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开讲#
点赞、关注、接收新鲜有趣的历史故事!
明朝是中国历史中具有鲜明特点的一个朝代,这个时期让中国成为了当时世界上领先其他国家的大国。
然而这个朝代却在公元1644年,随着崇祯皇帝自缢于煤山而宣布正式灭亡,之后出现了李自成继位,清朝诞生等历史。
“成王败寇”已经成为了亘古不变的道理。
李自成自然成为了一代枭雄,而崇祯皇帝却被人们称为是明朝灭国的罪魁祸首。
不过人们不知道的是明朝在灭亡的24小时之前曾发生过两件事,至今为止谈起这两件事都令人感觉诡异,甚至是不解。
那么到底是哪两件事令人感到“诡异”呢?
这样的事情为何会发生在明朝灭国之前呢?
一、明朝覆灭令人惋惜
明朝由明太祖朱元璋建立,京都从南京迁到北京,期间共传16位帝王,存在的时间长达276年。
这个王朝被人们称为是“最有骨气的王朝”,其不称臣、不纳贡、不和亲,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汉族王朝。
也被许多人称为“平庸”和“黑暗”共存的朝代。
明朝时期的皇权专制空前强化,宦官专权、厂卫横行,让人们对这个朝代产生了不少的诟病。
而这个朝代却有着非常完备的制度,经济、文化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强盛。
明朝中西文化交流活跃,人们的思想也逐渐改变,很有可能带领中国走向近代文明。
然而明朝最终还是免不了灭亡的命运。
许多人认为明朝灭亡的根本原因是崇祯帝朱由检。
但实际上朱由检从他的兄长朱由校手中接过大明江山的时候,这个朝代就已经千疮百孔。
当时的明王朝政治已经大面积崩溃,而经常出现的恶劣天气也导致许多流民出现。
此时的明朝处于内忧外患当中,这让朱由检即便是想要振兴大明王朝,他也有心无力。
朱由检从小非常聪慧,年少的时候非常喜爱读书,继位之后也经常微服私访、体察民情。
如果不是经历这样的朝代可能他会成为一位明君,但他却偏偏生在了乱世。
这样的乱世自然诞生了许多支想要推翻政权的起义军,李自成就是“闯王”高迎祥的部下。
高迎祥过世之后,李自成凭借着英勇善战的能力成为了新的“闯王”。
出身贫寒的他很快受到了百姓们的爱戴,逐渐成为了当时起义军当中最庞大的一个队伍。
李自成带着自己的队伍先后攻下太原、大同、居庸关等地,最终带领自己的百万大军一举攻下了紫禁城。
而那位生在乱世的“明君”朱由检,为了守住自己祖先打下来的江山,被逼到紫禁城后山“自挂东南枝”。
这之后明朝自此覆灭,李自成创建了“大顺”,年号“永昌”。
看着明代的灭亡许多人都感到非常惋惜。
但人们不了解的是,在明朝灭亡的24小时之前曾发生过两件非常诡异的事情。
这两件事当时令人感到十分不解,即便是如今再看这两件事也让人感觉非常诡异。
二、24小时前诡异的两件事
第一件“诡异”的事情,就是李自成带着队伍濒临城下之时,突然派人向朱由检提出自己可以投降。
这件事记录在历史典籍《小腆纪年附考》的第四卷中。
典籍中讲述李自成濒临城下,但却派一名太监跟崇祯帝表示自己同意归顺崇祯帝。
这位太监曾是崇祯皇帝的内官,但却在李自成攻入北京之后归顺于李自成。
他向崇祯帝表达了李自成的想法,李自成说自己可以退军归顺,但想让崇祯帝同意他两个条件。
一是准他退守河南成为“西北王”,二是给他百万两白银做军费。
要知道当时的李自成仅差一步之遥就能够成功坐上“皇位”,但他却甘愿居于人下。
无论从什么时候看,这对于崇祯帝来说都是稳赚不赔的买卖。
但最终崇祯皇帝还是拒绝了他的这一请求,最终还是李自成登上了皇位。
而第二件事,就是崇祯皇帝当时的状态令人感到非常“诡异”。
崇祯皇帝面对大军第一时间向四个人发送了求救信号,分别是吴三桂、唐通、左良玉和黄得功,并且赏银四前两白银。
不过崇祯帝求助的这四位,只有密云总兵唐通赶来救驾。
按理说,在这样危急关头,崇祯皇帝会对救驾之人完全信任。
但他却派自己的亲信时刻监视唐通,担心他会临时叛变将自己的性命拱手交给李自成。
这样的“小手段”最终让唐通发现,唯一一支救崇祯帝的队伍反倒被他逼了回去。
见无人救自己,崇祯帝带着自己的妻女在宫中等死。
为了不让自己的妻女被叛军凌辱,崇祯帝先是杀了自己的妻子,后又杀了自己的女儿,而自己的皇子们被他一一送出了宫外。
由此可见崇祯帝本是有逃亡的希望,但却被他生生耽误在了紫禁城当中。
从崇祯帝当时的行为,能够看出他见大军进入北京城早已经抱着必死的决心。
但从李自成的所作所为来看他并非是没有生的希望,反而还能继续守住自己的江山。
