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 zj史海拾贝 的回答
二战中的世界名将,我只推崇中国的将帅,他们是:
①朱德元帅,八路军总指挥,人民解放军总司令。
②彭德怀元帅,八路军副总指挥。经典战役:百团大战。
③林彪元帅,八路军115师师长。经典战役:平型关大捷。
④刘伯承元帅,八路军129师师长。经典战役:夜袭阳明堡机场等。
⑤贺龙元帅,八路军120师师长。
⑥聂荣臻元帅,八路军115师副师长。经典战役:平型关大捷。
⑦徐向前元帅,八路军129师副师长。
⑧粟裕大将,新四军第一师师长(后兼政治委员)。
⑨陈赓大将,八路军129师386旅旅长。
⑩ 杨成武上将,八路军第115师独立团团长,独立第一师师长兼政治委员,晋察冀军区一分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率部参加平型关战斗和百团大战。指挥了著名的黄土岭战斗,击毙日本军“蒙疆驻屯军”最高司令官阿部规秀中将。
用户 深度工场 的回答
有网友问二战10大名将是谁?那么朱可夫、曼施坦因、巴顿、麦克阿瑟、邓尼茨和麦克阿瑟、尼米兹等这些人肯定都是二战的著名名将。
冈村宁次
但是我们想说,冈村宁次在二战也确实是一个很厉害的人物,虽然他是一个侵略者,但确实看过抗战史以后发现这个人确实非常厉害。
冈村宁次其实是一个没落武士家庭出身的早产儿,早期的长城抗战和128上海抗战最后谈判其实都是他主持的,32年担任关东军副参谋长,镇压了当时风起云涌的30万东北义勇军,颁布了所谓的治安警察法,暂行惩治盗匪法。
冈村宁次签署投降协议
1938年,其担任日军第11军军长作为日军主力,在武汉击败了我国主力部队。随后1939年在南昌,首次使用闪电战战术,在狭窄正面使用重兵集团突破,以战机掩护在130辆坦克快速突进,击败了罗卓英率领的20万守军。
冈村宁次又制定了《江南作战指导大纲》,将嫡系部队列为日军的打击重点。到1941年,其担任所谓的华北方面军司令,随后就发动了残酷的五一大扫荡,以几万日军对40多个县的5个军分区进行全面扫荡,八路军总兵力由40万减至30万。
南京受降仪式,小林浅三郎代表冈村宁次向何应钦递交投降书
太行山上的前方总部被日军特种部队突袭,参谋长左权战死。至1942年年底,抗日根据地面积缩小,人口由1亿降到5000万以下,抗战八路军几乎一半的损失都是发生在41-42年这个时期。
随后,冈村宁次在44年指挥了豫湘桂会战,在河南其针对汤恩伯非常喜欢集中兵力突击日军一个侧翼的习惯。在战斗刚刚爆发的时候,突然以1个坦克师团突袭汤恩伯军团后方。
日军签降代表中国派遗军总司令冈村宁次等人垂头丧气走出会场
随后不去理防御严密的中国军队预定战场洛阳,而是快速追击后撤当中的中国军队主力,在行进过程当中给予各个击破,造成河南战场很快失败。在随后要不是横山勇为了强攻去占领广西柳州,其在广西、贵州一带合围我国主力的计划就已经完成了。
到1945年,冈村宁次被认为了所谓的中国派遣军司令,集中兵力准备在山东和江苏迎战美军的登陆,一直到1945年8月日本宣布战败投降为止。
用户 度度狼gg 的回答
我个人觉着吧,既然题目设定为二战时期,那么再把我军若干名将算进名单里去,已经未必是赞美而是有意嘲讽了,因为在日本投降之前,八路军和新四军都不具备跟敌人进行大兵团作战的实力和能力,还不能产生世界闻名的战将。淮海战役、辽沈战役和抗美援朝虽然打得非常出色,可那毕竟是1945年以后发生的战争,跟第二次世界大战无关。
(蒙哥马利)
因此讨论这个问题,还得去二战时期几个主要军事强国的军队中落实名单,并且“名将”这个词的定义还需要理性一些,所谓名将那必须是名声在外,却不代表军事指挥能力的真实排名,尤其是处在同一阵营不可能发生交手的情况下,更难判断孰高孰低。比如英国陆军元帅蒙哥马利,笔者对其战术水平和战役组织从不看好,但是你却必须把他列入名单之中,因为人家确实“有名”。
另外在讨论名将的过程中,就得抛开政治立场,德日法西斯军队能够在二战初期猖獗一时,显然军队的战斗力和高级军官的指挥能力是不容低估的,否则道理上说不通。所以去掉意大利军队这个打酱油的角色之外,德国和日本都应该有高级将领上榜,而在反法西斯同盟国中,其实只有美、英、苏三国的将领能够入选,毕竟军队体量和二战贡献在那摆着。
(古德里安)
1、“闪击英雄”古德里安。
德国陆军大将,把古德里安排在名单第一位,是因为他对战争的影响时间最早,1934年他就已经组建了德军第一批装甲师,同时倡导和完善了关于“闪击战”的理论。在希特勒的支持下,使德军的坦克运用和战术思想遥遥领先于欧洲各国,进而在二战爆发后,使德军迅速打垮了波兰、法国,同时也重创了英国和苏联,古德里安则亲率装甲部队参与了上述作战行动,从第19装甲军长到第2装甲集群司令,战果堪称辉煌。
