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开讲#
我是天马行空猪宝宝,点击上方“关注”,带您穿越回过去呦~~
崔琰?何许人也?
崔琰(?—216年),字季珪,清河郡东武城(今河北省故城县)人。东汉末年名士,司空崔林从兄,丞相曹操谋士。
出身清河崔氏。体态雄伟,相貌俊美,美须髯,师从于大儒郑玄。最初跟随冀州牧袁绍,拜骑都尉。曹操平定河北后,授冀州别驾,迁丞相东曹掾,教导世子曹丕,侄女嫁给平原侯曹植。曹操成为魏公后,担任魏国尚书令,迁中尉。
建安二十一年(216年),坐罪下狱,为曹操所赐死。其家族发展为中古名门清河崔氏。
曹操与崔琰的关系非常复杂。据史书记载,崔琰曾经用自己的才智和努力,帮助曹操征战天下,赢得了曹操的信任和敬爱。但是,到底发生了什么,才让崔琰这位重臣被扣上了“反贼”的帽子,徒留遗憾在人间呢?
以史为鉴知兴衰,以人为镜明得失。直到今天,崔琰的故事也依旧会在某些角落上演着,只是我们都未曾留意。愿我们都能在这复杂的工作生涯中保护好自己。
汉建安二十一年,大名士崔琰以 “腹诽心谤”获罪,并被赐死。朝野上下均为其冤死而哀叹,并为其罪名感到莫名其妙。这一罪名与岳飞叔叔的“莫须有”罪名,可谓异曲同工。
崔琰,少时喜好舞刀弄枪,直到二十九岁时才想明白了读书的重要性,便出门游学以提升自己。幸而……也许是不幸,他的名声逐渐鹊起于中原。
人都说乱世出枭雄、出英豪。不错,战乱时代,往往会给一些能者提供极大的机遇,让他们脱颖而出,站到更多人前。可这些枭雄与英豪也需要有强大的智能团,支撑他们走向成功。
崔琰这种智慧出众的人便也因此成为各路英豪争相抢夺之人。
当时,正值东汉末年军阀割据,连年混战,百姓流离失所。曾经十分繁华的中原地区到处一片荒凉。面对满目疮痍的国土,崔琰痛心疾首,立志要建功立业,救民于水火。
其时,袁绍正与曹操对峙,忙于广招贤才。恰巧那时崔琰已颇具名气,袁绍便着人请他前来,拜为骑都尉。崔琰为了尽早统一国家,结束战乱,便劝袁绍厚树恩德,收买人心,并在军事上也提过许多建议。但是袁绍认为他提出的不过是书生浅见,不值得听从。
后来,在官渡之战失利后的第二年,袁绍病亡,他的两个儿子袁谭、袁尚便开始争权夺势。为了能够成功,他们把视线放在了崔琰的身上,希望将他拉入自己的阵营,换取成功的希望。但是,崔琰此时早已练就慧眼,他认为这两位官二代,鼠目寸光,难成大器,便称病辞了官。可惜,他也许是忽视了人性的自私,历史上反复上演的惯性套路,便落在了他身上,那就是——我得不到你,别人也休想得到你。于是,崔琰便在毫无罪名的前提下,被关进了大牢。幸好,崔琰结交下了些许靠得住的朋友,在朋友的帮助下,总算逃出生天。
不久后,曹操攻下冀州,袁谭被杀,袁尚仓皇逃走。
在小编以前的文章里,提过曹操是位求贤若渴,爱才惜才的人。因此,曹操一攻下冀州,便四处寻访,并亲自去请崔琰,期望崔琰能助自己一臂之力。
在几年的对垒中,崔琐早便意识到曹操是一位能成大事的枭雄,自己可以通过辅佐他成就大志。便 “出山”,被曹操拜为别驾从事。
一天,曹操喜形于色的对崔琰说:“昨天我查看了一下户籍,我们能征来三十万兵丁呢。冀州可真是个大州啊!”说完,便静候崔琰的反应。
没想到,崔琰并不喜悦,反而反驳曹操道:“如今天下战火频仍,生灵涂炭。主公您不是还写过“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的诗句吗?冀州百姓,连年为战争所累,已苦不堪言,你不但不广施恩惠,使其安居乐业,反而要先招募兵丁。这难道是冀州百姓所希望于你的吗?”
