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中国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文明未曾中断。对于中国人而言,生死乃是人生大事。出生时的满月酒,离去时的身后事,都格外的重视。尤其是死后的丧葬场面,上至帝王贵族,下到地主平民,都很是讲究。
自夏商西周时期开始,厚葬之风就已盛行,两汉时期得到发展,魏晋南北朝时期虽讲究薄葬,但也只是在前朝基础上,及至唐代时最为鼎盛。
一、服丹药追寻长生,信鬼魂慰藉来世
安葬死者的习惯和意识,是从原始社会人类认为灵魂不死开始,而为了避开灾祸,以及祝福逝者在冥界生活安康,在下葬时会有涂朱、同氏族头向一致等习惯。
图|祭祀场面
进入夏商西周时期,人鬼神的观念深入人心,人们对于丧葬仪式更加重视,竭尽财力安葬逝去的亲人,厚葬之风逐渐成为生活的常态。
春秋战国百家争鸣,儒家主张“敬鬼神而远之”,不提倡厚葬;道家主张齐生死、以死为乐,主张极致的薄葬,两家都一致认同不提倡厚葬。但中国是个人情社会,薄葬观同世俗人情并不契合,厚葬之风也就逐渐发展起来,在不同朝代也是各具特色。
而唐朝时,厚葬之风的尤为盛行,其实和当时人对死亡的认知有关。唐人对死亡持有两种观点,一种认为死后有知,倾向于厚葬;一种认为死后无知,则倾向于薄葬。
但全社会竞相追逐厚葬,也与人认可鬼魂存在密不可分。社会发展到唐代,道教、佛教和玄学融合发展,人们的鬼魂观念更加根深蒂固。唐人认为鬼可以祸福于人,鬼和人无区别依然有需求。
图|唐代丧葬场面
《太平广记·华阳李尉》记载的冤魂复仇;《宣室志·冤魂捉盗》记载的冤鬼托梦;《利俗坊民》记载的有鬼行疾致使诸州人多患赤疮;《广异记·张琮》记载的鬼魂报恩使张琮幸免于难;以上的记录都表明,唐人的观念中鬼会祸患和福佑于人,侧面印证唐人对鬼魂的恐惧。
唐人追求厚葬,也是希望通过取悦鬼魂来趋利避害,这是最重要的原因之一。不过追求厚葬之风,和当时的社会风气更加息息相关。唐代追求长寿长生,服食丹药的现象,是各朝代都不能企及的。
唐太宗李世民和唐高宗李治都有明确记载曾服食过丹药,这在历代帝王中是绝无仅有的。俗话说“上有所好,下必甚焉”,这也导致王公贵族都效仿,疯狂服用金石丹药。整个社会道教氛围浓厚,文人学士也争相走上服食丹药的道路。
图|坟前祭拜先人
可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人力无法改变。皇帝富有四海,掌控天下人生死,却无法延长自己的寿命。加之服食丹药的副作用明显,因之丧命者比比皆是。追求长生的希望破灭,唐人只能移情于死后世界,开始探索冥界世界,追寻死后的安宁富足。
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唐人内心恐惧鬼魂不满报复,想要问心无愧生活,也希望死后生活富足,这也贴合当时的道德观。
二、以厚葬为奉终,以高坟为行孝
“以礼入法”最早提及于战国末期,隋唐时期更为成熟。唐代尤为注重礼法,不仅对礼和法区分明确,二者的融合也更加彻底。
图|官员葬礼
《唐律疏议》中提到:“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犹昏晓阳秋相须而成者也”,也将礼和法的互补关系比喻为昏晓阳秋的自然规律。