因此这二人的行为就让人感觉非常“诡异”。
不过细究之后就能发现这二人之会做这样的行为是情有可原。
三、诡异之事实际情有可原
从李自成的角度来看,他之所以只求“西北王”不求皇位主要有两个原因。
首先就是因为李自成只想衣锦还乡。
李自成出生在如今的“西安”,而“衣锦还乡”就是他的目标。
他在攻入北京之后头脑非常清醒,并且对于崇祯帝的印象并不坏,这才让他甘愿做西北王。
其次就是因为李自成并不相信自己能够当好皇帝。
当时的起义军都希望自己能够当皇帝,而李自成知道,虽然当皇帝有至高无上的权利,还能够让自己的子孙后代无忧。
但却要成为众矢之的,让自己陷入非常艰难的处境。
而当时李自成的处境并不乐观。
一旦他成为皇帝,吴三桂、左良玉等大将“复明”攻打李自成的话,他此时受到重创的军队将不堪一击。
而其他的起义军也将会把李自成当成众矢之的,与成为“皇帝”相比,“西北王”显然更加划算。
而崇祯帝之所以会做出这些“诡异”的行为,主要就是因为对自己自信以及对他人的猜忌。
崇祯帝从小就见惯了后宫当中的尔虞我诈,因此一直就不信任任何人。
刘策、袁崇焕、孙元化、杨一鹏、周延儒、郑崇俭等忠臣良将都是因崇祯帝的猜忌而死。
不仅如此,崇祯帝对自己的决策还十分自信,他认为自己就是“天之骄子”,能够对当前的困境力挽狂澜。
因此认为自己所固守的北京城是坚不可摧的,这就让他轻视了李自成的起义军。
不仅对李自成的和谈嗤之以鼻,还固执地认为自己的决策就是正确无误。
可以说崇祯帝的失败既有当时的政治因素,国家积弊深重导致明朝覆灭。
也受到了自身性格、眼光等方面的局限所致,导致无人可用、无处可去。
这样的情况下,崇祯帝只能与妻女守在皇宫内等死,等李自成攻入紫禁城之后也只能选择一条白绫自缢于紫禁城的煤山。
崇祯帝此举保全了自己的名声,宁折不弯,但却让后世对他产生了诸多谩骂。
虽然崇祯皇帝自缢煤山、宁死不屈葬送了朱元璋辛苦打下来的天下,但不得不承认崇祯皇帝是一位爱国的好皇帝。
四、终以身殉国朝代更替
根据史书记载,崇祯帝非常勤政,经常为了处理公文而彻夜不眠。
年仅20岁的他就已经长出了许多的白发。
因国家衰落,崇祯皇帝特意写下罪己诏,认为国家的衰亡是自己的过错。
而他死后身边留下的袍书更是令人感到动容。
崇祯帝书“无面目见祖宗于地下,自去冠冕,以发覆面,任贼分裂朕尸,勿伤百姓一人。”
由此可见他至死都在心系自己的子民和国家。
但生不逢时,纷乱的国家已经让他无力整治,或许生在和平年代他能够带领国家创下新的盛世。
而推倒明朝的李自成也非常重情义。
他在看到崇祯帝尸体后并没有对他的尸体进行羞辱,而是将崇祯帝装进棺材当中,并且按照皇帝的礼仪下葬。
李自成在进入北京之后也下令不许打扰城中的百姓,这也让北京城出现一片安详的情况。
可见李自成对崇祯帝还有几分敬重,也是一位爱护百姓的君主。
但他自己的下场却并不怎么好。
公元前1644四月二十九日李自成在北京称帝,立妻子高氏为皇后。
然而多尔衮却在此时趁李自成修整之际追击李自成,七月李自成溃败,回到西安。
此时的李自成所带领的“大顺军”主力早已经瓦解,自己的老将各有私心,认为能力并不输李自成。
而曾经归顺他的明将,能背叛明朝自然也就能背叛李自成,失败已经成为了板上钉钉的事情。
最终李自成在撤向湖南的中途被杀害,关于他被杀的传闻也有许多种说法。
有说法称李自成在回到湖南的路上被村民用铲子杀害;
还有说法称李自成在撤退查看地形的时候被一群民兵用铁棍打死。
从李自成的结局来看,他曾经的担忧不无道理。
出身自农民却被农民打死让人感到惋惜,但这也无法抹去他在历史上的成就。
公元前1644年十月三十日,爱新觉罗·福临在天坛祭天,举行了隆重的登基大典,年号“顺治”,由多尔衮辅政。
这之后中国便开启了长达276年的清朝,开启了全国性政权的新纪元,也是中国最后一个封建大一统的王朝。
结语
明朝的灭亡令人感到惋惜,而明朝灭国之前出现的诡异事件实际上也情有可原。
从小在尔虞我诈的后宫中长大自然对他人失去了信任,而崇祯帝不逃跑的行为也是为了遵循组训,守住自己祖先辛苦打下来的“江山”。
历史无论是对于平凡人来说还是对于帝王来说,都是一面镜子。
通过历史我们能够审视自己和他人,而历史也教会了我们遇到事情要全方面的思考和看待。
只有这样才能够规避我们可能面对的风险,帮助我们获得来之不易的成功。
那么你认为明朝衰亡的根本原因到底是什么呢?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的看法!
点赞、关注,下次再看不迷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