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之前,麻烦您点一个“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也许有不少人听说过“安徽凤阳小岗村”,以前这地出名不是美景美食,而是常发灾害。
尤其是旱涝灾害频发,当地人苦不堪言,在古代乃至近代,这里的人都是靠天吃饭,日子过得紧巴巴的。
以前当地还流行一首花鼓歌,讲的是凤阳出了个朱皇帝,于是这地方就开始“十年九荒”了。
这首凄婉的歌曲被那时的凤阳人传唱下来,看的出来人们对朱皇帝的怨气很大。
而在历史上,朱元璋在后期确实做了一些错事,为明王朝埋下了祸根。
但凤阳花鼓歌中的内容是真的吗?这个还真不一定,朱元璋很有可能背了黑锅。
家乡凤阳
凤阳是朱元璋的家乡,在做皇帝前后,他一直心系自己的家乡。
而实际上,这个地方的荒灾由来已久,“十年九荒”从很大程度上来讲,并不是朱元璋搞出来的。
在古代,凤阳的前身为濠州,虽然接近今天的淮关,但在元朝,濠州也是重心之一。
朱元璋搞农民起义,于吴元年收复了濠州,刚收下这片土地,他就立马改成了临濠府。
明朝建立后,洪武三年他又设置了中立县,到年底又改了临淮县。
第二年再改临濠府为中立府,又过了三年改成了凤阳府,随后又将凤阳府迁到临濠新城。
朱皇帝三番两次更改地名,又把新城迁进去,给自己的家乡注入新鲜血液。
从这儿看得出来,他爱自己家乡爱得深沉,还动用自己的权力尝试让老家发展稍微好一些。
功成名就,不少人都有衣锦还乡,反哺老家的想法,这也是人之常情。
朱元璋后来还想把凤阳打造成“帝乡”,只不过这里的地理条件很难实现他的夙愿。
他所设的凤阳府,大部分在今天安徽省淮河流域各县,共计9个州18县。
洪武十年时,由于此前划分的州县太多,就改成了4州14个县,形成了今天的皖东地区。
顺着这个思路走,皖东地区的面貌是可以反映古代凤阳的具体特征。
而皖东这个地方,其实早年经过人为改造,已经变得多灾多难了。
在地图上来看,皖东处于江淮两河之间,北靠淮河,南临长江,古时西北处又有一个大泽隔住。
显然,皖东一带到处都是水,这是好事,也是坏事。
本身,水系丰富是便于灌溉作物,基本上不用为水资源发愁的,但如果遇上汛期,那这里就很容易遭殃。
像这样种地方,河水治理是相当重要的,统治者想长期发展,势必要把江淮一带的河水泛滥问题处理好。
然而,前朝的统治者似乎都没有考虑到这个问题,甚至还大肆破坏水系。
原来在东南处有一个“涂塘”,是在三国时期产生的。
那时,吴国君主孙权,为了抵抗北军,想到这里水系丰饶,便将滁河堵上,以漫出的水淹掉了北军。
溢出的滁河形成了涂塘,产生了许多淤泥,这使得整个地区交通不便,时间久了,这个地方也就变得闭塞了很多。
再加上,古时淮河没有得到有效的治理,是一条时常威胁人和作物的“害河”。
干旱的时候,人可以直接踩水走到对岸,发大水时,河水暴涨,新修的堤坝无一幸免,泛滥成灾。
更糟糕的是,在孙权之后,历代不少统治者非但不治理,还制造水患以打击敌人。
例如南北朝时期,梁魏相争,梁开帝为了打击魏国,派遣士兵上浮山,堵塞淮河,建造了堤堰,蓄水淹没寿州。
兴亡皆是百姓苦,寿州的百姓在两国统治者的斗争中遭了殃,万顷农田、民房尽数淹没。
魏晋南北朝360年间,纷争不断,皖东恰好又处在江淮之间,这是南北方纷争的前线。
天灾人祸叠加在一起,使得皖东(凤阳)民不聊生,作物大面积死亡后,农民无力重新种植经营。于是这里也变成了荒地,人烟稀少。
据史书记载,南宋乃至元朝,此地仍是水患不断,不计其数的百姓被洪水吞噬,死伤过一半。
嘉定元年,史书曾记,当时,淮河一带,许多贫民靠食草充饥,将近百万人逃亡到了江浙一带。
到了元代以后,由于统治者为游牧民族,对于汉族的压迫异常严苛,同时又不注重农业生产。
凤阳落到朱元璋手里时,已是千疮百孔,因此花鼓歌中说,出了个朱皇帝,凤阳就变成“十年九荒”,这样的因果联系是不符合史实的。
既然如此,那么历史上朱元璋又是如何重建“凤阳”的呢?