唐代法律拥有强制力,来保证礼制的执行。而关于丧葬礼仪方面,也有诸多的法律规定。《唐律疏议·十恶》中记载的十恶之罪,其中“谋大逆”、“大不敬”、“不孝”、“不义”四条罪,都和丧葬礼仪有关。
触犯“不孝”这一条罪的人,大多都是没有遵守丧葬礼仪。而十恶之罪也被唐朝统治者认为,是最威胁统治构成的犯罪,与此对应的刑罚也是最严苛,唐人也就在丧葬礼仪方面格外注重。加之唐朝经济发展繁荣,人民生活富足,厚葬之风便得到了充分的发展。
图|唐人聚会
其实面对“以厚葬为奉终,以高坟为行孝”的厚葬风气,唐太宗也曾颁布《戒厚葬诏》,下令禁止厚葬,要求所有臣民养成薄葬的习惯,试图抑制攀比的厚葬风气。
然而厚葬风气依旧愈演愈烈,甚至隐隐有些失去控制。不管是传统的伦理道德限制力,还是法律层面的约束力,统治者都无法控制人们的行为。
细看唐朝厚葬之风屡禁不止,和律法的监管以及执行不到位也有很大关系。一个庞大复杂的王朝,律法并不能保证顾全到方方面面。
虽然唐律对不遵守丧葬礼仪有严苛的刑罚,但关于丧葬的场面和规格法律没有强制力效力,也就没有相应的惩罚条例。另外一方面,唐朝的律法也颇具人情味,并不会严格执法。
图|古代葬礼
“别敕葬”可以说是个典型,《唐六典·甄官署》记载:“凡丧葬则供其明器之属”,就对陪葬品做了相应的规定,但对于有特殊功勋的人,皇帝就会亲自下令安葬,并举行隆重的葬礼,这就是律法之外的例外。
厚葬之风的盛行,也和上层统治者的言行不一致有关。不止太宗颁布禁止厚葬的诏令,还有高宗、玄宗等人也都颁布过相关的诏令,甚至多位帝王临终时,也曾下遗诏要求薄葬。
但帝王的丧葬之礼,可想而知也不会薄葬。这些下令的帝王几乎没有例外,全部都实行了厚葬。他们的陵寝不仅地上建筑辉煌,地下规模也十分宏大,陵寝中甚至以太宗的昭陵尤为宏伟。
图|昭陵
太宗的昭陵是他亲自选定的,因山为坟依山而置,位于陕西礼泉县境内,封域120里,占地面积30万亩,是唐代帝陵中规模最大的,不仅在国内属于独一无二,在世界范围内也是少有。
昭陵光是建造就历时13年,工程的艰难和工作量的庞大,比“堆土为陵”更甚。太宗的《九嵕山陵诏》里写到:“今预为此制,务从俭 约,于九嵕之山,足容棺而己”,但实际放置棺木的宫室比皇宫都还要华丽。
在唐代以前,帝王的陪葬墓数量都很少。自唐朝开始帝王的陪葬墓开始变多,在唐代帝王陵墓之中,也是以昭陵的194座陪葬墓为最多。能与昭陵匹敌的陵墓,遍数中国历朝历代,也只有武后和高宗的乾陵能够一较高下。
图|唐太宗李世民
这般看来,唐代流行的厚葬之风,与帝王的行为恐有分不开的联系。皇帝带头违反厚葬禁令,导致上层统治者的厚葬奢靡之风,被各个阶层的模仿追逐。厚葬之风也就弥漫至各个阶层,成为全民性的行为,连宗教人士都难以免俗。
唐代推行厚葬之风成为社会常态,主要的中坚力量还是贵族官僚和商贾富人。贵族官僚并不差钱,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能够陪葬的明器也众多,是其他阶层比不了的。
而官僚贵族之间,喜爱攀比炫耀,显摆自己的权势地位。葬礼的场面越是盛大,越能看出受宠程度和富贵家世。加之唐代将“不孝”列为十恶之罪,子孙后代莫敢不敬重家中长辈,为其操办一场奢靡的葬礼,也是穷尽孝心的一种表现。一举多得,何乐而不为呢?
