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火器那么厉害,为什么郑成功部队的装备却不如荷兰人?

用户 麻花的故事 的回答

明朝跨度近3个世纪,明初神机营的火器领先世界,不代表300年后还能领先世界。

准确说宣宗之后,随着土地兼并、贪腐等问题加剧,大明朝廷已经没能力加大对火器研发的投入了,至于其他武器装备,那就更别说了,连最基本的保养都做不到,以至于东南倭乱时各卫所士卒使用生锈武器抗倭,这也是为什么卫所兵挡不住倭寇的原因之一。

至于造船业,比研发火器更费钱,大明除了永乐一朝重视海洋外,就算像隆庆、万历这些不实行海禁的皇帝也压根不在乎大海,所以造船这种费力不讨好的事情他们当然不愿意投钱。

明朝火器那么厉害,为什么郑成功部队的装备却不如荷兰人?

 

PS:或许不是隆庆、万历这些皇帝不在乎大海,而是掌握着海洋贸易的士大夫们不愿意让皇帝重视,毕竟皇帝要是知道了这门生意的暴力,就没他们什么事了。

所以一直到明末,实际上大明都还在吃老本,火器比起明初有所进步,但不大,至于船只,还是以内河航行的平底沙船为主,远洋的大福船我没找到数据,但数量极有可能还不及永乐时期。

反观欧洲人,自打进入大航海时代后,越发意识到谁家船大谁家船快就越能抢到更多地盘,于是造船业得到了快速发展。

而当新发现的地盘都插满了花花绿绿的旗帜后,战争就无法避免了,于是欧洲人又开始鼓捣武器,这时就是谁家火器口径大、射程远、精度高,谁就能抢到更多的地盘,所以火器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不管是造船业还是火器,大明其实在中后期就已经落后于世界了。

而郑成功击败荷兰人收复台湾实际上是一场以小船且劣势装备击败大船且优良装备的战争。

明朝火器那么厉害,为什么郑成功部队的装备却不如荷兰人?

 

这里值得一提的是,郑成功所部不管是火器还是战舰均落后于荷兰,但却要强于当时的大明朝廷。

准确的说当时的大明朝廷已经拿不出什么像样的部队的,郑成功所部其实原本只是郑家远洋贸易的护卫队,是私军。

讽刺的是早些时候郑芝龙(郑成功老爹)在民间组建的海上护卫力量一度被大明朝廷视为海盗,非法组织。

崇祯继位后,郑芝龙瞅准机会归附朝廷。背靠大树好乘凉,在民间本就颇有名望的郑芝龙更是光明正大壮大了自家的私人武装。

不仅如此,由于郑芝龙打小就在海外漂泊,见识过西洋的船舰利炮,所以得势后在东南沿海修建了许多造船厂,为大明甚至后来的大清建造了许多大船。

PS:要知道当时的欧洲人已经开始觊觎中国的土地了也没敢轻易涉险,要是没有当年郑芝龙和郑成功留下的这些大船,以大清对海洋的态度,估计不用等工业革命,欧洲人的大帆船可能早就驶入长江了。

明朝火器那么厉害,为什么郑成功部队的装备却不如荷兰人?

 

说回来,朱由检吊死煤山后跟着南京的朱由菘也被俘了,福建的唐王朱聿键见势赶紧拉拢了郑芝龙,但当时的大势已经不在大明这边了,而且郑芝龙所部善水战,陆战虽然也有一定战斗力,但也做不到力挽狂澜,所以没多久大明就亡了。

而郑芝龙这个前朝的官又不愿意降清,那么就只有一条路可以走了,那就是收复台湾。

这里提一嘴,也是提前防杠。

郑成功收复台湾确实振奋人心,民族英雄毋庸置疑。

但我们读历史就要用辩证的眼光去读。

当时郑成功收复台湾时面对是荷兰东印度公司,而非荷兰海军,若遇到的是荷兰海军,估计郑成功够呛。

至于原因,我们接着看。

荷兰东印度公司的性质其实和郑成功他们家很像,就是有官家背景的大海商,但不同的是郑成功一家因为业务范围没那么远,所以不管是精锐还是海战经验丰富的将领都集中在东南沿海。

