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王庙号遵循着“祖有功,宗有德”祖制,清王朝的开国之君努尔哈赤是清太祖,首位入主中原的清君顺治皇帝是清世祖。但清朝还有一个被尊为“祖”的帝王,他就是清圣祖康熙。
圣祖,想必在生前一定是清帝中的佼佼者,文治武功皆不在话下。然而这位圣祖却在生前的时候叫错了一个水果名字,导致后世300余年都没真正叫对过这种水果。
西域甜瓜,历史悠久
新疆的哈密瓜,虽然在今天的大小超市都有售卖,可在古代这种水果是皇家的贡品,寻常人家是根本没有机会品尝到哈密瓜的。
据史料记载,早在公元前2世纪,华夏先人就开始种植哈密瓜了。而最早种出哈密瓜的是在敦煌,《太平广记》中提过“汉明帝阴贵人,梦食瓜……时有敦煌献异瓜种”。
这段文字也说明了在汉代年间,敦煌就将哈密瓜输送到中原,进献给帝王了。此外,长沙马王堆的西汉遗址中,考古学家也发现了一些类似甜瓜的种子。
经鉴定后发现,这是属于西方甜瓜,而这哈密瓜就是出自这个品类。此外,在汉朝武帝命张骞出使西域,设置了丝绸之路后,敦煌与新疆也有了往来,哈密瓜也来到了新疆。
公元1115年,女真部落在北部建立了金朝,哈密瓜也出现在了这里。金史将哈密瓜描述得是世间罕见的珍品,“甘瓜如枕许,其香味盖中国未有也”。
康熙钦赐,哈密瓜之名
公元1644年,满族入侵,举兵南下,推翻了明朝的统治,建立了清朝。
清朝初年,关外蒙古准噶尔部落总是侵扰中原,成为了清朝帝王的心头大患,直至康熙年间才将这个部落的叛乱平定。在此之后,准噶尔也自愿对大清俯首称臣。
作为依附于清朝的藩属部族,准噶尔也开始向清王朝献上贡品,以表忠诚。而这哈密国的首领眼见清朝将准噶尔打败,便见风使舵也决定向清朝投诚。
康熙皇帝起初在得知哈密国首领的归顺之意后,圣心大悦,还特地给他们追加了封号。
因为这哈密国能够监察到准噶尔的动向,一旦发现风吹草动,他们就会及时向清朝汇报。这就是为什么康熙皇帝会如此看重这个边陲部落的缘故,而且还派遣了清朝使臣出使哈密。
带着皇帝授意的使臣来到了此地后,哈密首领也定当用最好的食物,最美的酒,最甜的瓜去招待他。
所以,清朝使臣第一次吃到了这甜瓜,味道清甜,果汁饱满,一下子就抓住了他的味蕾,于是他就向哈密首领建议,在来年进贡之时可以也送一些这种水果,让康熙皇帝品尝一下。
于是,这种甜瓜也就成为了哈密国贡品清单中的“常客”。在一次宫宴之上,康熙皇帝在向群臣分享着平定准噶尔的喜悦后,他也拿出了作为贡品的甜瓜,供群臣享用。
由于这是康熙皇帝第一次见到这种水果,不知其真名。在和大臣聊天中口误,脱口而出:“这哈密瓜味道不错”, 各位大臣自然不敢指出皇帝的错误,所以,之后就都称呼为“哈密瓜”。
到了光绪皇帝统治时期,清王朝的江山也变得岌岌可危,此时不但有虎视眈眈的西方殖民者,也有内部发动叛乱的农民军,所以这位皇帝也就免去了哈密瓜进贡的规矩。
史书有载“体恤藩臣,不依口腹累人,罢之”,从新疆到北京距离2200公里,乘飞机也需要4个小时之久。
但古代可是人力运输,由于哈密瓜难保存,不能颠簸,这一路可是要损耗不少哈密瓜,也需要消耗大量人力物力。当时的清王朝也已经支撑不了如此奢侈的享受了。
康熙叫错,后世皆错
但在哈密瓜不是清朝贡品了之后,清朝人还是没能搞清这种水果的真名。可在翻阅古籍之后,还是能找到些蛛丝马迹的。
《唐书》有载“敦煌瓜亦有二种,皮薄而软者出哈密回城等处”,在唐朝年间世人将其称作是敦煌甜瓜。在汉朝时,汉人将这种瓜叫做穹窿,那么哈密瓜究竟叫什么?
答案就是穹窿,因为这个词语在新疆维吾尔族语中是“甜瓜”的意思。这唐朝百姓也并未叫错,这是将穹窿汉化了。唯一一个给这甜瓜取了个别名的就是这康熙皇帝了。
此外,也有传闻这些甜瓜并非哈密所产,真正的原产地是在鄯善。由于哈密国的首领在品尝完了鄯善的瓜后,觉得这比自己地界所产的更甜美一些。于是,他就将此地的瓜当作了贡品送给康熙。
为了确保这些甜瓜的新鲜度,在运输途中会将这些瓜放在泥土中,这样就能降低被颠坏的风险。
但是康熙皇帝他并不知道具体的情况,他只是知道这个瓜很好吃,而且问了使臣,他也只说是哈密产的,所以就给这种水果取了个名字,叫做哈密瓜。
如果要按照甜瓜的真实产地来命名的话,它们也应该是鄯善瓜。但在《新疆小正》一书中则驳回了这个观点,书中写道“凡瓜甜而美者,皆哈密来也”。
另外,在《哈密志》中也记载道,当时哈密首领为了种出足够的哈密瓜,让“一支过哈密城西归人南湖,一支西流上漫坡转人孔雀园,又东分一支灌溉贡瓜地”。
结语
不管是产自哈密还是产自鄯善,反正这种水果的原名肯定不是哈密瓜。可由于康熙皇帝叫错了,以至于之后的300年人们都叫错了,时至今日人们还是会将这种水果叫成哈密瓜。
#分享历史五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