听后,曹操忙向崔琰大礼拜谢道:“蒙先生教诲,三生有幸! 先生高瞻远瞩,真是可敬、 可佩!” 。看到此情形,曹操身边其他的谋士武将见到曹操对崔琰如此礼遇,无不又羡又妒。
从此以后,曹操便对崔琰另眼相看,恩赏有加。
曹操被封为魏公后,拜崔琰为尚书。当时曹操正为立后嗣的事举棋不定。按封建惯例,当立长子曹丕,但因其次子曹植颇有文才,为人也谦逊朴实,所以曹操更为钟爱他。因此,为了能够确定哪位孩子更适合继承大统,他便暗中派人考察两个儿子的言行。
崔琰了解到这个情况后,便向曹操劝诫, “从古至今,都是立长子继承大统,况且曹丕也仁孝聪明,为什么要破坏祖制呢?祖制一破,难免爭权夺利,弄不好会导致自相残杀。所以废长立次显然利少弊多。”
从崔琰所说的话,便可知他果真是位正直公允之人。
曹植是崔琰哥哥的女婿。人都说“肥水不流外人田”,可是崔琰能够以公允为先,真是值得人敬佩。因此,当崔琰表明上述观点后,朝中人无不叹服,曹操更是感慨不已。
就这样,崔琰以他高尚的品德、卓越的政绩,在朝为官十余年,树立了很高的威望,朝中大臣无不敬仰,都把他当作师表。
然而,崔琰受到曹操的如此倚重,必然就影响到另一些人的前程。而且,随着时间的流逝,曹操在治理天下时,逐渐变得残忍和独裁,他经常杀戮无辜百姓,让人民生不如死。崔琰看到了曹操的这种行为,深感痛心和愤怒,于是他多次劝告曹操,希望他能够改变自己的行为,让百姓过上安定幸福的生活。然而,曹操并没有听从崔琰的劝告,反而对崔琰产生了怀疑和敌意,认为崔琰是对他不忠的人。因此又发生了后面的故事。
汉建安十二年,曹操被晋封为魏王,大臣杨训上表称曹操功高德盛。有人嘲笑杨训欺世盗名。因杨训为崔琰所举,所以又讥崔琰举荐失当。崔琰听说此等议论,便向杨训要了表奏的草稿来看。看后他觉得杨训表颂并无过誉之词,就给杨训回信说:“你的表奏我已看过,我看其中用典用喻并无不妥。”在信的结尾,崔琰感叹说:“时光啊,时光,它终究是会变化的。”
崔琰本意是希望时光能够证明杨训的无辜和自己的无过。然而,所谓欲加之罪何患无辞。这封信被崔琰的一个政敌看见了,便曲解句子的含义,向曹操禀告说崔琰认为现下已然“变天”。
曹操勃然大怒,骂崔琰“语意不逊”,当即下令将崔琰逮捕下狱,处以髡刑。
古人以为头发是父母所赐,所以把它看得如生命一样宝贵。髡刑,就是剪短头发,以示惩罚
不久后,崔琰又被罚作官奴。
崔琰虽然被贬为官奴,但声威不减,家中已然宾客如云,门庭若市。诬告崔琰的政敌见崔琰并未受到多大冲击,便又在曹操面前编造故事,说崔琰对宾客们大发牢骚,对曹操十分不满。
本身崔琰功高震主,曹操便已难过的要命,听到上面那些话,便坐不住了。想要治崔琰又找不到合适的罪名,只好以 “腹诽心谤”定罪。
“腹诽心谤”,就是在心里诽谤。
曹操口授请公大吏赐崔琰死。大吏第一次见到崔琰,不忍把曹操的意思告诉这位无辜的 “罪人”。崔琰只道自己因一句话已被罢官为奴,也够冤枉了,哪里还会想到曹操会置他于死地呢。
三天后,大吏回禀曹操说崔琰仍活着。曹操一听,拍案而起,怒气冲冲地说道:“难道崔琰一定要等我用刀锯行刑吗?”大吏这才又回去把曹操的话告诉崔琰。
崔琰听了大吏的话,先是大吃一惊,然后便从容拜谢道:“我真不应该啊,竟不知道曹操的意思是要让我死的。”说完,便悬梁自尽了。
至此,曹操与崔琰的爱恨情仇便画上了句点。
崔琰与曹操的故事,是一个忠诚和背叛的故事,也是一个权力与良知的故事。它也说明,一个领导者应该有良好的品德和高尚的情操,不能因为个人的私欲而伤害百姓,也不能因为权力的欲望而违背良知和正义。同时,它也说明,面对不公和暴政,我们应该勇敢地说出自己的想法和意见,维护正义和公正,而不是唯唯诺诺,只敢溜须拍马。
曹操穿越到现在会是个好老板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