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历经三朝的恶毒宦官,依靠对时局的精准把控,权倾朝野,文武百官无一敢与之对立,他是唐朝神策军的最高统领,凭借着手中的兵权,将两朝皇帝玩弄于鼓掌之中,他就是宦官弄权的代表性人物,鱼朝恩。
鱼朝恩出生于722年,泸州泸川人,即今天的四川泸县,关于他的家世北京没有太多的记载,只知其在唐玄宗李隆基时期的天宝元年净身入宫,755年,由安禄山和史思明策划的的安史之乱爆发,因为唐玄宗多次听信小人谗言而战事不利,最后只能与众人西逃避难,其中就包括太子李亨和鱼朝恩,逃难途中,禁卫军突然在马嵬坡兵变,李亨在此之后脱离了玄宗北上,鱼朝恩看清时势后选择与其随性侍奉,成为了李亨的极少数跟随者,李亨离开后一天下兵马大元帅的身份抵御安史叛军,同时在灵武自行即位,玄宗不情愿帝被遥尊为了太上皇。
事实证明鱼朝恩站对了队伍,听过对李亨的鞍前马后,他自然而然的成为了护驾功臣,并且被授为了神策军的统领,神策军原本是唐朝西北的戍边军队,但是在鱼朝恩的统领之下,这支军队逐渐成为了宦官横行的重要支柱,此时,安史之乱的发动者安禄山已被自己的儿子安庆绪谋害夺位,成为了大燕皇帝,郭子仪等九位唐朝节度使与758年奉命出兵讨伐,安庆绪被60万大军围困与邺城,虽然郭子仪和李光弼都是唐朝名将,但是只能管理自己所属的军队,真正统管全军的则是宦官鱼朝恩。
被围困的安庆绪向安史之乱的另一位发起者史思明求援,而史思明虽然打算出兵,但是面对唐朝大军也是无能为力,可鱼朝恩竟然依仗手中的权利自作主张,决定以重兵强取邺城,结果久攻不下,粮草被严重消耗,这便给了史思明可乘之机,他开始频繁地派小队骚扰唐军的粮道,使其无法计时供给,继而导致唐军军心大乱,更为不利的是唐军又多日遇到狂风天气,整个天空都是飞沙走石,原本已经动摇的军心在瞬间溃散,唐军只能仓皇南逃,途中还发生了踩踏事件,损失极为惨重,史思明则在没有任何损失的情况下进入了邺城,并且直接解决了安庆绪,夺取了大燕皇位。
唐军这次失利的首要责任人明显是宦官鱼朝恩,但是他却依仗着肃宗的信任极力辩解,还把所犯之过安到了郭子仪的身上,甚至还诬陷他是弃军逃将,结果这位凌烟阁功臣直接被罢了兵权,762年,肃宗李亨和他老爹唐玄宗一并归西,没了李亨撑腰的鱼朝恩开始老实起来,并在暗中观察局势,此时,宦官李辅国和程元振拥立了李豫为帝,但是随着李辅国手中的权利越发壮大,代宗李豫开始畏惧,并在程元振的帮助下削弱了李辅国的全部权利。
可是即便如此,朝纲却依旧很乱,因为大权又转移到程元振的手中,吐蕃等国在后来不断袭扰大唐,手握重拳权的程元振却迟迟不肯发兵,从而到致长安沦陷,代宗等人被迫逃至华阴,而窥视已久的鱼朝恩却又在此时抓住了机会,随机率领神策军前来救驾,并且奇迹般的收复了长安,他的这波操作让代宗大为感动,不仅得到了无数钱财赏赐,还被授予了各种官职,
神策军也被扩充至十万之众,正是如此,权倾朝野的鱼朝恩更加专横跋扈,迫害无辜之举数不胜数,还因为痛恨郭子仪刨了他的祖坟,而郭大将确实无可奈何,代宗对于他的这些行为并未制止,便使得鱼朝恩更加放纵,甚至已经到了忘乎自我的程度,直到他干预朝政才引来了代宗的不满。
史书中有这样的记载,当时的宰相大臣未与其商议便决定了一些政事,结果他在代宗面前大声呵斥宰相,“如此重要的天下大事,为何不获得我的同意”,就是这句话让代宗忘记了鱼朝恩的救驾之恩,反感之心顿然而生,鱼朝恩有个儿子叫鱼令徽,虽然也在朝中任职,但是官位低微,有一次,他不下心被朝中大臣碰了一下手臂,便向鱼朝恩告状,说有朝中大臣故意欺压于他,鱼朝恩听后大怒,当即找到代宗,并要求他把儿子升为三品以上的官员,结果还没等皇帝开口,他便让负责此事的官员捧来了三品官服,这让代宗十分尴尬和不爽。
自己一个九五之尊却要听从一个宦官之言,可他忌惮鱼朝恩手中的兵权,也只能强装笑颜,老谋深算的宰相元载窥探到了代宗的心境,便伺机进恩,表示愿意帮助皇帝铲除鱼朝恩,最后经过一场谋划,代宗准备宴请百官,并将鱼朝恩与其同党分开宴请,结果鱼朝恩刚到地方就被埋伏的武士缢死于殿中,代宗为了避免其党羽带领神策军反叛,便封锁了鱼朝恩的死讯,同时以升任其党羽的官位来稳定军心,鱼朝恩历经两朝恩宠后其势力至此土崩瓦解,不过,作为唐朝宦官弄权的代表性人物,他的破坏力却远不止于此,为唐朝之后的宦官专权埋下了伏笔,立君弑君等行为如同儿戏,最终成为了唐朝灭亡的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