2、“闪电伯爵”曼施坦因。
德国陆军元帅,说起曼施坦因的战略眼光和参谋水平,当然以1940年实施的西欧战役《黄色计划》为标志,也就是加强版的“曼施坦因计划”。作为普鲁士军团官的传统军官代表,曼施坦因的职务从第56装甲军长、第11集团军总司令、顿和集团军群总司令再到南方集团军群总司令,成为德军在东线战场的主力战将,并且也给苏军造成了巨大损失,大家比较熟悉,不浪费笔墨。
(曼施坦因)
3、“沙漠之狐”隆美尔。
德国陆军元帅,希特勒大本营警卫营长出身,西欧战役时不过才是个第7装甲师师长,但是调任北非给了他扬名立万的机会。从1941年到1942年的晚些时候,隆美尔以区区三到四个师的德军辅以意大利军队,给数量优势的北非英军以重创,差一点让德国坦克冲进开罗,确实是个战术大师。两年半的时间里,隆美尔的军衔从中将升到了陆军元帅,1944年元旦转任大西洋防线的主力部队“B集团军群总司令”,这也是他最高的军职。
4、“防守大师”莫德尔。
德国陆军元帅,这也是一个成名较晚的德军将领,苏德战争爆发时仅仅还是个第3装甲师师长,但是其卓越的防御能力和善于搜罗和运用预备队的水准,使其在德军转入战略防御期后作用非常突出。1944年莫德尔封帅,他率部在东西两线的拼命顽抗,极大消耗了苏军和盟军的兵力,也拖延了法西斯德国灭亡的时间,从纯军事角度来看,确实是一个优秀的战术人才。
(朱可夫)
5、“猎狐手”蒙哥马利。
英国陆军元帅,把古怪的“蒙蒂”列为第五名,那是因为英国参战较早,并且蒙哥马利的成名之战,以及被英军高层所注意到的战场表现,其实是早在敦刻尔克大撤退期间,时任英军第3师师长的蒙哥马利没有惊慌失措,一边抵抗德军推进一边有序撤退,成为英国远征军当中的佼佼者。然后一路升迁,从第5军军长、第12军军长到军区司令,一直到出任北非英军第八集团军司令,并终于在阿拉曼终结了隆美尔的不败神话。
6、“胜利之神”朱可夫。
苏联元帅,成名于跟日本人交手的1939年诺门坎战役,从此受到斯大林的重视而平步青云,从基辅特别军区司令员一路升为最高统帅部副统帅,成为苏德战争中的“救火队员”。他指挥的莫斯科保卫战和斯大林格勒会战,都是以先死守再反攻的战法,扭转了苏军几乎崩溃的战线,成为苏德战场的关键节点,因此他是苏联卫国战争中的主要功臣之一,也可以称为二战苏军的代表性人物。
(科涅夫)
7、“进攻之王”科涅夫。
苏联元帅,科涅夫在苏德战争爆发时运气并不太好,差点因为西方面军的崩溃而被枪决,但是终于保住了一条命。在随后的战争中证明大兵团指挥能力并不弱,因此兵权日重,尤其是他出身炮兵且擅长在战役发起之前组织猛烈的火力压制,在苏军转入大反攻后连续有上佳表现,被誉为“进攻之王”。他和朱可夫、罗科索夫斯基并称为“苏联陆军三驾马车”,考虑到名额和名气的问题,罗科索夫斯基暂时未能上榜。
8、“盟军统帅”艾森豪威尔。
美国陆军五星上将,艾森豪威尔倒是属于大器晚成的将军,几年时间从一名陆军中校窜升为五星上将,一方面是陆军总参谋长马歇尔的鼎力提携,另一方面也确有过人之初。他非常善于协调各方面关系以及把握美英两国军队的合作方式,某种意义上,他其实是马歇尔在欧洲前线的化身和代言人,作为欧洲盟军最高统帅成功领导实施了诺曼底登陆战役,虽然他作为政治家的能力恐怕要高于军事家的角色,但是对二战胜利的贡献和在盟军中的知名度,那还是无与伦比的。
9、“血胆将军”巴顿。
美国陆军四星上将,他组建和训练了二战美军的第一个装甲师,是美军为数不多的坦克运用高手,脾气暴躁但作风硬朗。无论是西西里、诺曼底、阿登还是渡过莱茵河杀入德国本土,美军的胜利大多依靠强大的空地火力、巨大的后勤能力和精良的武器装备,高级将领的指挥能力普遍一般。而巴顿则是其中的另类,对于战场的敏感程度和战机的把握,还是相当可以的,若非性格因素,他本来可以有更高的军职,所以美军也是大肆吹嘘,名气很大。
(艾森豪威尔)
10、“军国赌徒”山本五十六。
日本海军元帅(追晋),二战时期日本陆军虽然在国内高层占据主导地位,但是陆军真心没有遇到什么像样的对手,无非是欺负欺负亚洲的各农业国罢了。但是在太平洋战场上,海军毕竟起着决定性作用,并且还能跟美国海军掰掰手腕,这才是山本五十六上榜的理由,因为陆军在太平洋上基本就是靠玉碎和剖腹跟美国人玩命,没有什么战略战术可言。反倒是山本敢于突袭夏威夷,让日本海军在太平洋上猖狂了一年多,算是有点本事。
汇总下来,在个人心目中的二战十大名将中,比例分配是德国四位、苏联二位、美国二位、英国和日本各一位,其实还是有些讲究的,这个比例基本反映了几个主要军事强国的军队水平和整体素质。比如德国是被美英苏共同打垮的,而日本干脆顶不住美国一家在太平洋上的高歌猛进,说明德军的整体素质确实不低,能够在十大名将中占据四席,还是比较合理的,
(山本五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