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知心录
编辑|知心录
2001年,陈忠和带领中国女排在国际赛事上夺得冠军,让国人看到了女排振兴的希望。
但是,生活并没有善待他。他接连失去哥哥、妻子和父亲三位亲人,母亲也瘫痪在床。
可这样的打击没有让他退缩,反而激发了他的斗志。
2004年,他带领女排成功拿到雅典奥运会冠军。
事业上攀上高峰,他的感情也有了新的进展。
他和小他11岁的女排队员李东红走到了一起。
一转眼这么多年过去了,陈忠和的退休生活幸福吗?
再现女排昔日荣光
1981年的时候,中国女排在世界杯上打败日本队获得冠军。
此后,女排在世界赛事上不断创造奇迹,成为世界上第一个获得“五连冠”的队伍。
可是,巅峰之后就是低谷。
在之后的赛事中,女排再也没能拿到那时辉煌的成绩了。
队员们士气低迷,精神萎靡。
这时候急需一个主帅让队员们振作起来,为他们制定新的作战计划。
可是,谁能担当这个重任呢?
领导们经过一番讨论,最终决定让陈忠和来担任主教练。
这个消息一经发布就引起了热议。
大家认为不管是谁都不能带领女排夺冠。
更没人看好陈忠和。
有人问,陈忠和是谁啊?
有人说,他以前是女排的陪打员,这应该就是权宜之计,还会重新选主教练的。
还有人担心,他没有什么傲人的成绩,也不是专业的教练,能胜任这个职位吗?
陈忠和认为自己有独特的优势,能够带领好女排。
但是,面对众人的疑问,他还是不可避免地陷入到了自我怀疑当中。
这时,他的妻子李东红鼓励他道:别人都质疑你,你更应该做出些成绩来让他们看!
于是,他不再关注外界的议论,全身心投入到对女排的改革当中。
他针对女排的问题,做出了全方位的改变。
在他看来,女排的失利是因为队员们不再有破釜沉舟的勇气了。
于是,他撤掉多名老将,为女排注入了新鲜血液。
能吃苦,是他挑选队员时的第一个也是最重要的要求。
这些年轻的队员,大部分是独生女,在家里难免会有些娇惯。
但是,体育竞技最需要的就是吃苦耐劳的精神。他必须让这些队员们明白。
于是他列了27条管理条例,花了一周的时间对她们进行精神上的整顿。
这些都做好之后,他们才正式开始训练。
训练时,他的要求更是严苛,力度不够,动作不标准,全都要加练。
他经常跟队员说,只有平日里的每一个球都踏踏实实地练好了,比赛时才能取得理想的成绩。
队员们经常练到崩溃,可还是边哭边练,从来没有放弃过。
严苛的训练也帮助这支年轻的队伍取得了优秀的成绩。
仅仅过去一年,他们就在国际赛事上拿到了冠军。
这个冠军有力地回击了大众的质疑,也让人们看到了女排崛起的希望。
陈忠和也不负众望,带领女排在2004年的雅典奥运会上成功夺冠。
这让众人信心大增,认为他一定能带领女排在接下来的北京奥运会上夺冠。
他自己也是信心满满。
但是,希望越大,失望也就越大。
2008年的奥运会上,女排只拿到了第三名,无缘冠军。
众人都接受不了这个结果,纷纷把矛头指向了他。
于是,第二年他就带着遗憾离开了国家队。
离开时,他也不禁回忆起往事。
和排球结下不解之缘
陈忠和1957年的时候出生在福建漳州,这里经常举办各种排球赛事。
他从小就在爸爸的带领下观看排球比赛,渐渐地喜欢上了排球。
六年级的时候,他就加入了学校的排球队。
后来,他更是被选入福建省男子排球队。
他弹跳能力出众,扣杀自如,还能模仿其他人的打球方式。
但是,他的个子在省排球队,甚至全国男子排球队员中都是最矮的。