反观荷兰东印度公司,本身是以商业活动(殖民统治)为主,武力只是辅助,大部分时候是用不到武力的,加之业务范围遍布全球,所以当时在台湾部署的武装力量并不算强大,甚至很多士兵是没上过战场的,将领也没啥经验。

这是郑成功收复台湾的背景,这一点我们得正视。

明朝火器那么厉害,为什么郑成功部队的装备却不如荷兰人?

 

而且就算在这种情况下,郑成功对收复台湾之战依旧非常重视,最后采取了以己之长攻敌之短的策略,利用己方小船数量和速度的优势迅速接近荷兰东印度公司的大船,采用接舷白刃战的方式来避免与对方强大火器接触。

可饶是如此,郑成功收复台湾依旧打得惨烈。

这里有一组当时郑成功舰队与荷兰东印度公司舰队的数据。

郑成功的舰队主要由大熕船、水艍船、犁缯船、沙船、乌龙船、铳船、快哨等8种舰船组成,其中又以大熕船和水艍船为旗舰,这两种战舰本就是仿照明军的福船以及西洋的甲板船建造的,所以战斗力很强,排水量也足够大。

具体数据为阔2寻 (八尺为寻,2寻约5.3米),高八九寻 (约21~24米),吃水1丈2尺(约4米),船上施楼橹,以铁叶包裹,外挂革帘。中凿风门,以施炮弩,其旁设一水轮,踏轮前进,不惧风浪,各能容兵500名。

但由于成本和工艺等问题,这两种战舰的数量一直不多,所以郑成功舰队的主力战舰一般是犁缯船、沙船这类,这类战船均能容下100名士卒左右,船上也都能安装火炮,航行性能和战斗性能也比较突出。

明朝火器那么厉害,为什么郑成功部队的装备却不如荷兰人?

 

反观荷兰东印度公司,17世纪的荷兰本就是海上霸主,造船业非常发达,仅1615年一年,荷兰(包括其殖民地)的船只产量就超过了1000艘。

而驻台的战舰一般都是在亚洲生产的夹板船,这种船规格一般为30丈长,6丈高,甲板厚2尺有余。

除此之外,动力系统和火力布置也非常可观,甲板上树有五根桅杆,有三层楼高,帆樯可八面受风,船速较快,不惧逆风。舰船两侧设有许多小窗,可放置小铜炮,甲板上安放2丈长(约6.7米)的巨炮,每船置各种炮20~30门。

从战舰方面可以发现,郑成功的舰队和荷兰殖民者的舰队比起来其实并不差多少,主要的差距是在巨舰的数量以及火炮的上舰情况,这个我后面会说。

明朝火器那么厉害,为什么郑成功部队的装备却不如荷兰人?

 

至于火器方面,大明由于早就将火器运用到了战争中,深知火器的威力,所以就算研发投入比较少,但3个世纪的积累,加之对西洋火器的仿制,其实和欧洲的差距还不是很大。

荷兰殖民者有的火器,郑成功也有。

比如荷兰殖民者长2丈的巨炮,这种巨炮威力巨大,已经能对船体结构造成较大损伤了。而郑成功方面同样有龙熕,龙熕又称灵熕、满清称其为铜龙火炮。

这种火炮长3.3米,虽然不及荷兰殖民者的巨炮,但也不可小觑,24斤的容弹量, 2500米的射程同样能对荷兰殖民者的巨舰造成威胁了。

明朝火器那么厉害,为什么郑成功部队的装备却不如荷兰人?

 

那么问题来了,火炮的差距不大,为何郑成功与荷兰殖民者的每次海战都要派出十数倍于敌人的战舰数量?