图|唐代富商葬礼
商贾富人虽然没有权势,但最不缺的就是钱财,因此厚葬超越礼法的事情也时有发生。在大环境都流行厚葬之风的情况之下,平民百姓也不能特立独行,只能追随大众举行厚葬。
然而很多平民百姓,没有财力支持厚葬先辈,却也只能倾家荡产,努力将葬礼场面办的宏达。为了办葬礼,因此家破人亡的也不在少数。厚葬之风由此看来,并不是好的社会风气。
丧葬之风的盛行,实际也是和社会经济发展相关,包括文化的传播和繁荣程度,“厚葬以明孝”的观念才能广泛传播且深入人心。
三、生居苏杭天堂,死葬北邙圣地
唐人对于厚葬的极致追求,也源于汉代成形的天、地、人构成的天、地、冥三界观念,以及对仙界的认知和思考。厚葬之风不仅是流于表面葬礼的奢华,还在于对葬地的选择上。
图|洛阳邙山
《四库全书》中记载:“若葬的其所,则神安后昌,若葬失所宜,则神危后损”,这也表现了唐人重视葬地的选择。经过长时间的演变,在墓地的选择上唐人尤其推崇北邙,北邙取代北芒最终成为唐代的丧葬圣地。
北邙位于洛阳北部的邙山东段,按照邙山位置叫“东邙”应该更为贴合。这和当时唐人对冥界的认知有关,日出东方代表希望,自然不会是鬼魂该去之处。
《礼记注疏》卷九《檀弓下》曾记载:“言葬于国北及北首者,鬼神尚幽暗,往诣幽冥故也。殡时仍南首者,孝子犹若其生,不忍以神待之”。鬼神喜欢幽暗,北方是幽冥之地,是人死后鬼神要去的地方,所以人死后要葬于北方,这就是北邙的“北”的含义。
图|北邙山古画
唐代的国都是长安,洛阳只是一座陪都,但很多人依然选择葬在洛阳的北邙,并没有选择更为繁华的长安,这同道家堪舆家的说法是分不开的。
堪舆家认为中国境内有三大龙脉,分别是北龙、中龙以及南龙三大龙脉,北邙圣地恰恰位于中龙主脉聚集结处的位置,属于龙脉中的龙脉,是个风水极佳的位置。
《北邙山部汇考》也记载:“北邙山之阳有天然风水”,加上北邙位于黄河之南、洛水之北,高出黄河和洛水水面150米,地势比较高亢,是理想的营墓之所,也契合时下“高坟为行孝”的观念。
图|北邙山位置
北邙圣地的确立,说起来是道教玄学、帝王公卿的示范以及文人墨客的传颂吟唱共同作用的结果。帝王公卿的强烈示范效应,死葬北邙的风气快速流行起来。但是北邙地方只有那么大,想要死葬北邙的人太多,从而出现了王建在《北邙行》一诗中描述的现象:“北邙山头少闲土,尽是洛阳人旧墓。旧墓人家归葬多,堆着黄金无买处。”
文学作品的社会影响力不可忽视,在北邙丧葬圣地形象的塑造过程中,也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以北邙为主题的文学作品逐渐增多,在其影响之下时人对北邙丧葬圣地的形象慢慢开始接受和认同。
死葬北邙,逐渐也就成为一种荣耀和身份地位的象征。甚至在民间流传起“生居苏杭,死葬北邙”的说法,可以说北邙圣地是得到社会大众一致认可的,这也是唐朝丧葬礼仪的独特之处。
图|北邙山墓地分布
当北邙丧葬圣地这种具体的文化现象,被社会普遍接受和认同,就逐渐演变成了新的含义,并抽象成为一种文化现象的象征,成为文人墨客咏叹文化现象的现实载体。
到了后期,代表着墓葬意象的北邙,逐渐成为人们感叹生命无常、世事变迁的载体,唐人心中的北邙观念也渐渐根深蒂固。后来提起北邙便是一副冢墓累累的景象,时至今日依然如此。
结语
唐朝在丧葬礼制上,不管是认可“以厚葬为奉终,以高坟为行孝”也好,还是一掷千金,追寻“死葬邙山圣地”也罢。这些有别于前朝的独特之处,其实源于时代不断的变迁,唐人对鬼神的信仰发生变化,源于社会经济发展,大众现实物质生活富足,对精神世界的产生需求,追求长寿升仙妄想快意人生。
更深一层的说,是唐人对人生圆满的极致追求,希望一生不留遗憾,是一种对完美主义的追求。厚葬之风的兴盛,看似是受帝王公卿的影响,实际是民众替死者填补人生缺口,是对实现完美人生所做的最后努力。
世俗的仪式和场面,其实寄托了唐人对彼岸世界的一种幻想,也是在寻求死后的一种的归宿感,渴望死后身份和地位能够被认同。可以说,唐代这种丧葬观念,与李唐时代重视道教,以及追寻长生升仙的神仙道教在唐代发展到高峰,有着不可割舍的紧密联系。
尽管时光变迁,亦经历战火纷飞,道教地位不复李唐盛世那般光荣,但道教文化依旧传承了下来,与其紧密相连的唐代丧葬礼仪也得以延续。虽然现代葬礼没有事事遵循古制,但我们依然遵循唐人的传统,对鬼魂怀揣着敬畏之心,会寻找风水俱佳之地下葬,尽可能让逝去的人死后也能获得安宁。
所以直到今天来看,唐代这种丧葬观的影响依然存在。
参考文献
《周礼注疏》
《葬书》
《太平广记》
《全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