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人抱怨生活压力大,工作累,向往古人的田园生活,但古人的生活也不轻松,尤其是清朝的官员。他们每天要早起晚归,忙于应付各种繁琐的公务,还要面对皇帝的严厉盘问和同僚的勾心斗角。上班上朝只是例行公事,下班后才是真正的考验。当你还在熟睡的时候,他们已经起床穿戴整齐,赶往午门等候皇帝驾临;当你享受着美味的早餐时,他们已经在太和殿上跪拜三叩头,听取皇帝的指示;当你下班回家休息时,他们还要奔走于各种宴会和聚会之间,结交朋友,巴结上司,保住自己的官位和前途。
如果你想了解清朝末期的宫廷生活和政治斗争,有一本书你不可不读,那就是《恽毓鼎澄斋日记》,是恽毓鼎几十年工作与生活的全面记录。恽毓鼎,是清代史学家和官员,他从光绪十五年(1889年)到辛亥革命后的民国六年(1917年),在清宫中担任了十九年的起居注官、侍读学士和国史馆总纂等职务,亲眼目睹了清朝从盛极而衰、从闭关锁国到改革开放、从帝制到共和的历史巨变。他用他的笔,忠实地记录了他所见所闻所思所感,形成了这部卷帙浩繁、内容丰富、价值极高的历史文献。
恽毓鼎,字薇孙,一字澄斋,河北大兴人,祖籍江苏常州。他出生于一个世代为官的家庭,祖父恽光宸曾任两广总督、直隶总督等职,父亲恽毓嘉曾任户部侍郎、礼部尚书等职。恽毓鼎自幼聪颖好学,博览群书,尤其嗜好历史。光绪十五年,他考中进士,入翰林院为庶吉士。次年散馆后,授编修。光绪十八年(1892年),授国史馆协修。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因上疏劾奏袁世凯而得到光绪皇帝的赏识,被任命为日讲起居注官,并兼任翰林院侍讲。从此开始了他在清宫中的长达十九年的史职生涯。
作为起居注官,恽毓鼎的主要工作是记录皇帝每日的言行举止、政务处理、接见群臣等事项,并将之编成册呈交内阁和军机处备案。这项工作要求他每天早晨随皇帝出现在朝房或御花园中,并随时跟随皇帝左右,不得有丝毫懈怠。作为侍讲,恽毓鼎的主要工作是为皇帝讲解经史子集等书籍,并陪同皇帝阅读各种报刊
恽毓鼎是清末民初著名的史官和学者,他的《澄斋日记》是一部珍贵的历史资料,记录了他一生中的许多见闻和感想。从他的日记中,我们可以窥见清政府官员的工作情况,发现他们上班上朝并不太累,原因有以下几点:
首先,清政府官员的工作内容大多是例行公事,没有什么创新和变革。恽毓鼎在日记中多次提到他参与或见证了一些政务活动,如会议、奏折、奏章、奏事、奏请、奏报等,但这些都是按照既定的规则和程序进行的,没有什么新意和效果。恽毓鼎曾经说过:“朝廷之事,无非是奏折而已。”他也批评过清政府官员“不思进取,只知顺从”。由此可见,清政府官员的工作内容缺乏实质性和创造性,不需要太多的精力和智慧。
其次,清政府官员的工作时间并不长,而且有很多空闲和休息。恽毓鼎在日记中记录了他上班上朝的时间和过程,我们可以发现他通常在早上五点左右起床,六点左右到达东安门等候入朝,七点左右开始上朝,在紫禁城内听取皇帝或摄政王的指示或批示,并向他们汇报或请示一些事情。
上朝一般持续半个小时左右,然后就可以离开紫禁城回到自己的衙门或住处。恽毓鼎曾经说过:“上朝之事,并无甚难。”除了上朝之外,恽毓鼎还要处理一些衙门里的事务,如审阅文件、签署奏章、接待来访者等,但这些也不是很繁琐和紧急。恽毓鼎在日记中经常提到他有很多时间用来读书、写作、练字、画画、赏花、游览等娱乐活动。
由此可见,清政府官员的工作压力并不大,因为光绪皇帝也很少出现在早朝上。恽毓鼎在日记中记录了光绪皇帝的出勤情况,我们可以发现他经常因为生病、旅游、祭祀、寿辰等原因缺席早朝,有时甚至连续几个月都不上朝。 在他缺席的时候,由摄政王或两宫太后代理听政,而他们对于官员的工作也不太过问或干预。恽毓鼎曾经说过:“皇上不上朝,摄政王亦不上朝,两宫太后亦不垂帘听政。” 由此可见,清政府官员的工作压力并不大,因为光绪皇帝也很少出现在早朝上。