因为身高,他的发展受到了极大的限制。
就在他陷入迷茫,不知道该不该继续打排球的时候,转机悄然出现。
1979年,国家决定大力发展女子排球。
这时,女排的主教练袁伟民准备挑选一个男排队员作为陪练。
陈忠和的打球能力,人品甚至是身高,都完美符合袁伟民的要求。
于是,他就被借调到了国家女子排球队。
当时的女排刚刚发展起来,各种条件设施都很差。
不仅训练场地条件差,队员们每天训练完,身上都有很多被毛刺扎破的伤口。而且饮食和住宿条件更是比不上西方各国。
更重要的是,我们国家对女排没有一套完备并成熟的训练机制。
但是,她们肩负国家的希望,压力是非常大的。
陈忠和作为她们的陪练,日子更是难过。
训练时,他不仅要满足主教练严苛的要求,还要照顾队员们的情绪。
白天,他陪着队员训练,数不清要跳起来多少下,挥动几千次胳膊。
晚上,他还要和队员们一起观看比赛录像,研究其他队伍的战术。
很多时候,他只要挨着地就能睡着。
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训练,没有人懈怠,更没有人放弃。
她们收获的成果更是令人惊叹。
自从1981年拿到世界杯的冠军,中国女排就成了夺冠的热门选手。
女排姑娘们也不负众望,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拿下“五连冠”的队伍。
至此,中国女排成为大家眼中的常胜将军。
而在队员们站在领奖台上收获鲜花和掌声的时候,陈忠和却只能在宿舍通过电视看到这样光荣的时刻。
女排的成就中有他的汗水,但是奖杯却没有他的份。
他有过羡慕,却也真心为她们取得的成就感到开心。
但这样的光辉很快过去,随之而来的就是女排的至暗时刻。
她们经历过辉煌之后,却没有保持住这样的荣光。
即使主教练一换再换,却依旧不能挽回颓势。
直到陈忠和临危受命,女排才重现辉煌。
为了女排,他几乎献出了一切。这也是他拼尽全力的原因。
家庭中的重大变故
1977年陈忠和王莉莉在两家人的见证下结成伴侣。
因为工作,两人长期分居两地,家里的重担都落在妻子的肩上。
可是,她却无怨无悔地默默支持丈夫的工作。
三年后,他们家出了两件大事。
第一件是他有了一个可爱的女儿。
第二件大事,是他的哥哥车祸身亡。
可他没办法回家处理这些事情,只能由妻子独自一人承担。
妻子对家庭的付出,女儿成长过程中他的缺席,都让他愧疚难当。
于是1991年年底,他决定把妻女接到北京过年,一家人好好团聚。
可是,新年还没到来,意外却先行而至。
过年前,他的妻子因为工作去厦门出差。
下车的时候,疾驰而来的火车勾住了她的背包。
她直接被卷入火车车轮下,当场身亡。
当时,陈忠和正在和女排队员们一起为即将到来的比赛做准备。
接到这个消息的时候,他的大脑一片空白,两腿瘫软,直接跪坐到了地上。
等缓过来的时候,他已经泪流满面,他真的很想回去陪陪妻子,可是女排非常需要他。
他只能强忍悲痛匆匆处理了妻子的后事,就马不停蹄赶回基地训练。
不久后,他回到了福建担任女排教练。
因为他长期缺席孩子的成长,女儿和他不亲近。
他心里很难过,只能更加努力地工作。
这时,一个姑娘悄悄走进了他的生活。
李东红是福建女排的前队员,两人曾经是师徒。
她对这个英俊儒雅的教练很有好感。
这次陈忠和回来福建后,他们又有了交集。
李东红看出了他失去妻子后的伤心和颓废,非常担心,就经常去他家里帮忙整理屋子,洗衣做饭。
陈忠和渐渐地被这个温柔体贴的女人打动,两个相差11岁的人就走到了一起。