以爆发于1661年的台江海战为例,郑成功共出动60艘舰船各类战舰,而荷兰东印度公司参战的仅有4艘舰船,其中还有一艘并未加入战斗,参战比达到了15:1。

其实不止台江海战,郑成功与荷兰殖民者的海战几乎都是这般。

答案是,海战战术理念与巨舰数量的问题。

巨舰数量很好理解,毕竟能承载这种巨炮的战舰必然是那种吃水很深的,不然十数门巨炮一轮齐射战舰可能就侧翻了。

上面说过,郑家虽然当时在东南有许多造船厂,甚至在暹罗都有造船厂,但问题是当时的大明已经丢了大半壁江山了,能用于造船的干燥巨木越来越少,巨舰数量自然也就上不去。

好,巨舰的数量是一个原因,但其实主要还是海战理念的问题。

明朝火器那么厉害,为什么郑成功部队的装备却不如荷兰人?

 

当时的郑成功虽然得其父郑芝龙真传,对各种海战战术的运用极为熟悉,但都还停留在冷兵器时代。

从上面的数据不难看出,郑成功的舰队虽然也布置了弩炮,但几乎都是小铜炮,只能对人造成杀伤,对船体结构几乎没有任何威胁。

他的战术多是围绕在利用小船的灵活和速度迅速接近然后夺船。

那种装有巨炮的大熕船一般都作为旗舰在后方掠阵,那黑洞洞的巨炮炮口,威慑的意味其实更浓,所以几乎看不到郑成功的舰队会和敌人巨舰对轰的场面。

说到这差不多就引出了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了。

上面说过,我们读历史就要辩证的去读。

当时郑成功用冷兵器时代的海战战术打赢了并非主力的荷兰殖民者。

如此会不会给郑成功造成一种错觉,冷兵器时代的海战战术在船越造越大,火炮威力也越来越大的将来依旧能用的错觉?

从而郑成功就不会想着去改变和发展海战战术,这才是最值得深思的地方。

明朝火器那么厉害,为什么郑成功部队的装备却不如荷兰人?

 

换言之,若当时是荷兰海军的主力舰队和郑成功打了一战,用的也是帆船时代的线性战术,一艘艘巨舰排成一排,数层甲板上的巨炮炮口纷纷对准郑成功驶过来的小船,然后数轮齐射……

若是如此,郑成功会不会就开始推动海军战术的发展,甚至是造船业的进步呢?

我认为肯定是会的,甚至凭此重新夺回中原大地也不是没有可能,就算不能,大清见识过郑家的海军会不会心动?从而以一国之力发展海军,从而避免后世的悲剧发生?

当然,历史没有如果,我们站在上帝视角,不能以我们的眼光和眼界去评价古人,就算当时郑成功面对的只是荷兰东南印度公司,但他凭借小船且劣势装备击败大船且优良装备是事实,收复台湾亦是事实,仅这一点就足以让其名留青史,成为人人称颂的民族英雄。

明朝火器那么厉害,为什么郑成功部队的装备却不如荷兰人?

用户 鸿哥iouyh福小铺 的回答

首先,郑成功的军队不是明朝的王牌军队,而是残明的军队,也就是不是当年驰骋天下的大明军队,只是被李自成打败,吴三桂引来的清军打得满地找牙的残存明军,甚至还不只是这样,郑成功的军队只不过是仓促组建起来的,在装备和训练度上根本不能和任何一支正规军队相比,顶多就是一支地方杂牌军;

其次,装备军械方面,上述都说了,郑成功是代表残明部分,也就是说,他根本没法拥有完整的装备军械制造的能力,所以说,郑成功部队的装备和军械是非常差劲的,所以就别肖想什么大明的火器,否则郑成功真的拥有大明火器,还怎么会有训练盾牌兵去扛荷兰的火枪手这种事,直接对轰就行了;

最后,郑成功收复宝岛也是很仓促的,当时清兵势大,郑成功需要落脚之处,需要根据地,所以这才想到了收回被荷兰人占据已久的宝岛,用一支被清兵赶尽杀绝的残明军队打败拥有热武器的荷兰人,我只会为郑成功骄傲,而不是不解。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