建设帝乡
朱元璋确实没什么文化,不像汉高祖刘邦那样,当了皇帝以后,写下流传后世的《大风歌》。
他的想法也很简单,把凤阳打造成“帝乡”。
作为皇帝的家乡,别人以后慕名而来,结果发现这个地方是穷山恶水。
一个自己家乡不好,面子上过不去;二个是衣锦还乡,不给家乡做点贡献,显得他太忘恩负义。
当然肯定还有很多政治、经济上的因素,总言之,他最后决定将凤阳作为中都。
做下这个决定之后,他又开始犯难了。
因为,早在汉朝的时候,凤阳等地豪强都被刘邦赶去关中居住了,地方势力弱,再加上常年战乱,这个地方的经济早就崩溃了。
基于上面的情况,自然凤阳的人也少得可怜,劳动力、资源缺乏,是很难让一个地方再度繁荣起来的。
不过,朱元璋想到刘邦既然能让那些豪强迁去关中,那他自己也能让一些人到凤阳来生活。
这样凤阳就有资源,人力展开建设了。
于是,建设帝乡的第一步就是移民填乡,增加人口。从吴元年开始,朱元璋就开始干这个事了。
到明王朝建立的洪武九年,这十年间,从山西和江南的富庶地区,先后移民了20万人到皖东,大规模移民共计7次。
其次,为了确保中都建成后的治安,他还设置了25卫,其中屯田和防卫兵就是14万人。
最后,正式动工建造中都时,朱元璋从全国各地调度了9万名优秀工匠,进行城市规划,还征集了36万名民工负责修建中都的工作。
朱元璋下的这三条举措,看的出来都下了血本,决心要将凤阳打造成一个富饶的都城。
除此之外,在明王朝建立的那一年,即洪武元年,他曾明确规定,不论是谁,犯了明法,就流放到两广充军,发配临濠去做屯田兵。
到了后面,甚至连一些死囚也被流放到凤阳,免除死刑。不仅如此,被贬的官员,投降的蒙古族也大多被安置在凤阳那一带。
朱元璋在世时,凤阳已经移入了百万人口,到这里凤阳才真正有了充足的人口以及资源开发当地,并维持整个地方社会的运作。
除了移人进去,朱元璋还注意到了土地分配、赋税等问题。
他自己就是贫苦农民出身,农民其实是封建社会中最难得忤逆朝廷的一个阶层,只要有自己的土地,能种出粮食,基本上都不会搞出很大的动静。
所以,在移民的时候,他就承诺过,每一个移民达到皖东,就能得到15亩庄稼田,蔬菜田2亩。
就算是当时没领到土地的,之后也可申请补齐差额,而旧地主也可以分配到土地,但是土地面积和贫民一样,没有所谓的特权。
在赋税问题上,朱元璋在位时,凤阳作为他的家乡得到了颇多照顾。
《明太祖实录》中曾记,朱元璋治理明朝的31年中,免去了凤阳、临淮两县21年的税粮。
洪武十六以后,由于皇陵所在,朝廷永久免除了这两县的赋税徭役,连带着滁州也沾了点光,免了5年。
免除赋税是一方面,土地上的人要动起来才能发展。
为此,朱元璋还指导当地生产,要求百姓不光种粮食,还要种棉麻桑果,作为额外的收入补贴。
另外,在水利、基建工程方面,他也做出了许多努力。
前文说道朱元璋是凤阳出来的人,他心里面是最清楚当地的生态情况的。
小的时候,他也放过牛、种田,过着靠天吃饭的日子。
而凤阳经过前朝的摧残,早就成了旱涝灾害频发的地方了。
为了能彻底改变家乡年年旱涝的现状,朱元璋决定加强当地的水利和道路建设。
如今,凤阳县境内都还保留着30多处水利工程,如鹿塘、长塘等等,其中规模最大的是鹿塘。
其坝长1520米,可蓄水600多万立方米,可供方圆3500多亩土地使用,惠及范围十分广泛。
在兴修水利的同时,朱元璋还开发了淮河水运,并且开辟了一条从凤阳到南京的官道。
这条陆路沿途设有20个驿站,三座百米大桥,使得封闭的凤阳找到了出路。
显然从上述的贡献中,看得出来,朱元璋在历史上为自己的家乡凤阳做出了许多贡献。
既然责任不在朱元璋身上,那为何他又背了这口黑锅呢?