综上所述,恽毓鼎的日记中对清政府官员的工作情况的描述,说明他们上班上朝不太累,因为大多数时候都是例行公事,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工作内容,而且光绪皇帝也很少出现在早朝上。这反映了清朝晚期的政治腐败和落后,也说明了恽毓鼎本人对于清政府的不满和批判。
从他的日记中,我们可以窥见清政府官员的生活情况,上班上朝不算累,发现他们下班才是真的要了老命,因为他们需要为了前途而奔波,扩大人脉,结交同乡官员,巴结上级官员,参加各种酒局和宴席,还要时刻注意自身的言行,防止惹皇帝不高兴或者被御史弹劾。
首先,清政府官员为了前途而奔波,不得安享清闲。恽毓鼎在日记中多次提到自己的升迁和调动,有时是因为考核优秀而得到提拔,有时是因为上司或皇帝的偏爱而被任用,有时是因为政治斗争或变故而被调离或罢免。他曾经历过从户部主事到户部侍郎、从翰林院编修到翰林院掌院学士、从礼部尚书到吏部尚书等多次职务变化。他也曾经历过从北京到南京、从南京到杭州、从杭州到北京等多次地方变动。他在日记中写道:“自入翰林以来,十年间已经第五次调动。”他还说:“自己已经老了,不愿再跑东跑西。”可见他对于频繁的升迁和调动并不满意,但又无法拒绝。
其次,他们需要扩大人脉,结交同乡官员。清朝官场上有一个重要的潜规则,就是同乡会。同乡会是指来自同一个省份或地区的官员之间的组织或联盟,他们互相支持、互通消息、互相照应、互相利益。同乡会对于官员的前途有着重大的影响,有时甚至可以左右朝政。恽毓鼎在日记中经常提到自己与同乡会的往来,如“十月初二日……今日与同乡会会面,商议如何应对即将到来的考核”,“十月初五日……今日与同乡会共进午餐,听说某某某被御史弹劾了”等。
再次,他们需要巴结上级官员。清朝官场上还有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就是拍马屁。拍马屁是指官员为了讨好上级或皇帝而说些奉承或谄媚的话,或者做些讨好或奉送的事。拍马屁的目的是为了获得上级或皇帝的赏识或赐予,从而提高自己的地位或收入。恽毓鼎在日记中也有不少拍马屁的例子,如“十月初六日……今日上朝,皇帝问我关于某某史书的看法,我便说这是一部博大精深、不可多得的名著,皇帝听了很高兴,赐我一匹锦缎”,“十月初九日……今日拜访某某某大人,他是我的上司,也是皇帝的亲信,我送了他一幅字画,他很喜欢,说会为我说些好话”等。
最后,他们需要参加各种酒局和宴席,还要时刻注意自身的言行。清朝官员的生活并不轻松,他们除了要处理公务之外,还要应酬各种社交活动。这些活动有时是为了增进友谊或交流信息,有时是为了应付礼节或避免冷落。恽毓鼎在日记中经常写到自己参加各种酒局和宴席,如“十月初三日……今日与某某某等十几位同僚聚餐,喝了不少酒,谈了些闲话”,“十月初七日……今日被某某某邀请参加他的生日宴会,不得不去走个过场”等。
同时,他们还要时刻注意自身的言行,防止惹皇帝不高兴或者被御史弹劾。御史是清朝的监察官员,他们有权对其他官员进行监督和检举,如果发现有贪污、渎职、失职、违法等行为,就可以向皇帝上奏弹劾。恽毓鼎在日记中也有不少提到御史弹劾的事情,如“十月初一日……今日听说某某某被御史弹劾了,原因是他在公文中写错了一个字”,“十月初八日……今日某某被御史弹劾了,原因是在上朝时没有按规定穿戴”等。
综上所述,恽毓鼎的日记中对清政府官员的生活情况的描述,说明他们下班了却要人命,因为他们需要为了前途而奔波,扩大人脉,结交同乡官员,巴结上级官员,参加各种酒局和宴席,还要时刻注意自身的言行,防止惹皇帝不高兴或者被御史弹劾。这样的生活既辛苦又危险,让人感叹清朝官场之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