1995年,他们步入了婚姻的殿堂,婚后的生活平淡幸福。
陈忠和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李东红就帮他打理好家中的事务。
就连他的女儿也渐渐接受了李东红。
可是,女排真的需要他。
陈忠和被通知要去担任女排的助理教练。
恰好这时,李东红怀孕了,陈忠和有些犹豫。
他不想新婚妻子独自一人承担家庭的重担,但是也不愿意放弃女排。
李东红为了让他没有后顾之忧,就偷偷把孩子做掉了。
等陈忠和知道的时候已经晚了。
他知道妻子是为了让他安心,更是心疼她的付出。
他只能抱着妻子,默默流泪。
为了不辜负妻子的心意,他就去担任了助理教练。
可是,祸不单行。
他回返回训练没多久,他的母亲在一场大病中瘫痪了。
他当时正和郎平带着国家队女排参加亚特兰大奥运会,无法赶回去,只能由妻子和姐姐去照顾母亲。
李东红也没有辜负他的嘱托,替他照顾好母亲。而他只需要把工作做好,帮助女排夺得冠军。
2000年悉尼奥运会期间,一个噩耗却再次袭来。
他的爸爸因为脑溢血去世了。
这个消息让他的心脏就像被人攥着一样难受,连呼吸都觉得痛。
可是在这样紧张的时刻,一点小变化就可能会导致之前的所有努力白费。
于是,他只能强忍悲痛继续和女排队员做赛前准备。
父亲的离世对母亲的打击很大,伤心过度的她病情更加严重。看着亲人接二连三地离开,陈忠和也感到了前所未有的痛苦。
当时他们已经有了小儿子陈翔,幸好,有妻儿的陪伴,陪他走过了人生的低谷。
退休后的幸福生活
这些磨难并没有击垮陈忠和,而是让他把对生活的感悟全都贯穿到排球训练当中。
带队八年,他只给队员放过一天完整的假期。
他们在训练场上不停地挥洒汗水,流血又流泪。
可他们依旧不停歇,为了拿到冠军,付出全部的努力和心血。
最后,他们才能够重现辉煌,再次夺冠。
虽然,北京奥运会没能夺得冠军,但是他们已经尽力了。
回首往事,他们有遗憾,但是却不后悔。
因为工作的原因,他很少照顾女儿,而妻子去世后,他只能把女儿托给父母照看。
常年看不到女儿,他只能把女儿的照片带在身上,想孩子的时候就拿出来看看。
开始他回去见到女儿,女儿问他:叔叔,你找谁?
一句话叫得他心酸不已,更让他自责。
于是,陈忠和自从卸任女排主教练一职之后就以家庭为重。
他想像个普通的父亲一样,和女儿相处。
但是,女儿已经长大了,已经不需要他了。
他只能努力满足女儿的要求,和女儿多多相处,慢慢消解两人之间的隔阂。
关注女儿的同时,他也没有忽略妻子和儿子。
为了不重蹈覆辙,他除了工作把部分的时间都放在家里。
他会陪妻子做做饭,陪儿子玩玩游戏,一家人生活得平淡幸福。
虽然他离开了女排,但是他一直关注排球的发展。
每当有比赛时,他都会关注赛事。
他还会认真考虑现在排球的发展,提出一些想法。
2017年,他终于过上了退休生活。
退休后,他经常在家里品品茶,晒晒太阳,和妻子一起享受生活。
现如今,她的大女儿已经结婚生子,生活美满。
在他的努力下,他和大女儿一家相处的也不错。
他的小儿子也已经大学毕业,在福建找到了工作。
他平日里带着妻子喝喝茶、旅旅游,看看孩子们,日子潇洒又自在。
今年,已经65岁的他还作为“排球小福将”计划的推广大使,带着排球走进了中小学校园里,为排球的推广发光发热。
结语
陈忠和这一生经历过许多磨难,失去了很多。
但是,他为排球尤其是女排做出的贡献大家有目共睹。
希望他的晚年生活平安喜乐,一切顺遂!