晓夫1956年对斯大林的全盘否定,以及后续在苏联国内进行的“去斯大林化”。

戚本禹有着相当的智慧,下笔之前他就知道为何要评击李秀成,他的目标并不是单纯评击李秀成的变节行为,在他靶子的红心部位,是要棒打苏联那帮人。

这顺应了当时的时代背景,也正得益于这篇文章,“戚本禹”这个名字才浮了上来。

当戚本禹从小山村出来的时候,他才知道自己的这篇文章,犹如在平静的湖面丢下了一颗石子,激起了一层层的涟漪。

他的文章发表后,不仅在学术界引起了很大的争议,而且由学术界逐渐蔓延到了社会上。

当时,一些学校的墙上本来还挂着李秀成的画像,也因此取了下来;更有甚者,一些支持戚本禹观点的中小学教师,要求将李秀成移出课本。

当然,总的统计下来,反对的声音还是占上风,尤其是来自学术界的反对声音,更是一浪高过一浪。

戚本禹(戚本禹往事:4000字浓缩他的人生,从笔杆子到阶下囚的历程)

起初,戚本禹的日子并不好过,并且在学术文化界这个圈子,对他的论调是很反对的。戚本禹也因此,有相当一段日子是过得比较难的。

不过,伟人看到他的文章后,是很赞许的。有了伟人的肯定,戚本禹这才算是翻了身,度过了可以说是被千夫所指的日子。

随后,他又写了一篇评击李秀成的文章,由此,戚本禹的声望再次显扬天下。

在戚本禹文扬天下的时候,阎长贵还只是中国人大哲学系的一个普通学子。

阎长贵回忆,他们这些青年学子也是从这个时候开始,才知晓“戚本禹”这个名字,拜读过他的大作后,即使是不赞同其观点的人,也会被其文笔所折服。

进阶

戚本禹无疑是聪明的,其他不论,仅从仕途智慧而言,他是聪慧的。

他很明白自己想要什么,他精通历史,文思又很敏捷,最主要是懂得揣测上意,他用自己手中的笔杆子,为自己铺开了仕途的进阶之路。

只是,他或许也想不到,自己终究会是“成也文章,败也文章”。

1963年,32岁的戚本禹犹如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很多单位都注意到了他,最后还是红旗杂志社总编辑的陈伯达抢先一步,把他调进了红旗杂志社。

进入红旗杂志社,戚本禹可以说是鱼跃龙门,完成了一次华丽的转身。

他在杂志社内,担任历史组的组长,这个职务是相当重要的;这《红旗》杂志是由伟人倡导主办的,他对《红旗》这本杂志十分的看重,说是心头上的肉也不为过。

而历史,亦是伟人历来所深入的领域,在《红旗》杂志里担任历史组的组长,足见这个职务的重要性。

坐在这么一个位置的戚本禹,其前途自然是不可限量的。

1966年的5月23日,田家英去世,戚本禹取而代之,成为秘书室主任,办公厅副主任。此时的他,已然成为炙手可热,位列中枢机要人物之列。

他的身份,也从最初的秘书十六级干部,一跃成为中央首长。

1966年,35岁的戚本禹走上了仕途的高光时刻。但是,他却想不到,自己人生的高光时刻就是昙花一现,屈指一算,不过一年出头的光景。

戚本禹(戚本禹往事:4000字浓缩他的人生,从笔杆子到阶下囚的历程)

从1966年5月,他取代田家英那一刻开始,戚本禹就开始抛头露面。截止到1967年的12月,这短短的一年多时间内,戚本禹对外公开发表讲话的次数多达120多次。

因为他本人身材高大,一米八左右的大高个,再加上讲话的时候声音洪亮,因此,也得了一个“戚大帅”的名号。

1967年8月26日,晚上,戚本禹亲自把关锋、王力二人送到钓鱼台2号楼,“王、关”二人由此被羁押了。

六十年代,王力、关锋、戚本禹这三个名字是捆绑在一起的,三人被统称为“王关戚”,可以说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存在。

王力和关锋的失势,是因为炮制了一篇篇文章,作为他人的马前卒,想染指军队。

本文来自今日头条“贱议你读史”原创,其他平台和作者均为抄袭搬运

真到出事了,别人滑脚推卸责任,王力、关锋也就倒霉了。

虽说戚本禹并没有怎么参与其中,但是,一来作为“王关戚”中的一员,另外两个人失势了,他也是脱离不了这种捆绑影响的;二来在六十年代,戚本禹也确实做出了一些出格的行为。

戚本禹(戚本禹往事:4000字浓缩他的人生,从笔杆子到阶下囚的历程)

因此,王力和关锋被羁押后,戚本禹也处于内外交困当中。

就连陈伯达也曾在《红旗》杂志编辑部里面透露过一些风声:

“在《红旗》杂志,除了我之外,在揭发王力、关锋的问题时,所有的人都可以揭!”

这话说得也是不明而喻了,就差直接点名让你们去揭发戚本禹了。

自打王力和关锋失势以后,戚本禹的失势,也只是一个时间问题了。

戚本禹在达到权力高峰的时候,又疾速坠落,恰如一颗彗星,在天空中留下了一抹亮光。

要是具体的说来,戚本禹被抓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1967年7月20号在武汉发生的一系列事情。这些都是有据可查的,也不是什么秘密了,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自行查询,我再此就不过多赘述了。

1968年1月14日,戚本禹也被要求请假检讨,随后就被直接送进了秦城,他在里面的编号是“6822”。

晚年

1980年7月14日他被依法逮捕,准确地说,是补办了逮捕手续。

所以,有些文章里会说他是1980年7月14日被正式逮捕的,这其实是一个误导了。

1983年11月2号,戚本禹被判处有期徒刑18年,他的刑期从1968年1月被羁押的那一天开始算起,按照羁押一日抵刑期一天来计算。

1986年,戚本禹出狱后,回到了上海,给他安排的工作是在上海图书馆的收藏部,当一名普通的图书管理员。

有意思的是,戚本禹当年在上海的时候,曾在同样的地方同样的岗位上工作过。这兜兜转转几十年,又回到了原点,这人生的编剧还真是挺有意思。

戚本禹出狱后和妻子邱英,以及小儿子一家住在一起,也算是其乐融融,安享晚年了。

戚本禹(戚本禹往事:4000字浓缩他的人生,从笔杆子到阶下囚的历程)

在图书馆工作到了九十年代初,戚本禹从岗位上退休了下来,开启了自己的退休生活。

作为一个笔杆子,他晚年大多数的时间都是在写书,他晚年出版的著作,大多署名“戚文”。还有另外一个不常用的笔名,叫“司马琪”。

2008年的时候,戚本禹和友人一起,再次登上了天安门城楼。

1968年的国庆,戚本禹在一片风雨飘摇的处境当中,登上了这里;时隔多年再次故地重游,身份和心境也不一样了。

2016年2月24日,戚本禹在香港的港大深圳医院,被确诊为胃癌,同年的3月2日,他转到了深圳医院接受后续治疗;随后不久,再次转到了故土上海。

2016年4月20日,清晨7:58分,戚本禹于上海病逝。

四天后,4月24日,这一天是周日,上午9:30分,他的追悼会在上海的龙华殡仪馆二层银河厅举行。

戚本禹走完了他这,或好,或坏,充满争议的一生。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