为何背锅
这还得从那首花鼓歌的源头开始说起,首先需要确定的是,这个花鼓歌词是从什么时候出现的?
根据现在所有的文献记载,这首花鼓歌词最早可见于明代隆庆、万历年间,周朝俊的《红梅记》。
显然,这个地方所记载的是逃荒时,人们卖艺乞讨的唱词。
这种歌词出现在朱元璋去世100多年后,必然不是他在世时就有的。
在《乾隆凤阳县志》中记载,明代中期之后,当地开始出现岁歉、逃荒等历史的记载。
这是因为,在明中期,黄河夺淮的现象越来越严重,再加上后来的统治者无心管理这里的水灾。
时间一长,每年夏秋之际都会发大水,将周边农田淹没。
不仅如此,凤阳作为中都和皇陵,每年历代的皇帝都会来此处祭拜、巡猎。
因此在朱元璋走后,凤阳、临淮两县的税收沉重,种不了田,就收获不了粮食,那要怎么样才能按时缴税呢?
这些农民就只能去做别的生计,如纤夫、轿夫等等,如此以来农田也就荒废了。
前文提到,朱元璋在位时,把许多江浙一带的豪强弄到凤阳生活发展,他们的后代肯定是会记得这件事的。
如今世道不好混,难免会开始埋怨,所以这个时期的花鼓词都是比较委婉、隐晦地抱怨。
真正开始指名点姓骂人的花鼓词,实际诞生于清朝乾隆年间。
那个时候,从外面看,清朝似乎还较为鼎盛,可朝廷上贪污腐败的现象是越来越多。
腐败的结果是由谁来承受?
自然还是老百姓,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凤阳县就有许多人逃出当地去往别省行乞过活日子。
在赵翼的《陔余丛考》中还专门列了一条“凤阳丐者”。
每年冬天,江南各地的街上必然会出现凤阳人,挨个到村里讨吃的,到了第二年春天他们再回去。
书中写到了花鼓歌“家住庐州并凤阳,凤阳原是好地方……”这个词第一句话就露了馅。
明代时期,庐州和凤阳没有关系,一直到清代设立了庐凤道,庐州这才和凤阳扯上了关系。
到这里基本就可以确认,文章开头的花鼓词是清代乾隆时期出现的,而恰好这个时间段正是清朝由盛而衰的时候。
而清代又是文字狱达到顶峰的一个朝代,直接骂当朝统治者,严重可株连九族。
为了规避这种风险,又要表达民愤,还要用歌词来吸引过往路人乞讨。所以这些行乞的凤阳人,就找了自己家乡出的名人来背锅。
而朱元璋就是这个最佳人选,毕竟历史上的皇帝很难做到十全十美,再加上朱元璋确实有不擅长的地方。
如此一来,这首歌就变成了凤阳除了个朱皇帝,害得当地十年九荒了。
如此传唱下来,假的也给人唱成真的,又无人花心思去考证。于是,这位明朝皇帝就背上了黑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